最新消息,按照國務院關于全國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的部署,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公安部、應急管理部、市場監管總局以及國家消防救援局,共同開展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GB 17761—2018)的修訂工作。
我國乃是全球電動自行車生產與消費大國,截至2023年底,我國電動自行車社會保有量超過3.5億輛。電動自行車主要采用鉛蓄電池和鋰電池,目前鋰電池電動自行車保有量約為5000萬輛。據市場監管總局統計,截至2024年8月,共有591家生產企業累計獲得電動自行車強制性產品認證(CCC)證書1.336萬張。
電動自行車近年來引起的火災事故頻頻發生。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4年5月30日,今年已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一萬多起,造成35人死亡,近3年相關火災起數年均增長20%。
另外,由于不少車輛存在違規篡改的情況,致使其最高車速、蓄電池電壓、電動機功率等技術指標超出現行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GB 17761—2018)的規定,成為交通安全事故的重要誘因。
在產業層面,電動自行車行業整體質量保障能力依然較為薄弱,不少企業缺乏充足的研發投入和設計能力,產品同質化嚴重,甚至為降低生產成本而使用劣質原材料、縮減檢測項目,導致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抽檢合格率不高,與消費者的期待存在差距。
與現行標準相比,本次《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在多個方面進行了改進和提升。
一、提高防火阻燃性能,完善電動自行車所用非金屬材料的阻燃要求和試驗方法,限制塑料件使用比例,同時要求整車編碼應采用耐高溫永久性標識,便于加強全鏈條監管和火災事故溯源調查處理。
二、防范非法改裝行為,明確了電動自行車控制器、蓄電池、充電器應具有互認協同功能,從技術層面增加了篡改的難度。
三、優化了電動機額定功率和最高轉速的測試方法,最高設計車速不超過25km/h,同時加嚴制動距離要求,減少碰撞事故發生,更好地保障消費者騎行安全。
四、將使用鉛蓄電池的整車重量限值由55kg放寬至63kg,并且不再強制安裝腳踏騎行裝置,有利于生產企業節約生產成本,也為消費者提供更多車型選擇。
五、增加對電動自行車企業生產裝備和檢測能力的要求,推動企業提升質量保證能力和產品一致性;同時要求車輛必須具備北斗定位和動態安全監測功能,提高產品信息化水平和安全風險防范能力。
此次新修訂的標準,旨在提升電動自行車產品的安全水平,推動行業的規范化發展,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通過優化電動自行車防火阻燃、塑料重量占比等技術指標,降低火災事故風險;減少非法篡改行為,降低超速引發的交通事故發生率;借助動態安全監測,提高車輛安全性;提升續航里程,為消費者帶來便利。
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此次《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公開征求意見將持續到10月19日。期間,將根據收到的意見對標準文本進行修改完善,加快推動審查、報批等工作,爭取盡早發布。在新版《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正式發布之后,將給予生產企業六個月的過渡期,用于設計、生產新產品。此外,還額外給予三個月的銷售過渡期,以便商貿流通企業消化按照老標準生產的庫存車輛。
以下為原文:
公開征求對《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強制性國家標準的意見
根據國家標準委下達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完成了《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編制工作。為進一步聽取社會各界意見,現對標準征求意見稿(附件1)、編制說明(附件2)、主要修訂內容說明(附件3)予以公示,截止日期為2024年10月19日。
如有不同意見,請在公示期間填寫《強制性國家標準反饋意見表》(附件4),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KJBZ@miit.gov.cn(郵件主題注明:《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強制性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公示反饋)。
聯系電話:010-64102197、68206371、68205261
地址:北京市西長安街13號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郵編:100804
附件:1.《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
2.《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
3.《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主要修訂內容說明
4. 強制性國家標準反饋意見表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2024年9月19日
《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節選:
附件:
2.《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docx
最新消息,按照國務院關于全國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的部署,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公安部、應急管理部、市場監管總局以及國家消防救援局,共同開展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GB1776......
最新消息,按照國務院關于全國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的部署,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公安部、應急管理部、市場監管總局以及國家消防救援局,共同開展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GB1776......
9月19日電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聞發言人金賢東19日表示,目前,我國已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超過1600項,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監測已覆蓋99%的縣市區。9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9月份新......
清華大學分析中心教授、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秘書長邢志的無機分析技術團隊,近些年參與起草了多項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目前都已頒布實施,這些標準的實施,對規范行業、提高行業準入門檻方面有具有積極的意......
近日,我國在分析化學領域迎來了一系列重要里程碑,多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相繼獲得批準并即將實施。這些標準的發布不僅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的空白,也為科研實驗、環境監測、食品安全及工業質量控制等領域提供了更為......
國家標準計劃《食品保質期確定指南》由TC313(全國食品質量控制與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主管部門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生產司)。主要起草單位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標準化研究院、......
2024年9月起,43項國家標準開始正式實施。匯編整理,供參考。2024年9月起實施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序號標準編號標準名稱代替標準號實施日期1GB1103.1-2023棉花 第1部分:鋸齒加工......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批準發布《化學試劑三水合乙酸鈉(乙酸鈉)》等335項國家標準的公告。此次發布的國家標準中,涵蓋分析檢測、儀器設備與試劑耗材等方面,部分標準如下......
根據我部標準化工作的總體安排,現將申請立項的《5G消息不同運營商業務互通測試方法》等366項行業標準、《土方機械液壓泵再制造技術規范》等28項行業標準外文版項目和《道路車輛軟件升級工程》等3項推薦性國......
2024年6月29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國家標準公告(2024年第14號)。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院級海水產品品質評價與調控創新團隊楊賢慶、趙永強及郝淑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