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熱物理研究所科學家近日宣布,他們開發出一種通過激光納米技術診斷早期癌癥的新方法,從采樣到分析完成僅需1分鐘,且不需要對病人進行穿刺,十分簡便易行,準確率可達85%以上。
該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弗拉基米爾·梅列京介紹,現有的診斷方法是根據血液中的血紅細胞沉降率間接測量與癌癥相關蛋白質的流體動力學半徑,初步確定受檢者是否患有癌癥。研究人員發現,由于納米粒子可以在不同液體間自由循環,借助激光光譜儀測量尿液中相關納米粒子半徑,可為診斷癌癥提供依據。
梅列京說: “我們已經研制出專門的激光光譜儀,用于測量尿樣中的納米顆粒。經過充分的試驗論證,我們確定了這些顆粒的正常半徑范圍,如果超過這一范圍,則說明受檢者可能患有癌癥。經過臨床實驗,該方法檢測癌癥的準確率超過85%,對于如此簡便易行的早期診斷方法來說,這樣的結果非常理想。”
梅列京指出,這項研究是與新西伯利亞市第一醫院合作開展的,該院已利用新方法對數百名膀胱癌患者的尿樣進行了分析。專家認為,該方法從采樣到分析完成僅需1分鐘,且不需要對病人進行穿刺,十分簡便易行。
目前,該研究所已向俄羅斯專利局申請專利,希望獲得相關企業的資助,用于項目的后續研究及產品化。梅列京說:“我們的最終目標是生產一種廉價易用的早期癌癥診斷產品,將來大家在藥房就能夠買到它,就像買眼壓計一樣方便。”
近日,國際射電天文學研究中心(ICRAR)和西澳大利亞大學(UWA)的研究人員創造了在大氣層中最穩定傳輸激光信號的世界紀錄。相關論文發表于《自然—通訊》。該團隊將澳大利亞的“相位穩定”技術與先進的自導......
新冠對于癌癥患者威脅尤其大。一方面,癌癥患者往往身體狀態不佳,被感染后出現重癥的風險更大,另一方面,新冠顯著影響醫療系統的正常工作,很多患者被耽誤治療。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感染新冠病毒也不一定總是壞......
癌癥目前仍然是全世界人類最大的殺手之一。近日,NatureGenetics和NatureMedicine聯合發表了題為:NatureMilestonesinCancer的文章,總結了21世紀以來癌癥研......
12月28日,上海超強超短激光實驗裝置(又名“羲和激光裝置”)項目通過驗收。驗收專家組由同行院士、專家,財務專家組成。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施爾畏,上海市發改委、科委、科創辦等領導出席......
一篇刊登在國際雜志Cell上的研究報告“TrainedImmunity-PromotingNanobiologicTherapySuppressesTumorGrowthandPotentiatesC......
自1978年全球首例試管嬰兒誕生以來,歷經40余年的發展,體外受精(IVF)技術從實驗室逐漸走向大眾視野。試管嬰兒的出現,不僅為不孕不育癥的治療開辟了新途徑,還讓很多不孕的夫婦實現了“為人父母”的夢想......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精密光學制造與檢測中心研究團隊結合化學深刻蝕和激光拋光,對精磨后的熔石英玻璃進行加工,獲得具有超光滑表面和高激光損傷閾值的熔石英元件。熔石英元件的紫外激光損傷是制......
全球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上升,對公共衛生構成挑戰。手術、放療和化療是當前治療癌癥的三種主要方法。然而,這些方法會帶來副作用,且在臨床病例中療效不佳,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DNA拓撲異構酶(Topos)是D......
盡管基于免疫的癌癥治療取得了顯著的成功,但是并不是每個人都對這些方法有反應,而且癌癥復發也會發生。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都在競相尋找方法來改善免疫療法在人體中的治療效果。然而,在兩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紀......
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Confocallaserscanningmicroscope,簡稱CLSM)是近代生物醫學圖象儀器。它是在熒光顯微鏡成象的基礎上加裝激光掃描裝置,使用紫外光或可見光激發熒光探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