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基于免疫的癌癥治療取得了顯著的成功,但是并不是每個人都對這些方法有反應,而且癌癥復發也會發生。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都在競相尋找方法來改善免疫療法在人體中的治療效果。然而,在兩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和康奈爾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指出這可能過于狹隘地關注這個問題。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分別為“TGF-β suppresses type 2 immunity to cancer”和“Cancer immunotherapy via targeted TGF-β signalling blockade in TH cells”。
阻斷免疫細胞(右邊)中的TGF-β可觸發小鼠腫瘤中的細胞死亡(藍色),圖片來自Nature, 2020, doi:10.1038/s41586-020-2836-1。
根據這兩篇論文的通訊作者、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免疫學家Ming Li博士的說法,大多數現有的免疫療法,包括免疫檢查點阻斷和CAR-T細胞療法,旨在促使免疫系統找到并殺死癌細胞---這是對疾病的正面攻擊。
但是,腫瘤也需要支持性的環境---安全的港灣,以便在那里茁壯生長。Li博士說,“它們需要血管為它們提供營養。”
摧毀這些安全港口是否可以間接地對付這一內敵?Li博士認為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他在這兩篇論文中支持這一概念。
他說,“我們知道,免疫系統非常善于識別有害的入侵者,并精確地攻擊它們。但這不是我們的免疫系統保護我們免受威脅的唯一方式。它還能促進受損組織的愈合,使得病原體無法在體內扎根。我們如今發現,這后一種作用也可以被征召到抗擊癌癥的斗爭中來。”Li博士和他的同事們發現,他們可以通過促使免疫細胞開啟腫瘤周圍的傷口修復過程,來抑制小鼠體內的癌癥。在這個過程中,滋養癌癥的血管被去除,這樣癌細胞就會餓死。這是一種被Li博士稱為“癌癥環境免疫療法(cancer environment immunotherapy)”的方法。
傷口與癌癥
要了解傷口愈合如何有助于遏制癌癥,請考慮當一個人受傷時發生的情況,比如說被刀割傷。在早期階段,傷口會發炎---變紅、發熱、腫脹。在傷口愈合的這一階段,血管擴張,免疫細胞沖進去對抗可能引起感染的敵人并清理碎片。但是,在此之后,傷口會被新的組織填滿,炎癥也會消失。
傷口愈合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角色是一種叫做TGF-β的分子,它的存在隨著炎癥周期的變化而變化。在癌癥“傷口”的情況下,TGF-β會持續存在,并使癌癥生長惡化。相反,阻斷它的作用就會抑制腫瘤產生。此前的研究已表明,這種抑制作用依賴于稱為T細胞的免疫細胞。
Li博士和他的團隊想更多地了解當TGF-β受到阻斷時,哪些T細胞參與抑制癌癥生長。他們最初猜測,一種稱為CD8 T細胞的T細胞亞群,即“殺傷性”T細胞,負責抑制腫瘤產生。但是,當他們通過遺傳手段去除小鼠CD8細胞中的TGF-β受體時,這對癌癥生長沒有影響。
接下來,他們想了解一種不同的T細胞細胞亞群,即所謂的CD4 T細胞,也就是“輔助性”T細胞,是否可以解釋這種癌癥抑制現象。事實上,通過遺傳手段去除CD4 T細胞中的TGF-β受體,可以顯著降低小鼠體內的癌癥生長。
在這種情況下,CD4 T細胞是如何促進癌癥控制的呢?Li博士和他的同事們發現,這些細胞能促進腫瘤周圍的傷口愈合。作為這一過程的一部分,為腫瘤提供營養的血管被顯著地重塑,在腫瘤周圍形成了一種保護墻,剝奪了供應給腫瘤的營養。
這些發表在第一篇論文中的研究結果表明阻斷CD4 T細胞中的TGF-β信號,可以激活強大的傷口愈合反應,從而直接阻止癌癥產生。
但是對那些已經生長的腫瘤,又該如何呢?阻斷TGF-β能抑制它們嗎?Li博士和他的團隊在第二篇論文中發表的第二組實驗中探討了這個問題。
他們設計了一種基于抗體的藥物,該藥物可以同時與TGF-β和輔助性T細胞(Th細胞)結合。他們發現,這種被他們稱為4T-Trap的藥物可以顯著減少小鼠體內的癌癥。
之前試圖阻斷TGF-β來治療癌癥的方法并不成功,這可能是因為這種蛋白在體內有很多作用,因此完全阻斷它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副作用,比如心臟問題,甚至出現新的癌癥。但4T-Trap將TGF-β阻斷分子直接靶向CD4 T細胞,所以副作用會減少。換句話說,這是一種更具針對性的方法。
“激動人心的回歸”
事實上,CD4 輔助性T細胞而不是CD8殺傷性T細胞發揮關鍵作用的事實讓這些研究人員感到有些意外。Li博士說,“如今,識別癌細胞的CD8細胞毒性T細胞成了焦點。如果是T細胞介導的,那么一定是CD8 T細胞,這幾乎成了教條。這也是我們最初的假設。但事實證明并非如此。”
然而這些發現并非完全沒有先例。事實上,促進傷口愈合可以極大地遏制癌癥進展的發現與之前的研究工作很好地結合起來。20世紀80年代中期,癌癥研究者Harold Dvorak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期刊上發表了一篇如今很聞名的標題為“Tumors: Wounds That Do Not Heal”的文章,在該文章中,他認為腫瘤本質上是“不愈合的傷口”。腫瘤征用正常的傷口愈合來幫助自己生長。它們通過征用針對組織損傷的早期免疫反應---例如,新血管的生長---來茁壯成長,但是當這些血管被移除時,它們就永遠無法進入傷口愈合的后期階段。
Li博士說,“通過阻斷輔助性T細胞中的TGF-β,我們讓傷口愈合運行到完成。我們治愈了癌癥的傷口。”
在回顧了他的研究結果與這些早期發現相呼應之后,Li博士說,“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回歸。”
他提出,此類的“癌癥環境免疫療法”可能成為當前基于免疫的癌癥治療方法的有力補充。他的實驗室目前正在與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的醫生研究人員合作,以便將這些新發現轉化為臨床實踐。
無論是人類還是細菌,生命過程中都會面臨病毒的威脅。你知道嗎?細菌雖然比人類簡單,卻也有自己的“免疫系統”用來保護自己免受感染。北京時間12月13日,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藥理系、重慶中國藥科大學創新研究院......
《分子細胞》雜志11日發布了一項研究,指出不同類型的癌癥擁有獨特的分子“指紋”,這些特征可以在疾病早期被檢測到。這項由巴塞羅那基因組調控中心進行的研究發現,利用小型便攜式掃描儀只需幾個小時,就能以極高......
科技的迅猛發展使癌癥診療方法日新月異。在近日舉行的柏林科學周活動中,馬克斯·德爾布呂克分子醫學中心(MDC)向公眾展示了一種基于人工智能(AI)的在線工具,可幫助醫生和患者找到最適合的診療方法。研究人......
約翰霍普金斯金梅爾癌癥中心的科學家們已經確定了16個基因,乳腺癌細胞在逃離腫瘤的低氧區后,利用這些基因在血液中存活。每一種都是阻止癌癥復發的潛在治療靶點,其中MUC1已經在臨床試驗中。這項研究于9月2......
近日,一項發表于《國際癌癥雜志》的研究,分析超25萬人的數據后發現,除了降低膽固醇、保持大腦健康和改善心理健康狀況外,不飽和脂肪酸歐米伽3和歐米伽6還有助于預防各種癌癥——它們的水平越高,患癌風險越低......
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團隊及其國際合作者在《自然》雜志上發表了三篇研究論文,徹底改變了科學界對小DNA環(ecDNA)在人類癌癥中所起作用的理解。這些研究詳細闡述了ecDNA在近15000例癌癥患者中的......
哪些人更容易隨著年齡增長罹患退行性疾病?哪些人更容易罹患癌癥?“端粒長度的平衡在人類疾病中起了關鍵作用。長端粒更容易導致癌癥,短端粒則更容易患與年齡相關的退行性疾病。”在10月25日舉行的2024年世......
9月30日,北京城市副中心醫產協同示范項目荻碩貝肯免疫與代謝特檢平臺啟動儀式在中關村通州園一方健康谷舉行。該平臺將進一步豐富漷縣醫藥健康產業集聚區及副中心免疫醫學科學研究及服務能力,為北京城市副中心醫......
當地時間10月7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將202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科學家維克托·安布羅斯(VictorAmbros)和加里·魯夫昆(GaryRuvkun)。生理學或醫學獎是2024年諾貝爾......
關于發布癌癥、心腦血管、呼吸和代謝性疾病防治研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24年度公開競爭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科技廳(委、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