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注冊審批被列入"非行政許可審批",從而引發廣泛關注。
保健食品注冊審批被國家食藥監總局列入"非行政許可審批"消息一出,立刻在行業內引起軒然大波
今年2月17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公開了29項行政審批事項目錄,其中備受關注的保健食品注冊審批被列入"非行政許可審批",從而引發了極大的市場關注。
這一消息之所以在行業內不停地發酵,原因很簡單,保健食品是一個大市場。
2012年初,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共同發布的《食品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已經將"營養與保健食品"定為重點發展的食品制造行業,目標是在2015年發展到一萬億規模。2013年,國務院發表相關意見,將保健食品定位于健康服務業的支撐產業,鼓勵大力發展。
而如今,其被列入"非行政許可審批",是否意味著審批制度的取消?萬億市場帶來的巨大誘惑不僅使得原有的持證者憂慮重重,也使得無數的窺探者蠢蠢欲動。
河南一位保健食品行業的資深從業者告訴記者,按照目前國家食藥監總局公開的項目來看,保健食品行政審批將成為"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意思就是說,將來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將不再有用,這跟煤炭行業去年取消煤炭運營證是類似的意思。
"如果真是如此,也就意味著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將失去法律效應,這不簡單是一個制度或者說行業的調整,而是從行業深層以及產業投資結構上的根本性改變",上述人士表示。
據記者了解,取消審批的支持者認為行政審批制度發展到今天,經歷了近20年的時間,定位依舊不清晰。一些進口保健食品,審批程序更是冗長,而且關注的重點也不光是安全性和功能效果,還會考慮其他的因素,顯然是很難讓企業、產品與市場對接。
然而也有一部分擁有大量保健食品批準證書的企業,對此則持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企業之前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甚至財力去獲取保健食品批準證書,而如今一旦取消,則意味著徹底打了水漂。
不僅如此,持反對聲音的人還認為,現行的審批制度,對于行業準入設定了很高的門檻,戴上"藍帽子"(指有"保健食品"字樣的藍色標志)的產品,似乎有了品質的保障。而門檻一旦取消,勢必會造成各路資本擁入"切蛋糕",難免引發行業的混亂無序。
也正因為存在爭議,所以截至目前,相關部門對于是否取消審批,還未有一個明確的說法。
雖然"藍帽子"意味著可靠,但據記者了解,這個萬億規模的保健食品市場,其實并不十分"健康",層出不窮的違法添加和虛假宣傳,已經嚴重困擾了行業發展。
2013年6月7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召開"違法保健食品廣告行政告誡會",廣告監測數據顯示,保健食品廣告90%以上屬于虛假違法廣告。
不僅如此,將保健食品資質租借給第三方,在行業內已經成為一種十分常見的行為。而更為隱蔽的則是,在"藍帽子"的申報中,已經形成了一條利益鏈,不少所謂的中介,更是靠著賣批號獲利。
據統計,有些企業報批"藍帽子"的各種費用超過1000萬元,過去15年各個商家為審批"藍帽子"所花的費用累計超過50億元。昂貴的審批費用和時間成本,使中國成為全世界保健食品行業準入門檻最嚴格、成本最高的國家。也正因為如此,中介有著廣泛的市場和需求。
記者經過多方努力聯系上一位南方生物制藥企業的高管,其所在公司已經替其他企業拿了不下10個審批手續。
其告訴記者,正常的一個保健食品批準證書,最少涉及20步以上的審批。每一道審批都需要公關,這也是這類中介公司能夠"滋潤"生活的原因。
按照他的說法,一家藥企想要推出保健食品,如果按照正常的審批程序來看,排隊時間需要1到2年,投入的成本也要超過百萬。那么如果將其交由具有這種資源和條件的公司運作,速度能夠提高一倍以上,花費也會低很多。
"保健食品批號,現在的價格普遍在80萬到100萬,一些較為難批的批號,價格會超過200萬。有一些中介是明碼標價,能夠提供審批所需要的全套數據和步驟,申請下來后再轉賣給企業",上述人士表示。
而隨著保健食品注冊審批被列入"非行政許可審批"消息的爆出,這一市場也在發生變化。一些手里有大量批號的公司正在"甩賣",最便宜的批號價格已經"跌"到了30萬左右。"一個星期時間,從80萬跌到了30萬,可見對這個市場的打擊有多大",上述人士表示。
"重審批,輕監管"已經成為我國保健食品行業公認的"特征".對于圍繞"藍帽子"形成的利益鏈以及市場亂象,是否取消審批,為行業松綁,就能徹底地根除?
一位行業人士告訴記者,就目前來看,行政審批起到的最大作用,是提高新功效產品的準入門檻。如果對于審批放開,企業就可以隨便聲稱具備新的產品功能。
"不夸張地說,現在就有號稱抗癌的保健品,如果放開的話,沒準連能治療艾滋病的產品都敢放到臺面上來",上述人士表示。
再者,行業人士認為,目前能夠拿到保健食品批準證書的企業,大多是大型的企業,比如同仁堂,已經有大量的保健食品在市場銷售,功效極為明確,取消行政審批,會讓這類企業的產品受到沖擊,也同時會沖擊到這部分相對健康的保健食品市場。
然而就目前來看,現行制度弊端已現,在不少行業人士眼中,保健食品審評審批制度的改革似乎成為大勢所趨。而如何建立完善的保健食品注冊體系成為關鍵所在。
據介紹,在美國,只要企業提交了研究資料和實驗數據,一個保健品是否通過只需75天就能知道答案。此外,歐美國家對于行業的監控涉及生產、流通、廣告、功效等多個方面,并且每一項都登記在冊。對于違規者,處罰力度極大。
對于今后的監管走向,海南某藥企的河南區負責人告訴記者,從行業的發展角度來看,其建議采取備案制度為主,以行政審批為輔的制度。
"可以對于一些常見的保健食品進行備案,而行政審批則主要對于具有新功效類的保健食品,并且要做到全方位的監控。"上述人士表示。
海關總署公布,上半年我國與12個國家(地區)簽署水產品、豬肉及制品等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領域合作協議15份,對12個國家(地區)60家輸華食品生產企業開展遠程視頻檢查,暫停6家問題企業產品進口。同時海關......
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于2023年7月以“凝心聚力共奮進、互學......
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的規定,結合本市保健食品企業標準備案和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實際,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市市場監管局于2023年6月28日發布實施《關于進一步依法規范保健食品企業標準備案工作的......
7月5日,市場監管總局在門戶網站發布公告,公開征求《保健食品原料目錄營養素補充劑(2023年版)》《允許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目錄營養素補充劑(2023年版)》和《保健食品原料目錄大豆分離蛋白》《保健......
采購項目: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項目公示編號:HZHQ-WZSYJC-202301采購人:名稱:溫州市食品藥品檢驗科學研究院企業信息地址:溫州市龍灣區南洋大道浙南云谷J幢聯系人:張先生電話:0577-88......
2023年6月26日-27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聯合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南京市質量發展與先進技術應用研究院)共同主辦的第12屆中國食品與農產品安全檢......
2023年6月3日,由北京市平谷區人民政府主辦的2023益谷高峰論壇在北京市平谷區成功舉辦。本次高峰論壇聚焦“農業中關村現代食品營養谷與檢測科技”,圍繞“食品營養與健康”和“分析檢測新技術”兩個方向,......
2023年6月3日,2023益谷高峰論壇將在平谷區金海湖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論壇以“聚焦農業中關村現代食品營養谷與檢測科技”為主題,邀請各方重量級嘉賓,共同探討提升食品營養與健康產業發展的良策、方法......
進口牛奶在中國市場風向驟變。日前,中國進口牛奶頭部品牌德亞牛奶的母公司品渥食品發布了2022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公司去年營收、利潤雙雙下滑,其中營收下滑6.78%,為15.39億元;凈利潤則大降88......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日前對3種食品添加劑新品種:食品工業用酶制劑新品種絲氨酸蛋白酶、擴大使用范圍的食品添加劑乳酸鈣和三贊膠,以及4種新食品原料:桃膠、油莎豆、腸膜明串珠菌乳脂亞種、吡咯并喹啉醌二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