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9-27 14:10 原文鏈接: 保衛地球新時代:美國宇宙飛船成功撞擊小行星

    ·這次撞擊是人類首次行星防御實驗,目的是測試我們是否有能力重新定向對地球具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的路徑。

    ·太空望遠鏡將觀察這次撞擊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了小行星的運動,可能需要幾個月才能全面了解結果。如果一切如預想那樣,撞擊將會讓目標小行星的轉動周期縮短幾分鐘,雖然不多,但可以讓未來可能撞上來的小行星繞過地球。

    “我們正在進入人類的新時代,在這個時代,我們可能有能力保護自己免受危險的小行星撞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行星科學部主任Lori Glaze說,“我們以前從未擁有過這種能力。”

    美國東部時間9月26日19時14分,NASA執行“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任務的宇宙飛船成功撞擊小行星“迪莫弗斯”(Dimorphos),希望使其偏離原運行軌道,完成了檢驗能否使“殺手小行星”偏離地球的測試任務。

    這次撞擊是人類首次行星防御實驗,目的是測試我們是否有能力重新定向對地球具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的路徑。

    NASA不是唯一的行動者,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此前在接受央視專訪時就曾表示,我國正在著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統,或許會在2025年或2026年進行一次小行星撞擊防御試驗。

    “自動駕駛”,“以卵擊石”

    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承擔了發射DART的任務,DART這個單詞在英文里有飛鏢的意思。而它撞擊小行星也并不像科幻電影里所呈現的那樣壯烈,更像是“以卵擊石”。被派去撞擊的航天器是一個由傳感器、天線、離子推進器和兩個8.5米長的太陽能電池陣列組成的立方體,雖然重達550公斤,但相比行星卻很小。

    撞擊是有難度的。最后一次調整后,DART的瞄準精度只有兩千米。直到撞擊前的1個小時,DART上搭載的設備才能觀測到直徑160米的“迪莫弗斯”。在一些發回地球的早期圖像中,即使是“迪莫弗斯”較大的同伴、直徑780米的“迪迪莫斯”(Didymos),看起來也像黑色海洋上的一個斑點。但當宇宙飛船以每小時14000英里的速度移動,“迪莫弗斯”的細節很快就浮現。當宇宙飛船“自動駕駛”靠近“迪莫弗斯”時,地球上的觀眾看到了“迪迪莫斯”粗糙的表面。巖石在屏幕變紅之前填滿了屏幕,這表明DART已經到達最終目的地。

    當圖像發回來時,任務操作室里的工作人員充滿了好奇。“這顆小行星第一次進入視野,我們真的不知道會發生什么。我們并不知道這顆小行星的形狀,但我們知道我們將撞到哪里。”DART任務系統工程師Elena Adams說:“所以感覺我們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在那一秒鐘,我們居然都沒有暈倒。”

    現在,世界各地的太空望遠鏡和幾臺在太空中運行的望遠鏡,包括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和哈勃太空望遠鏡,正在將注意力轉向碰撞現場,觀察這次撞擊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了“迪莫弗斯”的運動,可能需要幾個月才能全面了解結果,但一些圖像和數據可能會在未來幾天和幾周內傳回來。

    在撞擊之前,DART的宇宙飛船釋放了一顆較小的衛星——意大利制造的LICIACube。這臺微型航天器跟隨DART,拍攝了撞擊一瞬間的后果,照片將發回給地球上的研究人員。

    然后在2024年,歐洲航天局將派遣另一艘航天器來調查“迪莫弗斯”,并近距離觀察這顆小行星和航天器本身的殘余碎片。

    與此同時,航天器最后傳來的圖像為研究人員提供了大量細節。研究DART成像系統DRACO的科學家Carolyn Ernst在撞擊后的新聞發布會上描述了兩個小行星的形狀,以及短暫可見的“迪迪莫斯”上的巖石、光滑部分和隕石坑。

    如果一切都如研究人員預想的那樣,撞擊將會讓“迪莫弗斯”和“迪迪莫斯”相互繞轉的周期縮短幾分鐘。幾分鐘的時間雖然不多,但可以讓未來可能撞上來的小行星繞過地球。

    消除人類自古以來的恐懼

    選擇“迪莫弗斯”進行撞擊,科學家是經過周全考慮的。首先,不論撞擊結果如何,它們都不會對地球產生任何威脅。其次,從地球上看來,這兩顆小行星可以互相遮擋彼此,天文學家可以用地面望遠鏡測量它們相互繞轉時產生的光變來計算它們的公轉周期。最后,“迪莫弗斯”足夠小,撞擊能夠產生可被觀測到的周期改變。

    另外,DART的撞擊時間也是精心選擇的。在撞擊時,地球和目標小行星的距離正處在1100萬千米的最低值。更近的距離讓天文學家能提高觀測質量。

    撞擊前,“迪莫弗斯”和“迪迪莫斯”也都沒有對地球構成任何危險。目前,沒有已知的小行星對地球構成重大而直接的威脅,但誰也無法保證將來小行星不會撞向我們的星球。

    在電影里,人類已經無數次表達了地球被撞毀的擔憂,這都不是空穴來風。據《環球科學》報道,1994年,一顆名為舒梅克·列維(Shoemaker-Levy)的彗星砸向木星,彗星在撞擊前分裂成21塊,其中最大一塊的撞擊威力高達6&times;10&sup1;&sup2;噸TNT,相當于人類核武儲備的600倍,在木星表面留下的傷痕比整個地球還要大。更可怕的是2013年,一顆直徑20米的小行星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州上空近千米處爆炸,威力大約為45萬噸TNT,相當于一顆W88核彈頭,造成1600人受傷。目前,人類已經發現了29000顆近地天體,其中2270顆屬于潛在威脅天體。

    更不用說,大約6500萬年前,恐龍因為隕石走上了滅絕之路。而今天人類擁有比恐龍先進得多的技術。

    撞擊實驗也不只是為了保護地球,在人們對太空認知不完全的時候,小行星撞擊的測試是非常可貴的實驗數據,也能幫我們更好地了解太空。

    相關文章

    被撞小行星咋樣了?赫拉任務將重返“犯罪現場”

    歐洲空間局正在部署一個任務,旨在調查美國宇航局(NASA)2022年撞擊的一顆小行星上到底發生了什么。該任務名為赫拉,將于今年10月發射并前往小行星Dimorphos。NASA的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

    美國啟動Psyche小行星任務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啟動了一項耗資12億美元的任務,研究富含金屬的小行星Psyche。任務飛船已于10月中旬通過獵鷹重型火箭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總行程36億公里,預計將于20......

    美國啟動Psyche小行星任務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啟動了一項耗資12億美元的任務,研究富含金屬的小行星Psyche。任務飛船已于10月中旬通過獵鷹重型火箭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總行程36億公里,預計將于20......

    墨子巡天望遠鏡發現首批近地小行星

    11月24日,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國際小行星中心近日發布公告確認墨子巡天望遠鏡新發現兩顆近地小行星——2023WX1和2023WB2,這是墨子巡天望遠鏡發現的首批近地小行星。近地小行星202......

    美國小行星采樣探測器攜帶樣本返回地球

    美國小行星采樣探測器“奧西里斯—雷克斯”(Osiris-REx)于9月底在美國猶他州沙漠中安全著陸,并帶回了從貝努小行星上采集的250克樣本。貝努小行星有45億年歷史,蘊含源自太陽系早期的物質,被認為......

    撞出月球改變地球,45億年前“遺跡”至今深埋地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519.shtm  ?忒伊亞的一部分或留在了地幔深處,經歷地球的全部歷史直到現......

    恐龍為何滅絕?最新研究:希克蘇魯伯撞擊塵埃或是主因之一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地球科學》最新發表一篇氣候研究論文認為,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撞擊時造成巖石粉碎帶來的細小硅酸鹽塵埃,可能在全球氣候變冷和撞擊發生后對光合作用的破壞中發揮了主要作用,這......

    小行星貝努巖石樣本將送回地球

    據外媒19日報道,一顆名為“貝努”(Bennu)的小行星的巖石樣本將于24日被帶回地球并分析,預計其將攜帶250克2020年收集的巖石材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家預測,貝努可能會在218......

    兩院院士侯祥麟獲小行星命名

    宇宙中又多了一顆以中國科學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編號為236845號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侯祥麟星”。4月4日,“侯祥麟星”命名儀式暨學術報告會在中國石油大廈舉辦,紀念侯......

    地球生命源于地外?小行星“龍宮”發現核酸前體

    根據英國《自然·通訊》雜志21日發表的一篇文章,在近地小行星“龍宮”樣本上發現了尿嘧啶,這是形成RNA和維生素B_3(陸地生命代謝的重要輔因子)的基本構件之一。這些發現強烈表明,核酸堿基如尿嘧啶等或由......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