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國際小行星中心近日發布公告確認墨子巡天望遠鏡新發現兩顆近地小行星——2023 WX1和2023 WB2,這是墨子巡天望遠鏡發現的首批近地小行星。
近地小行星2023 WX1和2023 WB2均是2023年11月18日首次觀測到,發現時的視亮度分別為20.8等和21.0等,視運動速度分別為0.513度/天和1.006度/天。累積了多個觀測站的觀測數據后,2023 WX1和2023 WB2的初軌已經確定,分別為阿波羅(Apollo)和阿莫爾(Amor)型近地小行星,其中2023 WX1與地球的最小軌道交會距離為0.0416天文單位,預估直徑約170米,是一顆潛在威脅小行星(PHA)。
墨子巡天望遠鏡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雙一流”學科平臺建設項目,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聯合研制的大視場光學成像望遠鏡,已于2023年9月17日發布首光圖像,是冷湖天文觀測基地第一個投入運行并開展天文觀測研究的大型設備。
太陽系天體普查是墨子巡天望遠鏡的主要科學目標之一,墨子巡天望遠鏡在首光后開展了太陽系小天體的測試巡天觀測。作為目前全球光學時域巡天能力最強設備,墨子巡天望遠鏡已經開始展現出強大的巡天能力。截至目前,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趙海斌領導的墨子巡天望遠鏡太陽系天體研究團隊已經發現了一批新的主帶小行星,并實現了多顆近地小行星的重新發現,還有一批近地小行星候選體等待后隨跟蹤確認。
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現已退役的索菲亞平流層紅外天文臺(SOFIA)提供的數據,美國西南研究所科學家首次在兩顆小行星的表面探測到水分子。這一發現為揭示太陽系中水的分布提供了新線索。相關論文......
歐洲空間局正在部署一個任務,旨在調查美國宇航局(NASA)2022年撞擊的一顆小行星上到底發生了什么。該任務名為赫拉,將于今年10月發射并前往小行星Dimorphos。NASA的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啟動了一項耗資12億美元的任務,研究富含金屬的小行星Psyche。任務飛船已于10月中旬通過獵鷹重型火箭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總行程36億公里,預計將于20......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啟動了一項耗資12億美元的任務,研究富含金屬的小行星Psyche。任務飛船已于10月中旬通過獵鷹重型火箭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總行程36億公里,預計將于20......
河南省科學院在《河南省科學院發展促進條例》實施一年多后取得了顯著成效。該條例是我國首部為一家科研單位發展量身定制的地方性法規。省科學院創新辦院模式,按照“大部制”+“以研究所辦院、以實驗室辦院、以產業......
11月24日,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國際小行星中心近日發布公告確認墨子巡天望遠鏡新發現兩顆近地小行星——2023WX1和2023WB2,這是墨子巡天望遠鏡發現的首批近地小行星。近地小行星202......
11月24日,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國際小行星中心近日發布公告確認墨子巡天望遠鏡新發現兩顆近地小行星——2023WX1和2023WB2,這是墨子巡天望遠鏡發現的首批近地小行星。近地小行星202......
美國小行星采樣探測器“奧西里斯—雷克斯”(Osiris-REx)于9月底在美國猶他州沙漠中安全著陸,并帶回了從貝努小行星上采集的250克樣本。貝努小行星有45億年歷史,蘊含源自太陽系早期的物質,被認為......
據外媒19日報道,一顆名為“貝努”(Bennu)的小行星的巖石樣本將于24日被帶回地球并分析,預計其將攜帶250克2020年收集的巖石材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家預測,貝努可能會在218......
冷湖鎮,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秋夜,茫茫戈壁,人跡罕至。仰望,星空璀璨,銀河迢迢,仿佛沿著這條顛簸不平的土路,就能走進銀河、踏入群星。美景醉人。在海拔4200米的賽什騰山C區,中國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