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人: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胡建信
采訪人:中國環境報記者劉蔚
中國在保護臭氧層的同時對應對氣候變化做出了哪些貢獻?20年中淘汰ODS 帶來的協同減排溫室氣體相當于中國一年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對下一步保護臭氧層工作有哪些政策建議?必須加強替代品和替代技術的研究開發,積極推動環境友好替代技術的市場化胡建信,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主要從事痕量有機污染物控制(國際履約)對策研究。先后擔任《蒙特利爾議定書》化學品技術選擇委員會委員和科學評估委員會成員等。牽頭完成編制十余個行業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計劃、國家控制HFCs排放戰略對策建議等。
8 月22 日,北京大學胡建信教授團隊與來自美國麻省理工、科羅拉多大學,荷蘭國家公共衛生與環境研究所(RIVM)和美國加州大學等機構的知名學者在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頂級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聯合發文,評估中國履行《蒙特利爾議定書》的環境成效。中國保護臭氧層活動開展了30 余年,取得了哪些成效?當前又面臨哪些挑戰?9 月16 日是國際臭氧層保護日,本報記者為此采訪了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胡建信。
中國環境報: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耗臭氧層物質(ODS)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的保護臭氧層活動引起世界關注。您和國內外專家在《EnvironmentalScience & Technology》聯合發文評估中國履行《蒙特利爾議定書》的環境成效。請問研究中如何評價中國保護臭氧層活動的貢獻?中國累計淘汰了多少ODS?對保護臭氧層做出了哪些重要貢獻?
胡建信:自加入《蒙特利爾議定書》以來,中國一直積極開展履約行動。早在上世紀90 年代初期,中國就以減少ODS 需求為目標,減緩ODS 生產和消費的增長趨勢。中國在1998 年達到ODS消費峰值,也同期達到排放峰值(8 萬噸CFC—11 消耗臭氧當量)。隨后中國開始了進一步減排行動,在2010 年完成了第一代ODS 生產和消費的淘汰。多數ODS 消費是延遲排放,文章估算2014 年中國第一代ODS 排放量已經下降到2.2萬噸CFC—11 消耗臭氧當量;在嚴格履約的前提下,這一排放量將逐步下降到零。與沒有執行《蒙特利爾議定書》相比,單純從原來ODS 消費領域來說,當前中國氫氯氟烴(HCFCs)和氫氟烴(HFCs)的年消費量超過40萬噸,這至少是替代淘汰了的第一代ODS 數量水平。或者說,中國利用HCFCs 和HFCs替代淘汰了超過40 萬噸的氯氟烴(CFCs)、哈龍和四氯化碳等第一代ODS。當然,中國還采用環戊烷、異丁烷和液化石油氣等替代了大量CFCs的應用。
中國環境報:中國在保護臭氧層、使用ODS 替代品過程中,對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做出了哪些貢獻?
胡建信:由于CFCs 是高GWP 值溫室氣體,因此,替代淘汰CFCs 的過程,也是溫室氣體減排的過程。文章研究了中國控制ODS 協同的氣候效益。1995 年~2014 年期間累計避免的凈排放量為110 億噸CO2 當量,大于某些文章估算的中國2014 年CO2 的排放總量(即96.8 億噸)。也就是說,中國在實施《蒙特利爾議定書》之后,20 年中淘汰ODS 帶來的協同減排溫室氣體相當于中國一年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中國從多邊基金獲得約12 億美元的資助,這個資助是用來削減上述ODS;而如果我們假設這個資金用來削減CFCs 類溫室氣體,協同保護臭氧層,則實施減排單位減排成本相當于0.4 美元/噸CO2 當量,遠遠低于歐盟碳排放交易計劃披露的2008年4月~2014年12 月期間2.9 美元/噸~37.8 美元/噸CO2當量的價格。中國環境報:您認為保護臭氧層工作在目前階段有什么特點?有哪些機遇和挑戰?胡建信:按照最新的臭氧科學評估報告,預計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在2030 年臭氧層的豐度將恢復到1980 年的水平。南半球預計2050 年,而南極將更晚一些年份才能夠恢復。這個估算是假設各國能夠按照《蒙特利爾議定書》的時間表和規定,淘汰和控制全部受控物質;是假設氣候變暖對臭氧層的恢復影響有限。而遵守《蒙特利爾議定書》的規定,替代淘汰當下還在使用消費的HCFCs,在替代品和替代技術方面會面臨挑戰;維持已經實現的淘汰CFCs 和哈龍等的成效需要法律法規、監督管理來保障。中國在上世紀90 年代初開始,替代淘汰CFCs的過程兼顧了技術改造和更新,所有的原有CFCs 哈龍行業都在替代的過程中發展壯大,技術水平得到提升,市場更大。今后淘汰HCFCs 的過程依然為中國提供了技術升級和市場的機遇,但相比替代CFCs,目前進一步替代HCFCs 的難度更大,因為中國和世界其他市場對環境友好的產品要求越來越高,產品本身的技術提升空間也在變小。這是我們不可避免的技術挑戰。另外,由于我國不同地區發展程度不同,不同行業技術發展也參差不齊,對依據法律法規的監督管理也將要求更高。因此,進一步完善符合國情又不失嚴苛的法律法規,落實監管,也將是一個挑戰。
中國環境報:對下一步保護臭氧層工作有哪些政策建議?
胡建信:保護臭氧層以及消除保護臭氧層過程帶來的其他環境問題(如減排HFCs),將依然會持續幾十年。一方面,我們將繼續減排HCFCs 以及HFCs;另一方面,還要保障已經替代淘汰的領域不再反復。針對未來的工作,首先,要進一步基于《大氣污染防治法》和《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完善落實相關規定,加強監督管理,保障按照《蒙特利爾議定書》的時間表和規定,淘汰和控制全部受控物質。第二,替代淘汰另一個保障是有合適的替代技術。因此,必須加強替代品和替代技術的研究開發,積極推動環境友好替代技術的市場化。第三,中國必須有自身評估履約成效的能力,評估ODS及其替代品的環境影響。因此,要加強這一領域的科研能力和投入,開展我國保護臭氧層的成效評估,識別和評估ODS 及其替代品存在的問題。第四,借助網絡時代,積極開展深入廣泛的公眾宣傳將有效促進淘汰活動,也能增強公眾的監督能力,盡可能避免消費、使用、排放ODS。
中國環境報:對于地方生態環境部門來說,如何配合做好保護臭氧層工作?
胡建信:地方生態環境部門在CFCs 和哈龍淘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地方相關部門是最終協助企業落實替代淘汰ODS 的部門,是監控替代淘汰成效的直接單位。過去幾十年通過地方ODS 淘汰能力建設項目,各省、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都建立了相應的淘汰ODS 管理機構。今后需要針對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執法人員和企業環保負責人等進一步開展培訓工作。除協助推進企業淘汰替代ODS、監督淘汰成效之外,在未來的工作中,地方政府可以通過頒布地方性淘汰ODS 的政策法規,鼓勵先進技術在地方的應用,對地方銷售的產品提出更高的與環境相關的標準要求。地方也是最接近企業和公眾的部門,地方政府的宣傳也將是有效的,積極開展廣泛的公眾宣傳也將促進地方企業的淘汰替代行動,增強公眾的監督能力。
世界氣象組織日前指出,如果維持現行保護政策,預計到2040年,除南北極之外的全球其他地區的臭氧層將恢復至1980年之前的水平。盡管臭氧層完全恢復尚需時日,但人類已經看到勝利的曙光。1987年,國際社會......
2.52億年前的二疊紀末大滅絕造成了約81%的海洋物種和89%的陸地物種滅絕,其主要原因被認為是大規模火山噴發導致的環境變化,但仍缺乏環境因素影響陸地生態系統的直接證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當地時間1月9日,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指出,臭氧層有望在40年內恢復,全球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化學品的行動已惠及旨在減緩氣候變化的努力。這是由聯合國支持的《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
當地時間1月9日,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指出,臭氧層有望在40年內恢復,全球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化學品的行動已惠及旨在減緩氣候變化的努力。這是由聯合國支持的《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225.shtm本報南京1月7日凌晨電(記者蘇雁通訊員姬尊雨)距今2.52億年前的二疊紀末大滅絕事件......
近日,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2019年至2020年肆虐澳大利亞東南部的強烈野火產生的煙霧導致大氣溫度飆升,可能使臭氧層的空洞更大。相關研究結果發表于《科學報告》。2019年的極端干旱引發了前......
中新網北京8月25日電(記者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環境科學研究論文,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新指標,用于監測臭氧恢復,評估非法或不受監管的臭氧消耗物質排放對臭氧層的影響。這一新指標或可......
2019年的熱浪在西伯利亞引發了大面積火災,煙霧可能已經飄進了北極的平流層。圖片來源:DONATSOROKIN/TASS/GETTYIMAGES兩年前,冰凍在北極海冰中的德國破冰船“極地號”的船員向夜......
臭氧層是指距地面15-50千米的大氣平流層中臭氧濃度相對較高的部分,被譽為“地球生物生存繁衍的保護傘”。但隨著制冷劑、發泡劑、噴射劑等化學制品被大量使用,這些制品中含有的大量消耗臭氧層物質(ODS)對......
根據生態環境部相關工作部署,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以下稱“總站”)擬在全國范圍內建設環境空氣中消耗臭氧層物質(ODS)觀測網絡,持續開展《蒙特利爾議定書》受控ODS物質觀測。目前,國內外尚無大氣中ODS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