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5日,美國舊金山和中國蘇州——信達生物制藥集團(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于研發、生產和銷售腫瘤、自身免疫、代謝及心血管、眼科等重大疾病領域創新藥物的生物制藥公司,與馴鹿生物,一家致力于細胞創新藥物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生物制藥公司,共同宣布:雙方已簽署一系列合作協議,內容涉及馴鹿生物自信達生物購買合作產品福可蘇?的收益權和知識產權許可、以及信達生物對馴鹿生物的入股等相關方面。
根據協議條款,馴鹿生物將按照約定價格購買信達生物在原BCMA CAR-T合作協議項下擁有的相關權益;同時,信達生物將按照相同價格入股馴鹿生物,入股后將持有馴鹿生物18%的股份比例。在新的戰略合作框架下,雙方將在細胞免疫治療領域達成資源的高度整合。馴鹿生物將獲得福可蘇?(伊基奧侖賽注射液)的全球市場商業化權益及知識產權許可等權益,并獨立負責和決策產品的開發、生產及銷售;同時,信達生物成為馴鹿生物的戰略股東。
信達生物與馴鹿生物合作開發的福可蘇?(伊基奧侖賽注射液)于2023年6月30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批準正式上市,是全球第一款商業化全人源CAR-T產品,也是中國第一款自主研發并且全流程自主生產的CAR-T細胞療法、國內首個獲批的靶向BCMA CAR-T產品以及國內首款獲批的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細胞治療產品。2024年3月28日,其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再獲批準,擬擴大適應癥用于治療既往經過1-2線治療且來那度胺耐藥的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患者。2024年,其治療難治性全身型重癥肌無力(gMG)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也在中美兩國獲批。
信達生物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俞德超博士表示:“我們對馴鹿生物在細胞治療這一特殊藥品領域展現出的專業能力、創新精神和高執行力表示高度贊賞。我們相信,新的合作模式將更有利于發揮雙方現有資源的協同作用。CAR-T細胞療法作為一種前沿的生物醫藥產品,更加整合的資源、專業和團隊將更有利于充分發揮其生產制備、適應癥開發和商業化運營的潛力,而同時我們將作為股東繼續戰略支持馴鹿生物。信達生物致力于推動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我們期待與馴鹿生物共同提升全球患者用藥的可及性,為更多的患者帶去希望。”
馴鹿生物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金華女士表示:“我們衷心感謝信達生物對我們研發實力及商業化能力的高度認可和信任。過去六年中,我們與信達生物建立了堅實的合作伙伴關系,共同見證了彼此在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和成長。信達生物作為國內創新藥物研發的領軍企業,其在生物醫藥領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始終是我們追求卓越、不斷學習的典范。我們堅信,通過此次戰略聯盟,將會為雙方帶來顯著的協同效應,并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致力于推動創新治療方案的發展。我們將堅守為患者帶來更多的創新治療方案的初心,在今后與信達生物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中實現共贏。”
關于信達生物
“始于信,達于行”,開發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質量生物藥,是信達生物的使命和目標。信達生物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開發、生產和銷售腫瘤、代謝及心血管、自身免疫、眼科等重大疾病領域的創新藥物。公司已有10款產品獲得批準上市,同時還有4個品種在NMPA審評中,4個新藥分子進入III期或關鍵性臨床研究,另外還有18個新藥品種已進入臨床研究。公司與海內外藥企深入合作加速藥物創新,與禮來、羅氏、賽諾菲、Adimab、Incyte和MD Anderson癌癥中心等國際合作方達成30多項戰略合作。
信達生物在不斷開發創新藥物、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始終心懷科學善念,堅守“以患者為中心”,心系患者并關注患者家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信達生物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提高中國生物制藥產業的發展水平,以滿足百姓用藥可及性和人民對生命健康美好愿望的追求。
關于馴鹿生物
馴鹿生物是一家致力于細胞創新藥物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生物制藥公司。公司以開發血液腫瘤細胞類藥物和抗體藥物為創新基石,向自身免疫疾病拓展,擁有完整的從早期發現、臨床開發、注冊申報到商業化生產的全流程能力。
公司現有10余個處于不同研發階段的創新藥物品種,其中伊基奧侖賽注射液(全人源BCMA CAR-T產品)已獲國家藥監局(NMPA)批準上市,并已獲得美國FDA批準注冊臨床,用于治療復發/難治多發性骨髓瘤。
馴鹿生物憑借其強大的管理團隊、創新的產品線、自有的GMP生產和超強的臨床開發能力,旨在提供變革性、可治愈的創新型療法,為中國乃至全球患者帶來治愈的希望。
信達生物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所發布的信息中可能會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這些表述本質上具有相當風險和不確定性。在使用“預期”、“相信”、“預測”、“期望”、“打算”及其他類似詞語進行表述時,凡與本公司有關的,目的均是要指明其屬前瞻性表述。本公司并無義務不斷地更新這些預測性陳述。
這些前瞻性表述乃基于本公司管理層在做出表述時對未來事務的現有看法、假設、期望、估計、預測和理解。這些表述并非對未來發展的保證,會受到風險、不確性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有些乃超出本公司的控制范圍,難以預計。因此,受我們的業務、競爭環境、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情況的未來變化及發展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會與前瞻性表述所含資料有較大差別。
2024年7月5日,美國舊金山和中國蘇州——信達生物制藥集團(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于研發、生產和銷售腫瘤、自身免疫、代謝及心血管、眼科等重大疾病領域創新藥物的生物制藥公司,與馴鹿......
2024年第四屆基因與細胞治療青藜風云論壇(CGCT2024),由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醫工轉化與健康產業融合專業委員會、博騰生物、佰傲谷BioValley聯合主辦,將于2024年7月5-6日在上海召開。......
“謝謝你們重續了我的生命,讓我可以回歸自己的正常生活了。”11月6日上午,32歲的淋巴瘤患者黃怡(化名)在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血液內科門診完成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后首次復查,各項檢......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綜合癌癥中心的一個研究小組確定了CD95受體上一個可導致細胞死亡的關鍵表位。這種觸發細胞程序性死亡的新能力可能會為改進癌癥治療打開大門。這一發現發表在近期《自然》雜志旗下的......
10月31日,上海鑌鐵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鑌鐵生物”)宣布完成超億元A輪融資,本次融資由國投創業領投,黃埔醫藥基金、元希海河基金等共同投資,支持鑌鐵生物推動新技術研發、商業化生產實施、國際化經......
和往常一樣,早上8點,天津細胞生態海河實驗室研究員張英馳來到實驗室,換好潔凈服,打開生物安全柜的紫外燈,將培養基放在水浴鍋中。半小時后,他開始處理細胞。顯微鏡下,細胞均勻分布,生長狀態良好。消化傳代后......
細胞治療——一種有望為癌癥患者帶來治愈希望的未來產業,正加速在上海發展、集聚。據上海市生物醫藥行業協會細胞與基因治療專業委員會統計,目前全國有一百多家細胞治療企業,約四成在上海。目前我國獲批上市的兩款......
近日,為了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力做強創新引擎,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未來產業創新高地、發展壯大未來產業集群,上海市人民政府制定并印發了關于《上海打造未來產業創新高地發展壯大未來產業集群行動方案》......
我是斜杠青年,一個熱愛前沿科學的“雜食性”學者!來源:通過騰訊公眾平臺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的一個團隊首次開發了一種新工具,用于預測和定制一種稱為“特定地點重組”的特定DNA編輯的速度。這項研究為糖尿病......
肺癌是全球發病率最高及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占全部腫瘤的11.6%和18.4%。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約占85%,晚期患者既往5年生存率約為5%。鉑類化學療法一直是晚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