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科醫生在臨床上遇到早期或超早期患者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根據現有的治療方案,有些患者通常只需要切除病變組織就可以了,不必再接受放化療。然而這些患者中仍有一小部分會在術后幾年間出現腫瘤復發和轉移,這提示我們現有的腫瘤檢測手段仍會漏診一些微小病灶。為應對這些看不到、摸不著的微小病灶,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學者開始嘗試各種生物治療,細胞免疫治療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現已證明,腫瘤等很多疾病都是致病原和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共同造成的。因而傳統的治療方法通常專注于去除致病原,如外科手術、放化療;與此同時,近年逐漸發展起來的細胞免疫治療則致力于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幫助患者挖掘自身潛能應對腫瘤。
目前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細胞免疫治療方法是,抽取患者60毫升外周血,從中提取能夠殺傷腫瘤組織的免疫細胞,經過體外培養,使其增殖到原數量的上千倍后,再回輸到患者體內。通過激活機體免疫能力,以達到殺滅腫瘤細胞、控制腫瘤生長的目的。由于免疫細胞來自患者本人,因此只要體外增殖環節能夠嚴格質控,治療既不會涉及倫理問題,對患者也是安全且有益無害的。
2011年加拿大的免疫學家Ralph Steinman因發現樹突細胞在免疫應答中的重要作用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Steinman 本人患有胰腺癌,他因進行DC 細胞治療生存期達6年。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醫療機構開始將細胞免疫治療作為腫瘤的一種常規治療手段應用于臨床。伴隨著臨床證據的積累,人們普遍認為,對于早期腫瘤患者,細胞免疫治療可協助消滅難以發現的微小病灶,幫助提高治療效果。對于晚期患者,細胞免疫治療能夠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此外,配合放化療應用時,細胞免疫治療能夠提升前者的治療效果,并減輕放化療的副作用。
不過,相對于手術和放化療這些最直接、最迅速清除病灶的治療手段而言,細胞免疫治療需要細胞增殖,并等待增殖后免疫細胞在患者體內逐漸起效,因而其治療是溫和而緩慢的,通常從治療開始到起效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未來,怎樣提高細胞增殖效率,如何根據疾病選擇最具治療效果的免疫細胞,怎樣提高免疫細胞對腫瘤細胞的殺傷力等,有待進行深入研究。同時,積極開展多中心臨床研究,加強細胞治療新技術的研發,是我們現階段急需進行的工作。而推進這一高新技術在國內眾多醫療機構中規范化發展,也值得關注。
2024年4月18日-20日,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標記免疫分析專業委員會舉辦的“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標記免疫分析專業委員會2024學術峰會”在湖北襄陽盛大召開。本屆學術峰會以“精準診斷、維護健康”為主題,邀......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標記免疫分析專業委員會2024學術峰會開幕2024年4月18日-20日,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標記免疫分析專業委員會舉辦的“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標記免疫分析專業委員會2024學術峰會”在湖......
2024年4月18日,在這個春意盎然的季節,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標記免疫分析專業委員會2024年學術峰會在湖北襄陽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體外診斷行業精英齊聚一堂,共同關注“精準診斷、維護健康”這一主題,......
成功識別少見靶點為肺癌患者等帶來了希望。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腫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15日表示,精準識別肺癌患者的驅動基因,尤其是那些少見的靶向基因,是治療的關鍵。周彩存教授表示:“盡管這些基因的發生率低......
4月12日,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研究員許杰課題組發現CD3的首個配體CD3L1(或ITPRIPL1),揭示了CD3L1在腫瘤免疫逃逸與睪丸免疫豁免中的關鍵作用,表明CD3L1是腫瘤免疫治療的全新靶點,有......
4月6日,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研究員馬小彤,教授程濤、肖志堅,主任醫師張磊等在《自然-通訊》上發表一項研究首次揭示了GADD45g基因沉默是骨髓增殖性腫瘤(MPN)新......
4月3日,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婦科海扶中心在國內首次成功應用聚焦超聲消融技術(FUAS)治療一例復發轉移性子宮內膜癌患者。這一創新性療法成功實施為復發和轉移性子宮內膜癌患者的治療提供了新選擇。薛敏教授術......
4月3日,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婦科海扶中心在國內首次成功應用聚焦超聲消融技術(FUAS)治療一例復發轉移性子宮內膜癌患者。這一創新性療法成功實施為復發和轉移性子宮內膜癌患者的治療提供了新選擇。薛敏教授術......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4月7日透露,該院泌尿外科牽頭,血管外科、器官移植中心、麻醉科、手術室等多學科協作,完成一臺“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腎動脈瘤切除+大隱靜脈移植腎血管重建+自體腎移植術”。患者于當日康復出院......
今年的清明節對小汪(化名)而言格外特殊。除了緬懷已故親人,他還特別思念一位對他極為重要的陌生人。小汪患有圓錐角膜,不久前在北京愛爾英智眼科醫院接受了角膜移植手術。這次手術使他重獲光明,得以繼續學業,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