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生物醫學學術期刊Cell Death and Disease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健康科學研究所戴尅戎研究組題為Dexamethasone shifts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from osteoblasts to adipocytes by C/EBPalpha promoter methylation的研究論文,從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MSCs)定向分化命運選擇及調控的角度,揭示激素誘導型骨質疏松的發病新機制及治療靶點。
博士研究生李姣等在戴尅戎院士及張曉玲研究員的指導下發現,臨床上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的病人在發生骨質疏松的同時,骨髓中出現大量的脂肪組織。在本研究中,他們從BMSCs定向分化調控的角度出發,來找尋激素誘導型骨質疏松的發病機制及其中的治療靶點。研究發現,經過糖皮質激素地塞米松處理后的BMSC更容易向脂肪細胞分化,而向成骨細胞分化的能力降低。進一步實驗證實,地塞米松可以抑制成骨細胞分化中關鍵的Wnt/beta-catenin通路,導致啟動脂肪細胞分化的轉錄因子C/EBPalpha啟動子甲基化受到抑制而高度表達,在后者的作用下,BMSCs在成骨分化條件下也轉而分化為脂肪細胞。同時,研究中通過抑制C/EBPalpha或者重新激活Wnt通路都成功挽救了地塞米松導致的成骨/成脂肪分化失衡,為臨床上治療激素類骨質疏松提供了新思路及藥物靶點。
該研究不僅從分子水平上深入探討了BMSCs分化命運選擇及調控的新機制,還通過動物模型將實驗理論與臨床疾病相結合,建立了基礎研究向臨床轉化的平臺。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如地塞米松一直是臨床上使用最多的免疫抑制劑,廣泛用于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后免疫排斥以及多種炎癥。然而,長期使用這類藥物會導致骨質疏松,甚至會發展為股骨頭壞死,目前臨床上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
此項課題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上海市科委及上海市教委的經費資助。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科研人員發現,螞蟻的血腦屏障在控制其行為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血腦屏障可以調節螞蟻大腦中的激素水平,從而影響他們在蟻群中的行為。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Cell》雜志上。研究......
成為母親在生理和心理層面上都是一個變革性的事件。懷孕時,荷爾蒙充斥身體,引起生理和行為變化。英國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對小鼠的研究表明,雌二醇和孕酮這兩種妊娠荷爾蒙通過附著在大腦中的受體上,重塑了大腦......
膀胱癌是最常見的泌尿系統惡性腫瘤之一,2020年全球約有57萬新診斷病例,20萬人死亡。近30%的BCA患者在最初診斷時存在肌肉侵襲性腫瘤和晚期。此外,這些患者的五年總存活率下降了60%,即使在進行標......
免疫療法(immunotherapy)是對抗癌癥的最新和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它促使免疫系統將腫瘤識別為體內的入侵者并進行攻擊。但并非所有患者都對免疫療法反應良好。為什么呢?科學家們并不總是確定。有時,接......
肝臟作為生物體脂代謝的中心樞紐,主要依賴于其所分泌的肝因子,實現與其他組織器官之間的信號流通和調控反饋,尤其是在能量代謝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肝內脂代謝的調節機制與肝因子表達分泌調控尚未被完全闡......
因患系統性紅斑狼瘡,今年87歲的河南安陽某村李奶奶從未接種過疫苗。高燒三天后,她用孫女李雪半個月前從北京寄回來的抗原自測,發現自己“陽了”。隨后,她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家門口的小診所問診,醫生并未問及其......
一頓飽餐之后,大腦總會不同程度地犯困。這一眾所周知的生活體驗,究竟是怎樣引起的?一個常見的解釋是:人吃完飯后,腸胃功能活動顯著加強,血流量隨之增加;相應的,大腦中的血流量開始減少,繼而供氧量下降,所以......
甲狀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是由甲狀旁腺主細胞分泌的堿性單鏈多肽激素,對機體鈣磷代謝的調節至關重要。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甲旁亢)患者,甲狀旁腺主細胞上的鈣敏感受體(Ca......
2021年8月,廈門海關技術中心徐敦明博士攜手燕窩行業代表企業,共同完成并刊登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同時測定燕窩中45種激素及其水平調查》,報告發布于權威學術性期刊《色譜》,是由中國科......
生長素是植物體內最重要的激素之一,參與了植物絕大多數的生長發育和適應復雜環境的過程,其核心功能在于對細胞生長的調控。福建農林大學研究團隊發現了生長素調控植物生長的分子機制,相關成果在《Nature》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