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防災減災日的圖標以彩虹、傘、人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韻意著美好、未來和希望,傘的弧形形象代表著保護、呵護之意,兩個人代表著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兩人相握之手與下面的兩個人的腿共同構成一個“眾”字,寓意大家攜手,眾志成城,共同防災減災。整個標識體現出積極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之意。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也就是汶川大地震。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的大地震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難、17912人失蹤。這場大地震給全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難以愈合的心靈創傷,堪稱國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災難。 災害發生后,全國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眾志成城、抗震救災,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團結與堅強。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協委員提議,為表達對災害遇難者的追思,增強全民憂患意識,提高防災減災能力,有必要設立“防災減災日”或“中國賑災日”,借此表達對地震遇難者的紀念,弘揚團結抗災的精神。

      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在全球氣候變化和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自然災害損失不斷增加,重大自然災害乃至巨災時有發生,中國面臨的自然災害形勢嚴峻復雜,災害風險進一步加劇。

      在 這種背景下,設立“防災減災日”,既體現了國家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重視,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通過設立 “防災減災日”,定期舉辦全國性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有利于進一步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普及推廣全民防災 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提高各級綜合減災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

      全國首個“防災減災日”

      2009年5月12日是國家首個“防災減災日”。國家減災委對組織開展首個國家“防災減災日”進行了研究,對各地、各部門開展“防災減災日”活動提出了要求,主要圍繞以下四個方面開展。

      1.是開展中小學防災減災專題活動。宣傳周期間,全國中小學普遍開展一次防災減災專題活動。通過組織防災減災演練、主題班會、板報宣傳、觀看防災減災影視作品等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防災減災宣傳主題活動,提高學生防災減災素養。

      2.開展各類防災減災教育活動。針對本地本部門主要災害風險,立足群眾廣泛參與,有針對性地向廣大干部和群眾介紹災害基本知識、防災減災基本常識和避險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

      3.開展形式多樣的防災減災演練。針對公共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救援、衛生防疫、自救互救、轉移安置等內容,針對特定人群,因地制宜地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各類防災減災演練。針對消防安全、生產安全、醫療救護等內容,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和技能練兵活動。

      4.開展“防災減災日”集中宣傳活動。宣傳周期間,各類媒體集中開展各類防災減災宣傳活動。通過開設專欄、專題,播出有關專題和影視節目,報道各地活動開展情況、防災減災措施經驗以及取得的成績,宣傳防災減災政策法規,營造防災減災輿論氛圍。

      2017年5月12日是我國第九個防災減災日。記者14日從國家減災委員會獲悉,今年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減少災害風險建設安全城市”,5月9日至15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


    相關文章

    氣象部門全力做好四川瀘定抗震救災氣象保障

    9月5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磨西鎮附近發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地震發生后,中國氣象局第一時間部署抗震救災氣象服務保障工作,立即進入地震災害氣象保障服務三級應急響應。四川省氣象局于當......

    9月份西南、西北部分地區洪澇災害風險較高

    9月2日據應急管理部官方微博消息,近日,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會同自然資源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氣象局、能源局、林草局等部門召開會商會,對9月份全國自然災害風險形勢進行會商研判。經綜合分析......

    多部門召開會商會發布9月份全國自然災害風險形勢

    近日,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會同自然資源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氣象局、能源局、林草局等部門召開會商會,對9月份全國自然災害風險形勢進行會商研判。經綜合分析,9月份華西秋雨進入集中期,西南、......

    應急管理部:強化社會面管控措施落實,必要時停工停學

    7月21日上午,應急管理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上半年自然災害和安全生產形勢。同時,針對國家減災委近日印發的《“十四五”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進行了解讀。會上,針對在河南鄭州“7·2......

    青藏高原自然災害本底首次系統查明

    2017年8月,第二次青藏科考啟動,5年過去,取得了哪些標志性成果?7月15日,第二次青藏科考防災減災學術交流會在成都舉行,與會專家就防災減災、災害預測相關的研究成果進行了交流研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

    專家學者研討青藏高原防災減災的挑戰與機遇

    新華社成都7月15日電(記者康錦謙)“在氣候暖化、地震活躍和人類活動加劇耦合作用下,高原災害風險加劇,防災減災面臨巨大的挑戰和機遇……”中國科學院院士崔鵬說。他是在15日于成都召開的“第二次青藏科考防......

    院士專家解讀“地球第三極”前沿科研

    中新網成都7月15日電(賀劭清李云舒)“此次科考首次系統查明青藏高原自然災害本底,建立完善的青藏高原自然災害數據庫,編制了災害分布圖。”中國科學院院士崔鵬15日在成都表示,在氣候暖化、地震活躍和人類活......

    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將于年底完成主體工作

    按照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總體安排,今年是普查工作收官之年,將完成主體工作。截至目前,自然資源(地質、海洋)、生態環境、交通運輸、水利、應急管理、氣象、地震等行業全國調查已全面完成。住房和......

    海洋衛星成員“齊聚一堂”!這樣助力自然災害監測預警

    今天是第14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主題是“減輕災害風險,守護美好家園”。記者從自然資源部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了解到,目前我國三個海洋衛星星座與地面站網實現在軌自主管控與業務化運行,成為自然災害監測的......

    應急管理部發布自然災害綜合風險預警響應提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4/476801.shtm中新網4月6日電據應急管理部官方微博消息,應急管理部4月6日11時發布強對流天氣藍色......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