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工智能(AI)技術能夠模仿人聲和言語風格,制作出各種聲音效果,實現高度自然和逼真的音頻產出時,是否會產生侵權風險?4月23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對全國首例“AI聲音侵權案”進行一審宣判,認定原告聲音權益及于案涉AI聲音,被告使用原告聲音、開發案涉AI文本轉語音產品未獲得合法授權,構成侵權。判決被告北京某智能科技公司和北京某軟件公司向原告書面賠禮道歉。被告北京某文化傳媒公司和北京某軟件公司向原告賠償經濟損失25萬元。
記者從庭審中獲悉,從事多年配音工作的殷某某去年5月發現,自己的聲音被AI化后,在一款名為“魔音工坊”的APP上以“魔小璇”的名義對外出售。因此,殷某某以被告行為侵害其聲音權為由,將“魔音工坊”的運營主體北京某智能科技公司等起訴,要求被告北京某智能科技公司、某軟件公司賠禮道歉,五家被告應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精神損失。
法院指出,自然人聲音作為一種無形客體,具備不可視特征,與肖像相比,在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方面明顯更弱。但這并不意味著辨識度較弱的自然人聲音不受法律保護。
法院認為,帶有AI特征的聲音并不必然切斷與自然人的聯系,對辨識度較弱的自然人聲音,只要一般社會公眾或者相關領域的公眾根據其音色、語調和發音風格,能夠關聯到該自然人,那么該聲音即便帶有人工智能合成特征,也具有可識別性。本案中,AI聲音與原告的音色、語調、發音風格等具有高度一致性,能夠引起一般人產生與原告有關的思想或感情活動,能夠將該聲音聯系到原告本人。因此,案件明確了原告聲音權益及于案涉AI聲音。
民法典第1023條規定,對自然人聲音的保護參照適用肖像權的保護,明確將聲音權益作為特殊的人格利益予以保護。法院表示,聲音作為一種人格權益,具有人身專屬性,任何自然人的聲音均應受到法律的保護,對錄音制品的授權并不意味著對聲音的授權,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許可他人使用錄音制品中的聲音,構成侵權。
擔任此案審判長的北京互聯網法院副院長趙瑞罡建議,面對當下AI智能語音生成的技術日益發達,相關企業應當首先獲得自然人對于聲音權益的合法授權,再做進一步產業開發。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陶盈認為,盡管當下公眾對于AI翻唱、 AI偽造等新事物懷有包容開放的態度,但也不能掩蓋其給人格尊嚴、人格自由帶來的巨大挑戰。規范人工智能的健康發展,既不能遵循守舊,也不能權利泛化,要與時俱進地正視新型侵犯人格權案件的特點。要在明確聲音權獨立地位和保護價值的基礎上,平衡各方利益,探索兼顧科技發展和行業合理訴求的規制模式,這是AI時代人格權立法的重要遵循。
看到AI檢測系統里,畢業論文成片的紅色和黃色時,舒然感到“欲哭無淚”。她在心里反問自己:難道我長得這么像AI嗎?在舒然兩萬三千字的論文中,有幾十段文字被檢測出“中風險”和“高風險”。舒然解釋,這意味著......
7月16日,同濟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聯合創新中心共建協議簽約儀式在電子科技大學清水河校區舉行。同濟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慶華,電子科技大學校長胡俊出席簽約儀式。同濟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馮身洪、......
中新網上海7月11日電(呂客吳斯琦許婧)記者11日獲悉,今年9月開學后,每一位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新生都將與人工智能“親密接觸”。該校新成立的智能技術學部將推進資源共享,面向全校本科生開設由人工智能編程......
近年來,教育領域,特別是高等教育領域的人工智能趨勢日益明顯,并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一股熱潮。這其中,澳大利亞大學的數字化及人工智能教育一直以其卓越的研究能力、學習者滿意度和就業成果享譽全球,由此帶動了澳大......
AI企業曾經受困于投入和回報難成比例的問題,在今年的人工智能大會上,大模型的“變現”之路也成為外界關注焦點。“(商業化)就像小時候玩打磚塊的游戲,把磚塊精準地打到一個縫隙里去,首先要知道縫隙在哪兒,路......
進入2024年,自動駕駛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而大模型技術的崛起無疑又為這場競賽注入了一劑強心劑。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從深度學習到多模態大模型的快速發展、行業利好政策春風勁吹,以及商業化落地路徑漸晰等三重共......
日本九州大學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自然·通訊》上發表文章稱,他們開發了一種新的人工智能(AI)工具——QDyeFinder,其可從小鼠大腦的圖像中自動識別和重建單個神經元。該過程涉及使用超多色標記協議去標......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3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4年至2023年,中國生成式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超3.8萬件,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國的6倍。這份《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生成式人工智能專利態勢報告》顯示,2014年......
第78屆聯合國大會1日協商一致通過中國主提的加強人工智能能力建設國際合作決議,140多國參加決議聯署。該決議強調人工智能發展應堅持以人為本、智能向善、造福人類的原則,鼓勵通過國際合作和實際行動幫助各國......
近日,科大訊飛在北京發布訊飛星火大模型V4.0及相關落地應用,并上線了訊飛星火APP/Desk“個人空間”、訊飛曉醫APP個人數字健康空間,首發星火智能批閱機、訊飛AI學習機1對1答疑輔導功能等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