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4-16 16:54 原文鏈接: 全基因組測序確定腦瘤的基因變異


      日前,圣猶達兒童研究醫院(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鑒別出了一種兒童腦瘤亞型一半以上患者的致病性突變。此外他們還證實這些腫瘤對已經在研發中的一些藥物敏感。這項研究論文刊登在了近期出版的《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雜志上。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將焦點放在了一種稱作低級別膠質瘤(Low-Grade Glioma,LGG)的腦瘤類型上。在美國每年大約有700名兒童罹患這種緩慢生長的腫瘤,是最常見的兒童腦脊髓腫瘤。患者的腫瘤無法通過手術切除,由于疾病和持續性治療導致的并發癥,疾病的長期結局不良。

      散發性LGG是LGG的一種亞型,由于腫瘤細胞侵襲健康大腦,其無法通過手術治愈。利用全基因組測序,研究人員發現兩個基因的遺傳改變幾乎獨特地存在于散發性LGG中,它們占據了本研究中53%的散發性LGG。研究人員還證實其中一個從前并未發現與腦瘤相關的突變,當導入到小鼠神經膠質細胞中時會引起腫瘤。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亞型的低級別膠質瘤是一種嚴重的慢性疾病,此前對于它的遺傳改變幾乎一無所知。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其中許多的腫瘤可以追溯至一個遺傳變異。揭示了低級別膠質瘤形成的一條重要信號通路,從而為尋找更好的治療提供了新的可供探討的線索。

      該研究從38名患有各種亞型LGG和低級別膠質神經元腫瘤(low-grade glioneuronal tumors ,LGGNTs)的兒童和成人處取得39對腫瘤和正常組織樣本,對它們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盡管許多腫瘤都是由多種遺傳異常所引起,研究人員發現本研究中的39個腫瘤其中62%的起源于一個遺傳變異。

      此前的研究曾將LGGs與MAPK/ERK信號通路的異常激活聯系到一起。這一信號通路參與調控了細胞分裂和其他通常在癌癥中遭受破壞的過程。然而直到現在,對于某些類型LGG和LGGNT,參與驅動這一信號通路的遺傳變異仍然未知。

      這項研究將MAPK/ERK信號通路激活與FGFR1基因一個重要區段發生復制關聯到一起,這是研究人員第一次在腦瘤中發現這一現象。這一重要的區段是FGFR1基因上的酪氨酸激酶結構域。它是包括MAPK/ERK信號通路在內的幾個細胞信號通路的一個on-off開關。研究人員還證實,設計沿著改變的信號通路阻斷活性的實驗性藥物,可在FGFR1酪氨酸激酶結構域發生復制的細胞中起作用。這一研究發現為無法手術切除腫瘤的患者,提供了一個潛在的靶向性治療機遇。

      研究人員還證實,FGFR1觸發缺失腫瘤抑制基因Trp53的小鼠中的神經膠質細胞形成了一種侵襲性的腦瘤。

      全基因組測序發現散發LGGs中存在從前未知的MYB和MYBL1基因重排。這些新發現的變異也與MAPK/ERK信號通路開啟有關。

      研究人員還對另一組100個LGGs 和 LGGNTs樣本進行了相同的FGFR1、MYB 和 MYBL1突變檢測。總體上,25%的散發性LGGs中有MYB改變,24%的有FGFR1改變。研究人員還發現了許多其他的僅存在于少數腫瘤中的突變。這些受累基因包括BRAF、RAF1、H3F3A, ATRX、 EP300、WHSC1和CHD2。

      這項研究闡明了導致90%以上的低級別膠質瘤的遺傳錯誤。發現FGFR1和MYB在兒童散發性LGG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也有助于區分該疾病的散發性和成人形式。

    相關文章

    中信湘雅與華大基因攜手促基因組學等前沿研究

    7月3日,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和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建“中信湘雅-華大DCSlab”科研實驗平臺,推動基因組學、基因檢測、輔助生殖技術及精準醫療等領域的科學研究。簽......

    工業大麻產量基因首次被發現

    記者6月22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獲悉,該所聯合國內外多家單位,研究發現第一個工業大麻產量基因,標志著大麻分子育種領域的重大突破。據介紹,該研究為提高工業大麻花葉及籽粒產量奠定了理論基礎,也為培......

    【CGCT2024】青藜論壇全議程揭曉,開啟CGT九大主題交流!

    2024年第四屆基因與細胞治療青藜風云論壇(CGCT2024),由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醫工轉化與健康產業融合專業委員會、博騰生物、佰傲谷BioValley聯合主辦,將于2024年7月5-6日在上海召開。......

    新工具可輕松搜索世界已知10%的基因

    一種功能類似于谷歌搜索的計算工具已經證明了它的前景——可以廉價且容易地搜索生物序列數據。開發該工具的瑞士團隊表示,在一項原理驗證研究中,他們利用該工具成功索引了10%世界已知DNA、RNA和蛋白質序列......

    古麥今用現代小麥找回丟失的遺傳基因

    記者18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獲悉,6月17日23時,《自然》刊登了該所(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深圳分中心)研究員程時鋒團隊聯合英國約翰·英納斯中心等國內外多家優勢單位完成......

    《自然》最新:古基因組研究揭示瑪雅人祭祀儀式細節

    中新網北京6月13日電(記者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考古學論文稱,一項研究通過對古代個體的DNA分析,發現了瑪雅古城奇琴伊察埋葬祭祀儀式的更多細節。研究結果還展示了瑪雅地區延續至今......

    智力障礙相關非編碼基因突變發現

    科技日報北京6月6日電 (記者張夢然)新一期《自然·醫學》發表的一項大規模遺傳學研究結果顯示,相比目前已知的其他任何非性別相關基因,RNU4-2基因的罕見突變,可能是更多臨床診斷智力障礙病例......

    深圳先進院實現醫學數據在生物DNA分子中存儲

    5月29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姜青山、高級工程師黃小羅、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戴俊彪研究員等聯合在SmallMethods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名為"......

    中國科學家首次捕獲全新長壽基因!

    線粒體與衰老息息相關,近年來,通過優化線粒體功能“延年益壽”的研究十分熱門。然而,浙江大學聯合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的科研團隊卻另辟蹊徑,他們在昆蟲核基因組中發現了與線粒體協同演化的基因,......

    華大智造2023年財報發布:核心測序業務穩步增30.31%

    華大智造近日公布了其2023年的財務報告,2023年的營業收入達到了29.11億元,較2022年的42.31億元降低了31.19%。營業總成本33.31億元,其中研發投入9.1億元,占總收入的31.2......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