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世界各地頻繁創下高溫紀錄。今年6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明顯上升,目前已進入厄爾尼諾狀態。專家表示,在全球變暖背景下,疊加中等以上強度厄爾尼諾事件,可能導致極端天氣頻次更多、范圍更廣、強度更強。
厄爾尼諾現象是一種自然發生的氣候模式,與熱帶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海洋表面溫度變暖有關。它平均每2至7年發生一次,通常持續9至12個月。厄爾尼諾現象會引發各地天氣變化,例如通常干旱少雨的地區可能發生洪澇,多雨地區可能出現干旱。
據中國國家氣候中心預測,未來3個月赤道中東太平洋將維持厄爾尼諾狀態,海溫指數持續上升,將在今年秋季形成一次中等以上強度的東部型厄爾尼諾事件。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6月8日發布警報指出,厄爾尼諾現象已經出現,預計持續到冬季,可能會發展為中度厄爾尼諾現象或強厄爾尼諾現象。
據日本氣象廳氣候信息科的數據,目前熱帶太平洋東部海洋表層的儲熱量已達到1949年有統計數據以來最高紀錄。東京大學大氣海洋研究所教授渡部雅浩說,預計會發展成強厄爾尼諾現象。
由于今年厄爾尼諾現象出現較早,發展空間大,如發展成強厄爾尼諾,可能會帶來全球氣溫的新高峰。世界氣象組織5月17日發布的最新報告預測,2023至2027年這五年內至少有一年會打破2016年創下的高溫紀錄,這一概率達到98%。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6月15日表示,6月初的全球平均氣溫為有記錄以來同期最高。
厄爾尼諾帶來的并非都是高溫酷暑。比如,它會導致日本附近夏季的太平洋高壓勢力減弱,日照時間變短,以西日本地區為中心容易出現冷夏。日本筑波大學此前的一項研究曾顯示,厄爾尼諾也可能改變大氣環流,使臺風的數量異常增多。厄爾尼諾形成的次年9月以后臺風的生成數量顯著增加。
厄爾尼諾對全球不同地區造成的影響也有所不同。厄爾尼諾年份的歐洲夏季更可能遭創紀錄的酷暑襲擊,而冬季受厄爾尼諾影響很難出現暖冬。亞洲方面,日本綜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員熊谷章太郎表示,雖然各地區氣溫和雨量變化影響不同,但很多情況下厄爾尼諾會給亞洲許多國家帶來大雨或干旱。
今年的厄爾尼諾更為復雜。從2020年夏到2023年初春,拉尼娜現象已持續了近3年。日本氣象信息公司“氣象圖”創始人森田正光指出,從拉尼娜轉變到厄爾尼諾的過程中容易發生集中暴雨,從現在起一直到7月份都可能有集中暴雨。
另據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的最新預測,今年厄爾尼諾現象可能會與印度洋正偶極子現象同時發生。印度洋正偶極子也是一種海溫異常現象,當其發生時印度洋西部海面水溫高于東部。今年印度洋正偶極子現象和厄爾尼諾同時發生可能會導致東非多雨而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等地少雨的傾向更極端化。
據世界氣象組織最新報告,目前的厄爾尼諾事件預計將至少持續到2024年4月,會對天氣模式產生影響并導致陸地和海洋溫度進一步上升。世界氣象組織8日發布了一份關于厄爾尼諾、拉尼娜的最新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
世界氣象組織報告稱,初步數據顯示,今年6月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海面溫度達到新高,南極海冰面積創歷史新低。6月已經悄然離去,但熱浪炙烤全球的腳步并未停歇,溫度計的水銀柱在繼續攀升,歐洲很多地區的溫度......
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獲悉,地學領域期刊《地球物理研究雜志:海洋》發表了中國科學院院士胡敦欣課題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2015-2016極端厄爾尼諾事件期間熱帶太平洋西邊界流-新幾內亞沿岸潛......
近年來,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世界各地頻繁創下高溫紀錄。今年6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明顯上升,目前已進入厄爾尼諾狀態。專家表示,在全球變暖背景下,疊加中等以上強度厄爾尼諾事件,可能導致極端天氣頻......
北方地區的高溫天氣12日暫時緩解。不過從13日開始,北方大部地區又將再度受到高溫的影響,局地最高氣溫可達38℃以上。根據氣象衛星監測顯示,高溫天氣過程率先在華北平原出現。從明天起至周末,高溫在北方繼續......
今年,全球多地遭遇極端高溫天氣。有機構預計,厄爾尼諾現象將進一步推高全球氣溫,2024年或成為史上最暖年。13日,中國氣象局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對厄爾尼諾現象進行解讀。厄爾尼諾現象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
據路透社報道,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氣候預測中心8日公布的報告,經歷近三年的拉尼娜現象后,厄爾尼諾現象卷土重來,并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引發極端天氣。報告稱,“五月,隨著赤道太平洋海面溫......
在剛剛過去的4月,全球多地出現了這個時節史上罕見的高溫天氣,其中尤以亞洲部分地區為典型。有氣象專家認為,此次反常的高溫過程,或與此前沉寂數年的厄爾尼諾現象的回歸有關。一據印度多家媒體報道,該國連續第二......
據路透社報道,世界氣象組織8月31日預測,拉尼娜現象將至少持續到今年年底。當前,拉尼娜現象始于2020年9月前后。該預測意味著北半球將發生罕見的“三重”拉尼娜氣候事件。拉尼娜和厄爾尼諾現象一般每兩到七......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LTO)研究證明了太平洋經向模態的強度及其對ENSO(厄爾尼諾-南方濤動)的影響將在氣候變暖背景下持續增強。相關研究發表于《氣候雜志》(J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