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北京師范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三校三所”)聯合啟動“全球變化與可持續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的培育工作。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主任、原科技部部長徐冠華院士、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科技部副部長王偉中、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劉川生、校長董奇等出席全球變化與可持續發展協同創新中心高層論壇及協議簽字儀式。
據北京師范大學常務副校長史培軍介紹,該中心將瞄準全球變化與可持續發展領域前沿的關鍵問題,以我國優勢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國際著名研究機構為核心,整合“三校三所”在全球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方面最優秀的教學與科研人員,聯合該領域世界知名科教機構,在十年內把中心建設成為世界上著名的全球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科學領域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機構之一。
為進一步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10月27日,自然資源部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多部門地區代表處在2023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聯合發布《數字“化學地球”促進全球綠色發展倡議》(以......
中國可持續棉花即將迎來一場盛大的豐收。10月8日的新疆天山南麓,聯排成片的高標準棉田在無人機噴灑過脫葉劑后,朵朵潔白的棉花俏立枝頭,等待大型采棉機采擷歸倉。在新疆機械化植棉日益為大家所熟知的今天,可持......
近日,為期兩天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峰會在位于美國紐約的聯合國總部召開,會議通過了一份長達12頁的宣言,旨在加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宣言承諾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明確支持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提出的每年......
9月20日從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獲悉,我國在全球發展倡議合作成果展示高級別會議上發布的《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2023)》顯示,參照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截至2022年,我國過半環......
9月19日,《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在聯合國2023可持續發展目標峰會期間由中方發布。這是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和中國科學院“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專項......
聯合國指派評估可持續發展目標(SDG)進展的一個獨立科學家小組在《自然》發表觀點文章稱,世界尚未走上能在共識的2030年實現SDG任何目標的正軌。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克萊頓校區的ShirinMalekp......
9月4日,第七屆“數字絲路”國際會議在京開幕。作為科技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全球高層次學術交流平臺,大會以“數字技術助力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為主題,來自芬蘭、德國、英國、巴基斯坦等20余個國家約250......
綠色可持續發展是全球的戰略方向,而隨著市場估值體系的變化,建立更完整的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態是目前當務之急,實驗室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是需要盡快跟緊步伐,同時需要盡快建立行業轉型發展的想法和路線。綠色經濟包......
2023年度“可持續發展國際合作科學計劃”項目指南為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推動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或......
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3日聯合發布的通知提出,進一步健全完善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綠證)制度,明確綠證適用范圍,規范綠證核發,健全綠證交易,擴大綠電消費,完善綠證應用,實現綠證對可再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