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09-20 11:22 原文鏈接: 全球開展人腦建模大型研究合作

      仿照物理學家組建大型項目搜尋新粒子的方式,神經科學家也在國際合作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據《自然》雜志官網19日報道,國際腦實驗室(IBL)當日宣布成立,來自美國和歐洲的21家國際一流腦科學實驗室加入,在建立大腦作用“標準模型”方面開展大型合作。英國維爾康信托基金會和美國西蒙斯基金會將在未來5年出資1300萬美元啟動第一階段任務。

      多個國家和組織已經提出大型腦科學項目,如歐盟“人腦計劃”、美國“腦計劃”、艾倫腦科學研究所“大腦圖譜計劃”,以及中國、日本和加拿大等國家推出的大型神經科學項目。但這些項目均是各國獨立進行,沒有像歐核中心那樣召集全世界數百個實驗室科學家驗證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的合作機制。

      現在,由神經領域科學家共同參與的大型跨國項目IBL終于誕生了。像歐核中心團隊一樣,IBL采用平等交流機制和協商性決策過程,幾乎每天均會召開網絡會議。IBL研究人員主要包括數據分析專家、實驗神經學家和理論神經學家,這些專家要拿出20%的時間和精力參與IBL事務。在最初兩年,IBL將建立能夠實現自動化數據共享的信息學工具,并用實驗鼠研究飲食結構、每天陽光曝曬時間和強度、睡眠方式等各種變量。每個實驗結果和數據,必須由另一家實驗室按照相同標準能獨立重復,才能被用于最終創建大腦標準工作模型。所有成員在開始某項實驗前,必須在IBL網站進行登記注冊,實驗結果必須及時向IBL所有成員開放獲取。

      據IBL成員、瑞士日內瓦大學科學家亞歷山大·布杰介紹,在用1300萬美元完成第一階段任務后,IBL將開啟第二階段任務,到時更多國家的腦科學實驗室有望加入,測試與大腦如何利用多種信息快速決策有關的各種理論。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