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二氧化碳捕捉封存(CCS)工業化示范項目8月27日在鄂爾多斯開工建設,這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捕捉封存全流程項目,此舉標志著中國政府在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承擔國際責任方面走在了歐美等發達國家前面。
隨著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二氧化碳的減排已刻不容緩。而在眾多減排方法中,碳捕集與封存技術成為目前最具可能性和現實意義的途徑,但目前僅有少數國家有小規模的工業應用。中國有80%的二氧化碳排放來自燃煤。中國政府曾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承諾,到 2020 年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 年下降40%到45%,這也將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
據介紹,由神華CCS示范的此項工程是抓捕煤炭轉化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封存到地下約3000米。工程投產后,預計每年可減少10萬噸二氧化碳,相當于4150畝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此項目的實施將是最快速、最大幅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途徑,也是中國到2020年完成二氧化碳排放目標的關鍵技術保證。
中國科學院有關專家對記者表示,盡管現在全球已有100余個CCS項目正在運行或即將運行,但都處于驗證摸索階段。而中國CCS示范項目的建設,將為中國提供二氧化碳處置的技術支持,走出一條新的環保型發展低碳能源經濟的道路、對二氧化碳減排和保護地球氣候變化等重大議題具有重要影響。
2023年1月16日,《中國碳中和產業合作發展報告2022》成果發布暨圓桌論壇在線上舉行。會上中國能源研究會碳中和產業合作中心、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產業科技創新研究中心、中國能源網研究中心三方......
俄羅斯提出新型中子吸收劑方法增強核反應堆安全可控性高溫氣冷堆是第四代核電堆技術,具有安全性好、效率高、經濟性好、用途廣泛等優勢。高溫氣冷堆通過核能—熱能—機械能—電能的轉化實現發電,能夠代替傳統化石能......
12月28日,亞洲清潔空氣中心在“2022中國藍天先鋒論壇”上發布了《藍港先鋒2022:中國典型港口空氣與氣候協同力評價》(以下簡稱《藍港先鋒2022》)和《航運先鋒2022:航運減污降碳進展研究》(......
12月28日,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召開的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表示,為加強綠色低碳技術專利統計監測,推動綠色專利技術產業化,國家知識產權局編制了《綠色低碳技術專利分類體系......
浙大城市學院國土空間規劃研究院首席專家申立銀作報告(會務組供圖) 城市是碳減排的主戰場,建設低碳城市是我國推動“雙碳”戰略的必經之路。12月29日,中國建筑節能協會、浙大城市學院聯合發布全國......
12月21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印發《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第四批)》的通知,包括農田系統溫室氣體減排關鍵技術、新型高效低能耗二氧化碳捕集技術、基于關鍵因子調控的退化濕地儲碳技術等在內的6類共3......
2022年9月5日,在第十三屆中國奶業大會期間,以“奶業減排與高效發展”為主題的國家奶牛產業體系年度盛會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順利召開。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教授、經濟研究室主任劉長全研究員共同主持了論壇。......
“我們這次會議,要為建筑的低碳發展拿出一些實實在在的意見。”11月14日,在以“實現建筑碳中和的挑戰與應對技術路徑”為主題的香山科學會議上,會議執行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億定了個目標。當前,建筑業是世......
IT之家10月9日消息,國家統計局昨日發布報告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多輪驅動的供應體系基本建成,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加快,能效水平穩步提升,節......
俄烏沖突改變了歐洲的能源格局,也推動法國朝可再生能源靠近。法國總統馬克龍呼吁通過一項可再生能源政策,使其能追趕上歐洲其他國家的步伐。周四,他在一次演講中詳細介紹了加速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一系列措施,并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