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地理學家”出現了。9月19日,全球首個地理科學大模型“坤元”發布,它既能拓寬大眾的地理視野,也能解放地理從業者的雙手,推動地理智能發展,加速重大地理科學發現。
“‘坤元’像是一座巨大地理圖書館的管理員,管理海量書籍的同時,也精讀過所有圖書。”“坤元”大模型研發組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蘇奮振介紹,“坤元”是專注于地理科學的專業語言大模型,具備處理地理科學相關問題的專業能力。與通用語言大模型相比,它更熟悉地理學的語言模式、專業術語和領域知識,還能根據生成的文字答案檢索不同地理要素,匹配呈現地理景觀照片、專題地圖或示意圖表。
“沒有科學的工具、科學的方法,科學研究很難取得原始性創新。”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周成虎表示,地理科學是一門古老的科學,涉及自然、人文、社會、經濟等各學科。地理科學大模型能將相關知識統一在一個時空框架下,為解決全球變化、區域可持續發展等問題提供新的科學手段。目前,“坤元”已面向部分科研機構開放試用,支撐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10余篇。
人工智能“地理學家”出現了。9月19日,全球首個地理科學大模型“坤元”發布,它既能拓寬大眾的地理視野,也能解放地理從業者的雙手,推動地理智能發展,加速重大地理科學發現。“‘坤元’像是一座巨大地理圖書館......
9月19日,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正式發布該單位聯合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等單位研發的多模態地理科學大模型“坤元”(SigmaGeography)。大模型是指通過海量數據訓練的......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于9月19日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全球首個多模態地理科學大模型“坤元”(SigmaGeography),旨在推動地理學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該大模型是專注于地理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