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06-04 09:42 原文鏈接: 八位科學家榮獲2010年Kavli獎

    挪威科學與文學院院長Nils Chr. Stenseth宣布了2010年Kavli獎得主

      6月3日,8位科學家因在天體物理學、納米科學以及神經科學領域取得的杰出成就而于挪威奧斯陸獲得了2010年Kavli獎。

      這些獲獎者的研究工作改變了人們對于物質的基本單位的認識,為納米技術領域奠定了基礎,揭示了大腦信號傳輸以及其他生理機能的分子機制,同時為建造能夠看得更遠的望遠鏡提供了可能。

      在2008年成功頒發了首屆Kavli獎之后,這些科學家成為這個兩年一屆的科學獎項的第二批獲獎者。設立Kavli獎的目的旨在承認杰出的科學研究,獎勵富有開創性的科學家,以及促進公眾對科學家及其工作的了解并鼓勵國際科學合作。Kavli獎是由挪威科學與文學院、Kavli基金會以及挪威教育研究部聯合評選的。獲獎者由這3個科學領域中的一流國際科學家委員會所推選。在接到包括中國科學院、法國科學院、德國馬普學會、美國國家科學院以及英國皇家學會在內的國際學術和科學機構的推薦后,挪威科學與文學院指定了一個委員會負責本次Kavli獎的評選工作。

      挪威科學與文學院院長Nils Chr. Stenseth在奧斯陸宣布了最終的獲獎結果,并實時傳送到正在美國紐約市舉行的世界科學節開幕式上。而每位獲獎者將獲得一本榮譽證書、一枚金質獎章,并分享每個領域100萬美元的獎金。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克魯斯分校的Jerry Nelson、歐洲南方天文臺的Ray Wilson(之前在倫敦皇家學院工作),以及美國圖森市亞利桑那大學的Roger Angel將分享Kavli天體物理學獎。他們在望遠鏡設計領域進行的創新使得人們能夠瞥見宇宙角落中更遙遠以及更古老的天體和事件。Angel用廉價的玻璃制造了一些鏡子,并將其按照蜂巢形排列,從而減少了重量并增加了剛性,并有可能建造更大型的望遠鏡。Wilson則研制出了由計算機控制的制動器,從而使望遠鏡的鏡片形狀產生微小的持續變化,以校正在使用時因重力、風和溫度導致的變形。而Nelson用由計算機處理的制動器控制一個用許多小六角形鏡片構成的系統,以持久保持理想的反射鏡面。

      Kavli納米科學獎則由美國科學家分享,他們分別是加利福尼亞州圣何塞市IBM阿爾馬登研究中心的Donald M. Eigler,以及紐約大學的Nadrian Seeman。Eigler幫助人們對物質的最基本單位有了更多的認識,而Seeman則發明了結構DNA納米技術。

      3位美國科學家——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Thomas Südhof,生物技術公司Genentech的Richard Scheller,以及耶魯大學的James Rothman,他們因揭示大腦神經細胞之間信號傳輸的精確分子機制的研究而分享了Kavli神經科學獎。從上世紀80年代晚期開始,Südhof和Scheller克隆并測序了能夠編碼控制泡囊功能及其釋放的神經傳遞素的蛋白質的基因。Südhof發現鈣傳感蛋白突觸結合蛋白是神經傳遞素釋放的開關。Scheller隨后提供了首個證據來證明了這一發現。而Rothman則進一步闡明了泡囊如何被瞄向需要它們的位點以及何時釋放它們的內含物,這不但與神經傳遞素在大腦中的釋放有關,而且涉及到全身的一些關鍵生理功能,例如激素的釋放,胰島素的分泌以及細胞的分裂。

      Nils Chr. Stenseth表示:“Kavli獎從廣義上說有助于提高科學在社會中的地位,對于天體物理學、納米科學以及神經科學而言尤為如此。此外,獲獎者對于年輕人也是一個好的榜樣,以激勵他們選擇科學作為自己的職業。”

    相關文章

    黃岡市6項科技成果獲2024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1月6日,在2025年湖北省科技創新大會上,省人民政府公布了2024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獎勵名單,黃岡市6項科技成果獲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其中1項為牽頭完成,5項為參與完成。省科學技術獎獲獎情況是反映......

    精準制造:從微納米邁向原子尺度

    “空天海地的網絡建設,信息世界感知力、通信力以及智算力的建設,迫切需要高端、新型的硅基芯片。然而‘自上而下’的光刻技術制造方式已經接近物理極限。”在日前舉行的香山科學會議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許寧生說,全......

    人工智能助力開發可用于基因療法的納米籠

    韓國浦項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SangminLee與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DavidBaker合作,通過使用人工智能模擬病毒的復雜結構,開發了一種創新的治療平臺。相關研究成果......

    安徽省創新爭先獎擬獎勵對象公示

    12月23日,安徽省科協網站發布第三屆安徽省創新爭先獎擬獎勵對象名單。以下為公示詳情。第三屆安徽省創新爭先獎擬獎勵對象公示根據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科協、省科技廳、省國資委《關于評選第三屆安徽省創新......

    新型控釋納米農藥害蟲防治更安全有效

    11月30日,記者從西南大學獲悉,該校植物保護學院何林教授團隊成員錢坤教授通過將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酯負載到金屬有機骨架上,成功研發出EB@PCN-222@HA新型控釋納米農藥。這種農藥具有緩控釋相結......

    定制納米新冠疫苗,廣譜高效更具免疫活力

    近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趙瀟、聶廣軍團隊與北京生物工程研究所研究員王恒樑團隊合作,基于DNA納米技術構建了形狀和大小與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非常相似的定制納米疫苗,設計并構建了具有不......

    世界上最細的“意大利面”可用于治愈傷口

    近日,一項發表于《納米級進展》的新研究稱,科研人員將比人類頭發細200倍的“意大利面”細絲編織成繃帶,可幫助預防傷口感染。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AdamClancy研究團隊制備了一種由面粉和甲酸(常見食品......

    定制納米新冠疫苗,廣譜高效更具免疫活力

    近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趙瀟、聶廣軍團隊與北京生物工程研究所研究員王恒樑團隊合作,基于DNA納米技術構建了形狀和大小與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非常相似的定制納米疫苗,設計并構建了具有不......

    細菌納米復合材料如何對抗腫瘤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腫瘤中心教授陳念永團隊在《納米生物技術雜志》上發表論文,揭示了細菌可以通過多種策略與納米材料偶聯,在抗腫瘤治療中發揮多種作用。腫瘤生物學復雜性和異質性阻礙了有效癌癥治療方法的開發......

    公開征求對藥品、醫療器械質量安全內部舉報人舉報實施獎勵的意見

    國家藥監局綜合司公開征求《關于對藥品、醫療器械質量安全內部舉報人舉報實施獎勵的公告(征求意見稿)》意見為進一步發揮藥品、醫療器械產業鏈內部監督作用,及時發現和控制藥品、醫療器械安全風險,國家藥監局組織......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