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科學家首次實現了由6個硅基量子比特組成的完全可互操作的量子陣列。而且,他們借助新的芯片設計方法、自動化校準程序,以及量子比特初始化和讀出方法,能以較低錯誤率操作這些量子比特,有望催生硅基可擴展量子計算機。相關研究刊發于今天出版的《自然》雜志。
量子比特是量子計算機的基本計算單位,目前有幾種材料可用來制造量子比特,如超導回路、硅等,但哪種材料最適合建造大型量子計算機仍然未知。科學家們迄今只實現了較小規模硅量子芯片(由3個硅量子比特組成)高質量操作。在最新研究中,由利文·范德西彭教授領導的QuTech研究人員制造出了上述低錯誤率6硅基量子比特芯片。QuTech是由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和荷蘭應用科學研究組織(TNO)組成的先進量子計算研究中心。
為制造出這些量子比特,研究人員首先將單個電子置于一個由6個間隔90納米的“量子點”組成的線性陣列中。量子點陣列在硅芯片內制造,硅芯片的結構與晶體管非常相似。他們用自旋來定義量子比特,自旋方向代表0或1。隨后,該團隊使用經過微調的微波輻射、磁場和電勢來控制和測量單個電子的自旋,并使它們相互作用。
自旋是一種非常微妙的性質,電磁環境的微小變化會導致自旋方向波動,增加錯誤率。在最新研究中,QuTech團隊基于他們此前處理量子點的經驗,采用新方法來制備、控制和讀取電子的自旋態。利用量子比特的這種新排列,他們可以按需創建出邏輯門和由2個或3個電子組成的糾纏系統。
研究人員指出,科學家們已經制造出由超過50個超導量子比特組成的量子陣列,但鑒于硅基技術已經被廣泛研究,基礎設施完備,有望更容易從研究轉移到工業。
范德西彭說:“在這項研究中,我們增加了硅基量子比特的數量,實現了高初始化保真度、高讀出保真度,高單量子比特門保真度和高雙量子比特狀態保真度。而且其中的關鍵模塊可擴展,增加更多量子比特。”
荷蘭科學家首次實現了由6個硅基量子比特組成的完全可互操作的量子陣列。而且,他們借助新的芯片設計方法、自動化校準程序,以及量子比特初始化和讀出方法,能以較低錯誤率操作這些量子比特,有望催生硅基可擴展量子......
荷蘭科學家首次實現了由6個硅基量子比特組成的完全可互操作的量子陣列。而且,他們借助新的芯片設計方法、自動化校準程序,以及量子比特初始化和讀出方法,能以較低錯誤率操作這些量子比特,有望催生硅基可擴展量子......
荷蘭科學家首次實現了由6個硅基量子比特組成的完全可互操作的量子陣列。而且,他們借助新的芯片設計方法、自動化校準程序,以及量子比特初始化和讀出方法,能以較低錯誤率操作這些量子比特,有望催生硅基可擴展量子......
據近日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一篇論文,英國牛津大學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使用光的偏振來實現最大化信息存儲密度的設備。新研究使用多個偏振通道展開了并行處理,計算密度比傳統電子芯片提高了幾個數量級。自1958......
近日,以色列自主建造的首臺量子計算機面世,由魏茨曼科學研究所開發。2月中旬,以色列創新署(IIA)和國防部宣布,將投資約6220萬美元開發本國第一臺量子計算機,用于學術界、高科技產業和安全機構的研發工......
近期,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同時讀取多個量子位(量子數據的最小單位)的技術。這項研究為新一代更強大的量子計算機鋪平道路。“目前,IBM和谷歌擁有世界最強大的量子計算機。”E......
7月18日晚,國際體系結構領域的CCFA類會議MICRO2018(IEEE/ACMInternationalSymposiumonMicroarchitecture)評審結果揭曉,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
綴飾量子位示意圖物理組織網近日載文稱,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UNSW)科學家最新開發出一種新的量子位,其量子疊加態穩定性比此前提高了10倍,有助于開發更可靠的硅基量子計算機。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
■打破砂鍋根據發達國家實踐經驗,食物垃圾可以在粉碎后直接排入水網管道;中國部分城市已出臺政策鼓勵安裝使用食物垃圾處理器,那么——粉碎直排能否成為廚余垃圾的出口?含水量高,熱值較大,不宜焚燒,很難“對付......
近日,我國半導體芯片及軟件技術方案提供商新岸線發布高集成度2G/3G多模處理器芯片(TL7689)。該芯片為應用處理器(AP)和通信處理器(BP)單芯片解決方案,即將應用處理器與通信處理器高度集成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