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周峰:
重塑戰略潤滑力量,助力制造強國建設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中,高端制造業、航空航天、交通運輸等領域對先進潤滑材料的需求更加迫切。
60多年來,國家戰略需求在哪里,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選題方向就在哪里。面對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新使命新要求,實驗室以建設“潤滑材料全國重點實驗室”為契機,進一步聚焦布局、重塑隊伍、提升效能,以滿足高質量發展對先進潤滑材料的戰略需求。
在國家需求的引領下,實驗室凝練關鍵科學問題,重塑科研布局。我們聚焦國家國防、安全和高端裝備領域重大需求,系統梳理共性技術難題,研究方向從原先以固體潤滑為主,拓展到固體潤滑和液體潤滑研究并重,設置摩擦磨損的微觀機制、潤滑原理與方法、潤滑材料設計制備、潤滑材料使役行為四個研究方向。研究所投入2000多萬元自主部署項目,引導科研人員圍繞這四個研究方向和重點任務,開展基礎前沿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聚焦布局后,能否實現核心技術突破,關鍵在人。對于地處西北地區的實驗室來說,在凝練關鍵科學問題的同時,還需要注意克服西部引才穩才困難,集聚培養高水平人才。為了加強隊伍建設,實驗室采取了多措并舉的方式。
一方面,我們堅持事業留人。實驗室成立了人才培養專門工作組,堅持“穩優撫青”的原則,鼓勵有科學思想和創新潛力的優秀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柔性引進人才采取“一人一策”“目標、業績導向”的契約機制;自主設立留學基金項目,每年支持3至5位優秀青年人才赴國外頂尖研究機構學習;對承擔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的負責人和主要骨干在申請項目崗位晉升時給予傾斜支持;實施使命導向的課題組考核評價體系,以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成果對國家重大需求的實際貢獻度和人才隊伍建設作為主要考核指標;強化分類評價機制,對基礎研究崗位采用國際評估,對關鍵技術崗位采用國家或行業部門相關專家考核的方式。實驗室每年還舉辦“博潤論壇”,請入所3至5年的青年人員系統介紹個人工作和未來規劃等,實驗室前輩提出意見與建議,推進青年人員加速成長。
另一方面,我們堅持感情留人。實驗室在重組過程中堅持黨建引領,注重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及時組織學習,教育和引導科研人員堅定理想信念,胸懷“國之大者”,凝聚共識、統一思想,為實驗室重組提供堅強的思想政治保證。實驗室還成立陳紹澧黨員突擊隊,邀請實驗室學委會主任劉維民院士講述陳紹澧先生、黨鴻辛院士等老一輩科學家求真務實、報國為民的先進事跡,提振精氣神。
在聚焦科研布局、重塑人才隊伍的同時,我們也注重提升創新效能。在此方面,實驗室大膽推進改革創新,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
例如,實驗室原有的PI制暴露出了一些同質化碎片化競爭和難以形成合力的弊端,實驗室以重組為契機,打破原有課題組界限,按照學科方向和研究領域設置研究部,在原國重198人中遴選出140人進入新重點實驗室,按研究領域分配進入研究部,形成合力攻關的大團隊作戰架構。
再如,實驗室建立科研項目結余資金統籌使用機制,允許從基本科研業務費、中國科學院級科研項目、各類“包干制”項目以及研究所自主部署項目經費中提取獎勵性績效。
作為國家戰略潤滑力量,60余年來,實驗室經歷了四代人的堅守和努力。時代在進步,國家在發展,實驗室也將面向建設國家重要戰略潤滑力量的目標不斷邁進,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更大貢獻。
各有關單位:經研究,中國科協戰略發展部立項開展“重點國家、關鍵領域國際性專業組織標準國際化戰略研究”,現面向社會公開申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研究內容及要求研究內容:基于現階段我國團體標準的整體發展......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周峰:重塑戰略潤滑力量,助力制造強國建設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中,高端制造業、航空航天、交通運輸等......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周峰:重塑戰略潤滑力量,助力制造強國建設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中,高端制造業、航空航天、交通運輸等......
12月29日,預見未來·把握未來——“未來產業展望”活動在京舉行。來自戰略界、科技界、企業界的專家學者圍繞“未來產業——新時代首都高質量發展重要引擎”議題,探討未來產業的未來可能。與會者認為,未來產業......
自從2020年就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一職后,中國工程院院士單忠德便多了一項愛好——工作之余,到操場上和學生們一起打籃球。兩年多來,正是在與學生的一次次“切磋”中,單忠德迅速融入了這所校園。如果將人生......
近年來,隨著中美博弈日趨復雜,逆全球化、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不斷抬頭,加之疫情全球蔓延,使我國在科技創新領域遭遇了芯片斷供之類的諸多“卡脖子”問題,嚴重影響了產業鏈安全。著力攻克“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
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壯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重要進展,載人航天、火星探測、資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領域實現新突破……過去一年,我國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涌現,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未來,科技人才如何用?如何提升......
■潘教峰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我們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了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科技受到空前重視,黨和國家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大力培養使用戰略科學家,有意識地發現和培養更多具有戰略科學家潛質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形成戰略科學家成長梯隊。”當前,全球科技創新進入密集活躍期,信息、生命、能......
我國是潤滑油生產和消費大國,潤滑油每年的表觀消費量達到1000萬噸。在所有潤滑油產品中,III類及以上高檔潤滑油產品以20%的市場獲取整個市場80%的利潤,但國內80%的高檔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