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一幢閃著不銹鋼金屬光澤的“分析小屋”緩緩吊裝至蘭州石化煉油廠連續重整裝置現場,這個“分析小屋”是蘭州石化研究院首次為連續重整裝置量身訂制的在線近紅外光譜分析系統。
在線近紅外光譜分析系統進廠
在線近紅外光譜分析系統是蘭州石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項目。項目曾獲3項國家授權ZL,《乙烯裂解原料在線近紅外成套分析技術研究與應用》獲得2015年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協會技術發明三等獎和2012年度蘭州石化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項目長劉海生說:“此系統可實現24小時持續監測,且監測速度快,幾分鐘內可同時得到幾十個分析指標的結果,解決了化驗室人工分析時間長、分析相對滯后,對生產指導性不強的問題,技術人員可根據實時測量的數據進行工藝調整和優化,提高產品的產量和質量、降低裝置能耗、提高裝置的經濟效益。”
2012年,蘭州石化研究院曾將在線近紅外光譜分析系統成功應用于蘭州石化46萬噸乙烯裂解裝置。經過四年的運行,證明系統技術先進、設計的除水、除渣、除氣泡滿足分析要求,建立的分析模型準確度高、模型的適用性強。此項目投用后,每年僅能耗降低這一項就創效500萬元以上,為46萬噸乙烯裂解裝置能耗降到600千克標油/噸以下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悉,在線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是中國石油重大專項《乙烯能量優化示范工程項目》的重要技術之一,2013年11月中國石油能量優化評價專家組實地觀摩了此系統運行狀況,對此技術提出了推廣意見,表示將加大此技術在中國石油系統其他同類裝置的推廣應用。
近日,西北工業大學楊登濤、馮晴亮團隊在《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期刊發表題為“Near-InfraredEmittingHelicallyTwiste......
圖(a)傳統鑭系敏化劑(i)與過渡金屬敏化劑(ii)對于激活劑能量傳輸的發光機理;(b)鉻離子和鐿離子摩爾消光系數對比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22088101)等資助下,復旦大學張凡團隊在近紅......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教授曲大輝課題組在動態化學調控分子發光領域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發表于《德國應用化學》。發光性能可調控的動態圓偏振發光材料在不對稱合成、光......
近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設施農業研究所無損檢測與智能分選研究團隊在柚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無損檢測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提出了基于可見/近紅外全透射光譜的柚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無損檢測新方法并進行實驗驗證。相關......
近日,北京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鄭小燕副教授和材料學院石建兵副教授,與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Francisco教授合作,在近紅外二區(NIR-II)熒光染料理論設計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Twoke......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發布關于提名和推薦第五屆“陸婉珍近紅外光譜獎“候選人的通知。近紅外光譜分會理事及相關單位:按照“陸婉珍近紅外光譜獎”評獎辦法,計劃在2024年7月底前完成第五屆獎勵的申請、提名和評選工......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鋼研納克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申請一項名為“一種梯度光譜分析校正樣品的配制方法“,公開號CN117347122A,申請日期為2023年8月。專利摘要顯示,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梯度光譜分......
以下是對您提供的文本的中文翻譯:使用于醫學成像的熒光合成染料類別,嵌入在癌細胞的膜中并快速振動,誘發壞死。由于整個分子的振動持續時間不到一皮秒,這些振動的氨基青黃素可以在低光水平或濃度下干擾事物的運作......
為響應科技部、中國科協等各部委“科技服務團”的各項工作安排,提高廣大科學技術人員近紅外光譜分析應用技術水平,掌握前沿行業信息、了解最新的技術發展趨勢,近紅外光譜技術服務平臺擬定于2023年11月9日舉......
2023年9月6-8日,第二十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簡稱BCEIA2023)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館)召開。大會同期設置了多個主題論壇以及電子顯微學與材料科學、質譜學、光譜學、色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