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基因組測序的應用:通過生物信息手段,分析不同個體基因組間的結構差異,同時完成SNP及基因組結構注釋。 DNA突變可誘發癌癥。吸煙過程中所釋放的>60種致癌化學物質可與DNA結合并對DNA鏈上的鳥嘌呤和腺嘌呤進行化學修飾從而產生大的加合物,該加合物改變了DNA雙螺旋的結構,如果不被核苷酸剪切修復或其他的途徑進行糾正,那么DNA在復制時就會按照non-Watson-Crick方式進行復制并阻止RNA聚合酶進行轉錄,從而引發癌癥。英國劍橋大學和Wellcome Trust Sanger研究所一起,于2010年初,在Nature雜志上發表文章,他們用第二代測序技術(ABI SOLiD)對一個小細胞肺癌(Small-cell lung cancer, SCLC)細胞系NCI-H209基因組進行測序,以探討煙氣中的致癌物質引發了該細胞系基因組中哪些特定堿基及其周圍序列的突變及細胞損傷修復路徑。
肝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癌癥中位居前列,全世界每年新增病例超過90萬,死亡病例超80萬。在所有肝癌病例中,肝細胞癌(HCC)占比約90%,對肝細胞癌高危人群進行有效、高靈敏度的篩查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對肝......
2023年8月8日,加利福尼亞州圣迭戈—ElementAVITI?系統(一款顛覆基因組學行業的創新DNA測序平臺)的開發商ElementBiosciences,Inc.宣布擴大與安捷倫科技公司的商業合......
5月10日,國際學術刊物《自然》發表了人類泛基因組參考序列的階段性成果,在與之相關的3篇論文當中,人類泛基因組參考聯盟提出了首個人類泛基因組參考草圖,以及兩個以這一參考圖為基礎的新遺傳學研究發現。自2......
雀鱔目魚類是起源年代久遠并存活至今的一個類群,其化石記錄可以追溯到1.5億年前的地層中,因此,雀鱔目魚類的物種分化可以很好地揭示地球演化歷史和水系變遷。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何舜平團隊與耶魯大學教......
中華絨螯蟹是深受國人喜愛的水產品種,其產業規模十分龐大。在養殖過程中,中華絨螯蟹受到外界刺激時容易“斷手斷腳”,這對其經濟價值造成很大影響。近日,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教授王成輝團隊與合作伙伴一起......
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26日發表的一項考古學研究,首次報道了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噴發后在意大利龐貝去世的一名個體的人類基因組測序結果。在此之前,研究人員只測序過龐貝人和動物殘骸的線粒體DNA短片段。......
全世界科學家近40年的努力,今天終于圓滿了!Science連發6篇封面文章,宣布人類完整基因組測序計劃正式完成。據路透社、Science等報道,這項成果填補了前人幾十年努力后仍然存在的空白,為全球79......
全世界科學家近40年的努力,今天終于圓滿了!Science連發6篇封面文章,宣布人類完整基因組測序計劃正式完成。據路透社、Science等報道,這項成果填補了前人幾十年努力后仍然存在的空白,為全球79......
遼寧大連本輪疫情病毒為德爾塔變異株24個區域劃定為中風險地區遼寧省大連市人民政府秘書長衣慶燾11日晚在大連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通報稱,本輪大連疫情發生后,大連市立即同步啟動基因測序工作,目前已完成......
每4300人中就有1人患有線粒體疾病,并會導致進行性的不治之癥。這種疾病是最常見的遺傳疾病之一,但對臨床醫生來說很難診斷,這是因為它們可以影響許多不同的器官,并與許多其他疾病相似。而其中40%的患者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