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在07還是08年期間,科學網初步發布受邀在此扎窩,斷斷續續見證著科學網的發展和壯大。當時雖然我剛剛博士畢業不久,但因為各種原因依然在校園里浸淫著科學探索工作,那是還在理論探索與試驗近地航天器慣性/衛星/天文組合導航,接著又是深空探測器的自主導航研究,STK,ENCKER,MATLAB的應用,設計地月軌道,KF/EKF/UKF/PF各種濾波算法被不停蹂躪,然后,然后就有了新的想法。直至2010年,還非常迷戀這種科學研究的苦樂喜悲。待2010年,終于決定走出所謂象牙塔看看,正所謂世界這么大,我想看看。仗著30出頭的年齡,自認書讀百卷,在社會上闖蕩應該是游刃有余。結果是——如你所愿,不是你想象。因為從07年畢業未進入國企或事業單位,體制的威力你懂的,我不可能再以應屆畢業生身份去航空航天院所或高校研究院,如同我多年前一篇博文所述,當前時代是一個高學歷消費時代,高校招人有嚴格的年齡限制——32歲以下,學歷限制——博士后出站,經歷限制——海外經歷等等。此門對我關閉著,還有一扇窗戶為我開啟著,那就是真實的社會。接著在10年進入一個民營企業做軍工產品研制管理,在這里第一次感覺到很多以前自我腦海中想象的場景全然無存,以為自己從電力專業跨越精密儀器的背景可以游刃有余,且從事的工程項目還是和我博士期間研究的導航密切相關,結果就是讓我第一次認識到,僅憑理論和實驗或專業知識的儲備,不能完全掌控系統性工作。在反復磨礪過程中,了解了什么是客戶需求、如何分析需求、如何設計、如何技術選型、如何制定計劃、如何評估風險、如何做預算、如何帶團隊、如何與客戶交流、如何與同事溝通、如何與boss溝通,如何。。。。,而這一切在校園內是少有機會體驗和經歷的,在這里非常感謝我碩士導師和我博士導師在培養我過程采取的放養狀態,讓我歷練了以目標為導向自己想辦法解決的能力基礎,使得我在親歷市場考驗尚能不亂分寸。在2011年,職業再次大轉型,從熟悉的導航領域進入能源領域的軟件公司。哈,這就是市場,在市場面前,在我們沒有能力引導或創造市場的前提下,你要么適應市場,要么被市場淘汰。雖然在從事軍品研制過程,軟件研發也有涉及,知道軟件工程、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原型開發、測試等環節,但那畢竟不是我主要負責的事情。在這從事能源行業的軟件公司,沒有多久便被安排負責某桶油一個規模很大的統建項目,在這里了解并全程組織可行性研究報告設計和編寫并要通過立項審查,簡稱可研。要想在從事科研項目,貌似沒有這些過程,基本上都是項目有了就開始干了,至于項目背景、項目目標、項目意義、項目必要性、項目需求、項目技術方案、業務方案、風險與控制措施、項目預算、項目計劃、項目成果等等都是很少考慮的,即使有這些需求,基本上也是ctrl-C和ctrl-V,問到底為什么?如果還在校園,我會理直氣壯說我哪知道為什么?也許會編些理由,至少不會思考的那么深刻,畢竟圈里評審也是你懂的。但是社會上你需要讓客戶投錢在這個項目上,你就必須說明為什么。好在和團隊堅持了大半年,經過三級評審,終于通過了立項評審,項目后續就是進入實施階段,然后因為各種原因我撤出實施工作。后來做咨詢,方案設計,寫本子和PPT,也完成了某桶油的一個頂層設計模塊,再后來就是到市場火拼,與同行對手PK,印象最深的就是2012年左右,為了爭取某能源企業的一個信息化項目,我帶領團隊摒棄傳統PPT介紹推介模式,利用開發的原型直接與用戶確認需求,經過幾次快速迭代,得到了用戶的高度認同,然后就是進入招投標階段,結果呢?估計你也猜到了,在我們首輪技術標遙遙領先第二名情況下被要求再做技術澄清,再商務包價,反復幾次之后,我們出局了。為什么?需要理由嗎?這就是市場,不是你技術好,你產品好就一定有人原因買單。這也是為什么近期我上篇博客寫的到底是產品引導需求還是需求引導產品。這里的需求就可以有多種理解的。此外類似場景又在國內另一能源巨頭重現,技術方案我們協助完成的,實施方案我們完成的,甚至招標文件也是我們完成的,結果,在如此明顯優勢的情況下,我們out了,這就是市場。為什么?原因你懂的——因為我們沒有滿足部分市場需求,而這需求往往是至關重要的,這里不是什么腐敗或者內幕,決策者往往會從宏觀考慮取舍。
另外一個近期的例子是大家也許都關注到了,那就是微軟對win8停止技術支持了,算是繼vista之后又一款不受消費者待見的短命產品,更不用說winme了,微軟不能不說是一個偉大的公司,其科研能力和技術水平也是世界范圍首屈一指的,為什么它的有些產品沒有市場呢?因為市場是一個冷酷的,不講人情的平臺,市場不愿意購買你的東西,縱然你在這個產品上投入了大量心血/金錢/智慧,那也產生不出相應的市場價值。再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iphone問世,橫掃手機領域,我是經歷過BP機/小靈通/單色手機/彩屏手機的人,iphone出現之前,諾基亞,摩托羅拉、黑莓、索愛、包括國內手機中的戰斗機——波導、TCL/長虹/阿爾卡特/首信等等,品牌繁多,迪信通也是滿大街高分貝廣告,大家還經常糾結到底選哪款手機。iphone霸氣插入,不出三個月整個手機游戲規則就改了,現在大家看到的主流手機還有老款那種鍵盤式的嗎?諾基亞沒了/hello moto也沒了,三星也沒啥聲音了、手機的戰斗機也找不到了,縱然現存的手機品牌也都被大洗牌,已經分化成兩大陣營,iphone獨此一家PK安卓家族,國內的手機無論是聯想還是錘子,無論是華為還是小米,無不以iphone為標桿。難道說諾基亞技術不行?摩托羅拉技術不行?科研能力不行?否也,只是因為iphone出現改變了市場游戲規則,消費者和市場一樣也是無情的,很快便拋棄了那幾家抱殘守缺的大公司。
以上啰嗦這么多無非是想說我們的科研和市場的關系,美國大學尤其是名校,為什么巨有錢而且人才居多,咱們國內科研與高校為什么就顯得沒有那么多科研資金呢?思考一下科研與市場的關系也許就能理解了,美國名校的科研是為市場服務,為市場提供滿足科技需要的人才,為市場預研相關前沿技術,與社會企業緊密結合,企業通過捐款反哺高校。國內呢?財政撥款占主要,高學費只能算補充,企業反哺的很少,造成的就是高校與研究院能用于科研的經費不足,要么分成若干項目讓大家申請,要么就變成了行政分配,至于研究成果多數是以論文專著評定,到底和市場有多大關系?不得而知。結果就造成了一方面社會企業嚴重缺人,另一方面大量高校畢業生擇業困難,供求嚴重失調,我在招聘人員時候已經深有體會,畢業生一方面具備多技能多停留在幾本理論上,沒有真正實踐,另一方面對自己認知嚴重錯位,貌似高薪無責是理所當然。企業要對畢業生進行再培養方能創造價值,而不少學生一旦覺得有點能力了就會跳槽到待遇稍好點單位,這樣造成很多企業不愿招沒有工作經驗的人——因為一旦招沒有工作經驗的人入職,自己在近一年多時間就成了給受訓人員發工資的培訓機構了。
也許有人會反駁說科研就是科學研究,為國家和社會做技術探索,不應過早和市場糾纏。是嗎?如果真的是這樣,我就更加擔心了,去年震驚全世界的是馬斯克的SpaceX公司的火箭回收經過幾次失敗后終于成功了,當前正在準備做移動平臺上的火箭回收。這意味著什么?僅僅是美國技術領先嗎?這項技術成功和成熟后,對所謂航天大國會造成什么影響大家有沒有想過?而這些影響就是靠市場衡量的。特別是中國航天,近些年發展勢頭很好,一方面是國內發星需要,另一方面是因為幫助其它國家發射衛星(咱們發射報價比其它國家低而且性能穩定),國內發星也不能沒事就發,是有個數量需求,航天額外創收是為其它國家提供發射服務,但是,大家想象,SpaceX火箭回收技術成熟后發射成本降降低90%,中國航天為他國還有多少機會提供發射服務?
國家一直鼓勵和倡導“產學研政”結合,實際效果沒有達到頂層設計的目標,為什么呢?是體制機制還是身份面子或是渠道原因?套用最近比較火爆的快播語錄“技術并不可恥”,推而廣之,便是“科研與市場緊密結合并不可恥”
各有關單位: 為加強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備案的事中事后監管,按照國防科工局統一部署,我辦現組織開展2025年武器裝備......
“現在高校重科研、輕教學的傾向,已經成為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了,高校要引起重視,想辦法去破解。”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寧波大學校長蔡榮根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提出,高校教學工作事關......
編者按:2025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之際,為更好發揮互聯網在傾聽人民呼聲、匯聚人民智慧方面的作用,增強代表委員與網民之間的聯系,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新華網推出“我請代表委員捎句話”建言征集活動,邀請......
關于做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2025年度中新(加坡)、中泰(國)和中南(非)青年科研人員交流計劃項目申報的通知各市科技局,有關高校院所、企業:現將《科技部國際合作司關于發......
湖南省近日發布通知,決定開展2025年科研設施和儀器開放共享評價考核工作。此次考核旨在貫徹落實國家和湖南省相關政策精神,促進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提高科技資源使用效率,服務科技創新和......
關于2025年青年優秀科研人才國際培養計劃專項資金安排方案的公示為增強我省高校博士生和博士學位青年教師的國際化水平,提升交流合作水平,加快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結合高校實際,我廳研究制定了2025年省財......
2025年伊始,DeepSeek橫空出世,在全球人工智能行業掀起了驚濤駭浪。當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全面滲透到科學研究的各個領域。2月19日,世界互聯網大會人工智能專委會,召開了“人工智能賦......
2月4日,全球出版商Wiley對70多個國家近5000名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未來兩年內,在準備論文、撰寫資助申請和同行評議等過程中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將被廣泛接受。該調查詢問了研究人員目前如何使......
葉酸是人體生長發育必需的維生素。由于不能自身合成,人們主要通過飲食攝入葉酸。有效利用基因編輯技術精準調控作物葉酸代謝通路,是農業前沿科學研究的熱點和難點。2024年9月,我國科研團隊在上述問題上取得突......
“盾構機”是隧道挖掘的關鍵設備,曾被國外壟斷多年,每臺的美元售價曾達到以“億”為單位計算的級別。多年來,我國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持續攻關,突破了一系列核心技術,成功造出了國產盾構機,售價也降到了每臺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