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一期《自然·電子學》報道,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基于二硫化鉬的內存處理器,專用于數據處理中的基本運算之一:向量矩陣乘法。這種操作在數字信號處理和人工智能模型的實現中無處不在,其效率的提高可為整個信息通信行業節約大量的能源。
新處理器將1024個元件組合到一個一平方厘米的芯片上。每個元件都包含一個2D二硫化鉬晶體管以及一個浮動柵極,用于在其存儲器中存儲電荷,以控制每個晶體管的導電性。以這種方式耦合處理和內存,從根本上改變了處理器執行計算的方式。
研究人員指出,通過設置每個晶體管的電導率,他們可向處理器施加電壓并測量輸出,一步執行模擬矢量矩陣乘法。
二硫化鉬的選擇在內存處理器的開發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與當今計算機處理器中使用最廣泛的半導體硅不同,二硫化鉬形成穩定的單層,只有3個原子厚,僅與周圍環境發生微弱的相互作用。它的薄度提供了生產極其緊湊器件的潛力。2010年,研究團隊使用透明膠帶從晶體上剝離的單層材料創建了第一個單二硫化鉬晶體管。
從單個晶體管發展到超過1000個晶體管的關鍵進步,在于可沉積材料的質量。經過大量工藝優化后,團隊現在可生產均勻覆蓋二硫化鉬均質層的整個晶圓。這讓他們能采用行業標準工具在計算機上設計集成電路,并將這些設計轉化為物理電路,從而為大規模生產打開了大門。
二硫化鉬有點像石墨,可以用作潤滑劑,也能用膠帶在表面粘下一層薄膜。二硫化鉬薄膜因其“二維”半導體的特性,有望突破晶體管微縮化的瓶頸,構筑出速度更快、功耗更低、柔性透明的新型芯片。近年來,國際上在單層二硫化鉬的制備等方面不斷突破,在晶圓質量和器件性能上不斷探索極限,中國在這個方向處于前列。未來,可能借此研發出耗電極低、可穿戴且隨意彎折的芯片和顯示屏。
據最新一期《自然·電子學》報道,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基于二硫化鉬的內存處理器,專用于數據處理中的基本運算之一:向量矩陣乘法。這種操作在數字信號處理和人工智能模型的實現中無處不在,其效......
據最新一期《自然·電子學》報道,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基于二硫化鉬的內存處理器,專用于數據處理中的基本運算之一:向量矩陣乘法。這種操作在數字信號處理和人工智能模型的實現中無處不在,其效......
11月7日上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進博會上專訪了德州儀器(TI)中國華南區總經理王運健。德州儀器成立于1930年,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半導體“元老級”公司,特別是在模擬芯片領域,實力尤為強勁。關于此次......
晶圓代工廠力積電(PSMC)與日本SBI控股株式會社已決定在日本宮城縣設廠的方案,計劃2024年開始建廠,目標2026年開始運營,生產55nm至28nm的運算處理芯片,為包括汽車在內的各行業使用的芯片......
2023年10月30日,芯片半導體板塊大漲,截止上午9:55,芯片產業指數(H30007)漲超3%,成分股中卓勝微漲超20%,艾為電子漲超14%,唯捷創芯漲超11%,韋爾股份漲超8%,天岳先進漲超7%......
半導體已經變得無處不在,但它們也有局限性。半導體中會產生激子(電子-空穴對),這意味著能量以熱的形式損失,信息傳輸是有速度限制的。發表在26日《科學》雜志的論文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化學家團隊描述了迄今......
10月25日,日本半導體設備制造商KokusaiElectric(國際電氣)正式登錄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為6525。該股開盤價為2116日元(約人民幣103.27元),隨后攀升至2436日元(約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1075.shtm科技日報北京10月26日電 (記者張佳欣)半導體已經變得無處不在,但它們......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深港微電子學院李毅達助理教授課題組在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后道集成和氧化物半導體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為迎合高速發展的半導體市場需求和逐漸增加的產品線,韓國ParkSystems于2023年9月15日在韓國果川市隆重舉行了ParkSystems新總部大樓的奠基儀式。伴隨著同期ParkSystems在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