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近日,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曲松楠研究員課題組首次研制出在可見-近紅外區具有強吸收和高光熱轉換效率的超碳納米點,該工作突破了碳基納米材料在可見到近紅外波段的吸收系數低的限制,并實現近紅外區高達53%的光熱轉換效率,為該類材料國際上報道的最高值,在開發基于碳納米點的光熱治療試劑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該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光學類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SCI影響因子13.6)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2016, 5, e16120),第一作者為李迪副研究員。該工作獲得了中科院卓越青年科學家項目、吉林省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及團隊項目和發光學及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重大創新項目等項目的支持。

       碳納米點具有發光性能優異、水溶性好、生物相容性高、低成本、易修飾等諸多優點,在生物醫療領域展現了獨有的優勢和應用前景。然而,由于缺少有效的能帶調控手段,現有的碳納米點光學吸收主要集中在紫外到藍光波段,吸收帶拖尾延伸至近紅外區,導致其在近紅外區的光吸收系數很低,這嚴重限制了其在長波長波段,特別是生物組織光學窗口的實際應用。針對這一難題,曲松楠課題組通過控制表面電荷分布不均的碳納米點的組裝,獲得了可見-近紅外區具有強吸收峰(λmax = 700 nm)和高光熱轉換效率(53%)的超碳納米點組裝體。該超碳納米點組裝體內,相鄰的碳納米點組裝單元通過可能的靜電相互作用和氫鍵形成組裝體,從而實現組裝單元間表面能級的空間交疊和電荷轉移,在可見-近紅外區形成了獨立的強吸收峰。該類超碳納米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潛力作為近紅外光熱治療試劑應用于腫瘤光熱治療。該工作不但獲得了長波長吸收的碳納米點,更為碳納米點光物理性能的調控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圖1. 碳納米點組裝單元(左)和超碳納米點(右)的固體粉末(a)、溶液(b)以及紫外光照下(c)的光學照片;

      碳納米點組裝單元和超碳納米點的吸收光譜(d)和發射光譜(e)。

      

    圖2. 超碳納米點可能的結構形成、能級分布、吸收機制以及光熱效應原理圖。

      

    圖3.(a)732 nm,1 W cm?2 激光輻照下不同濃度超碳納米點溶液升溫-時間曲線;

      (b)732 nm激光不同功率輻照下超碳納米點溶液(100 ppm)的升溫-時間曲線;

      (c)732 nm,1 W cm?2 激光輻照下超碳納米點、氧化石墨烯、碳納米點組裝單元溶液(100 ppm)的升溫-時間曲線;

      (d)808 nm,1 W cm?2 激光輻照下不同濃度超碳納米點溶液升溫-時間曲線。

    相關文章

    西工大團隊在近紅外窄帶發射含硼有機材料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西北工業大學楊登濤、馮晴亮團隊在《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期刊發表題為“Near-InfraredEmittingHelicallyTwiste......

    我國學者在近紅外發光納米探針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圖(a)傳統鑭系敏化劑(i)與過渡金屬敏化劑(ii)對于激活劑能量傳輸的發光機理;(b)鉻離子和鐿離子摩爾消光系數對比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22088101)等資助下,復旦大學張凡團隊在近紅......

    動態可控近紅外圓偏振發光研究獲進展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教授曲大輝課題組在動態化學調控分子發光領域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發表于《德國應用化學》。發光性能可調控的動態圓偏振發光材料在不對稱合成、光......

    柚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無損檢測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設施農業研究所無損檢測與智能分選研究團隊在柚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無損檢測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提出了基于可見/近紅外全透射光譜的柚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無損檢測新方法并進行實驗驗證。相關......

    北京理工大學團隊在近紅外二區熒光染料理論設計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北京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鄭小燕副教授和材料學院石建兵副教授,與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Francisco教授合作,在近紅外二區(NIR-II)熒光染料理論設計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Twoke......

    關于提名和推薦第五屆“陸婉珍近紅外光譜獎”候選人的通知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發布關于提名和推薦第五屆“陸婉珍近紅外光譜獎“候選人的通知。近紅外光譜分會理事及相關單位:按照“陸婉珍近紅外光譜獎”評獎辦法,計劃在2024年7月底前完成第五屆獎勵的申請、提名和評選工......

    近紅外光驅動的分子鑿巖錘:治療癌癥的突破

    以下是對您提供的文本的中文翻譯:使用于醫學成像的熒光合成染料類別,嵌入在癌細胞的膜中并快速振動,誘發壞死。由于整個分子的振動持續時間不到一皮秒,這些振動的氨基青黃素可以在低光水平或濃度下干擾事物的運作......

    近紅外光譜在化工行業應用的新進展”線上技術講座通知

    為響應科技部、中國科協等各部委“科技服務團”的各項工作安排,提高廣大科學技術人員近紅外光譜分析應用技術水平,掌握前沿行業信息、了解最新的技術發展趨勢,近紅外光譜技術服務平臺擬定于2023年11月9日舉......

    我所實現低毒性量子點近紅外上轉換與太陽光合成

    近日,我所光電材料動力學研究組(1121組)吳凱豐研究員團隊在量子點光化學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實現了低毒性量子點敏化的近紅外光至可見光的上轉換,并將該體系與有機光催化融合,實現了高效快速的太陽光合成。紅......

    新型空穴型透明導電薄膜問世

    科技日報訊(記者吳長鋒)記者1月25日從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了解到,該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功能材料物理與器件研究部和本院等離子所等單位科研人員合作,在空穴型近紅外透明導電薄膜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他......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