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熱難耐,被視為解暑去火良方的涼茶飲料十分暢銷。不過,近日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公開稱“涼茶飲料是加了一些中藥材的糖水”。
植物飲料標簽弱化。因打著“涼茶”的名號,有人會將涼茶歸為茶飲料,不過朱毅表示,涼茶中并不含有茶多酚,雖名為涼茶卻并非茶飲料,它真正的身份是植物飲料。
不過,涼茶這一身份似乎仍在被眾涼茶企業有意無意地弱化。7月31日,記者從超市購得一些品牌涼茶飲料,發現“涼茶”二字仍是這些飲料的主要突出字眼,而作為其根本屬性的“植物飲料”四字地位則遠不如“涼茶”二字。
一罐熱量等于6塊方糖。無論涼茶企業如何突出與弱化,朱毅強調,消費者需要弄清的是,市售的包裝涼茶并不是人們所認為的含有中藥的藥湯,也不是茶,而是飲料。
朱毅表示,根據各涼茶企業在涼茶飲料外包裝上,標注的配料表順序,就能判斷其中的中藥成分并不多。
記者觀察到,各種涼茶盡管其中成分不盡相同,但排在頭兩位的卻都是水和白砂糖。
朱毅強調,大部分涼茶飲料幾乎都將白砂糖放在第二位,因此其熱量并不低,她曾經計算過,310毫升的涼茶飲料,其熱量相當于6塊方糖,而公認的高熱量飲料可樂,一罐的熱量則相當于10塊方糖。
重藥效不如突出味道。對于涼茶飲料,不少消費者的期望超乎對于正常飲料的要求。在京客隆超市,一位消費者表示:“只要覺得上火了,就會買涼茶,總比吃藥好吧?”在涼茶飲料的發展歷程中,“去火”或“消火”二字的作用不可磨滅。而涼茶企業在進行廣告營銷時,也多突出“上火”、“消火”的概念。
朱毅表示,涼茶飲料中的中藥成分并不多,因此想要通過其中的成分來達到“去火”的目的,幾乎不可能。
但是,仍有人堅持認為,“我上火了喝涼茶真的很管用”。對此,朱毅表示,從醫學角度來看,“上火”本身并不是一個特別科學的概念,有些人所謂的“上火”只是輕微的過敏或者內分泌失調等,對這種情況多喝水是可以有一定調節作用的,此時涼茶飲料作為一種“糖水”,也是不錯的選擇,而且不少人在喝涼茶飲料時,會自我暗示喝下去就會“去火”,這種自我暗示心態對于減輕癥狀也是有幫助的。
朱毅建議,對于涼茶企業來說,可能在未來的營銷道路上,應該淡化涼茶飲料的藥用功效,突出其涼茶的味道,這樣才是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
中國藥典委于2019年8月6~9日在北京召開了中藥材與飲片專業委員會2019年第三次會議,相關委員、有關單位人員及我委工作人員約40余人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審議了184個標準制修訂研究資料,討論了涉及......
經歷了2018年的市場低迷,2019年,中藥材有哪些需求增長點值得關注?第一增長點:產品創新“瓦罐煎藥”的傳統形式讓青睞中醫藥的年輕人和工作緊張的商務人士望而卻步。中醫藥要與時俱進、有所創新才能煥發生......
摘要]《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國藥典》)是在中國境內生產、銷售和使用藥品必須執行的標準,《中國藥典》每5年的增修訂已成為藥品生產和銷售企業、醫療機構、科研單位等關注的熱點。中藥材是生產中藥飲片的原......
中藥作為傳統藥物,在中國有著上千年的使用歷史。隨著中藥產品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中藥材更是受到國際高度關注。中藥材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歸類和習稱,如在美國習稱“草藥”,歐洲習稱“植物藥”而在日本則稱為“漢方......
長期以來,中藥材質量判別依賴于傳統經驗判別法,主觀性強,為探索制定一種快速簡便、客觀性、重現性好的中藥材質量評價標準新方法,論文以兩種中藥材(太空育種白術與地面組白術,祁山藥與市售山藥)為研究對象,從......
近日,30名熱心市民參與了泉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舉辦的“實驗室開放日”活動。在“神秘實驗室”里,大家參觀中藥材標本館,學習中藥材防假辨偽知識,觀看蔬菜農藥殘留檢驗,了解食品檢驗科學常識。“原來枸杞不......
近日,省發改委下達2018年園區新動能培育專項投資計劃,全省僅3個醫藥類平臺項目。我市湘西北中藥材檢測技術服務平臺項目獲400萬元支持。 中藥材產業是臨澧......
10月27日,農業部在北京召開中藥材產業發展座談會。會議強調,中醫藥是我國傳統文化燦爛寶庫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中藥材是中醫藥傳承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正加快實施健康中國戰略......
中藥材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中成藥的質量。為了推動中藥產業健康發展,作為中藥材產業的實踐者,天士力近幾年來積極推動中藥材產業鏈重構,打造中藥材上游種植、中間市場商貿和終端數字化共享共贏生態系統,將中藥材產業......
按照國家中藥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籌建工作計劃安排,3月份進行儀器設備安裝調試。為確保中心儀器設備搬遷、安裝、調試工作的及時、安全、順利進行,中心制定了《國家中藥材質檢中心儀器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