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21日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2年度報告》,中國社科院同日發布《氣候變化綠皮書》。分析人士表示,這兩份報告再次強化了“美麗中國”概念。由于“美麗中國”概念涵蓋內容繁多,從目前國家對低碳產業的支持力度加碼來看,A股市場的碳排放交易概念板塊有望在“美麗中國”概念下受到追捧。
減排成本逐年上升
《氣候變化綠皮書》指出,“十二五”期間,我國節能減排目標是單位GDP能耗降低16%,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非石化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達到11.4%。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特別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是我國近幾年應對氣候變化的核心。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在《氣候變化綠皮書》發布會上表示,根據我國低碳發展目標,研究表明我國的減排成本將逐年上升,到2020年,減排成本將達國民生產總值的2.47%,資金總需求將達6.8萬億-18.12萬億元,其中2011年-2015年年均需投資0.91萬億元,2016年-2020年年均需投資1.36萬億-3.6萬億元。
支持合同能源管理
分析人士表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舉措包括調整能源結構、實施碳排放交易、增加森林碳匯。調整能源結構是長期趨勢但進展相對緩慢,后兩者更接近市場化手段。
合同能源管理制度是我國引入的一種新型節能服務模式,但近年來,合同能源管理制度和合同能源管理產業遇到融資難、誠信缺失等問題。為鼓勵該制度和產業的發展,國家將加大政策砝碼。
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2年度報告》發布會上表示,合同能源管理制度和合同能源管理產業不僅對節能技術服務公司和被節能技術改造的企業或單位都是有利的,而且又培育出一個新興的產業,是非常符合市場經濟的制度和產業。
解振華表示,國家為鼓勵合同能源管理制度的實施和產業的發展已制定了很多激勵和優惠政策。例如,對專業的合同能源管理公司減稅三年、免稅三年。對實行節能技術改造的項目,國家有財政補貼。已簽訂的合同能源管理合同可以作為抵押向銀行申請優惠的貸款。
碳交易概念或“受寵”
數據顯示,近年來全球碳交易規模迅速擴大。2005年全球碳排放權交易額僅108.6億美元,去年為136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52.39%。世界銀行預計今年將達到1500億美元。歐洲氣候交易所去年CER(核證減排量)成交12.77億噸二氧化碳當量,今年截至目前成交13.15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同比增長25.83%。國內碳排放交易市場剛起步,7個省市碳交易試點仍在推進,以自愿交易為主,成交量有限。
我國有必要推進碳排放試點,防止定價權旁落。“十一五”期間,我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9.1%,但仍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國際碳交易所正逐漸形成定價權優勢,我國巨大碳排量面臨一定國際壓力,未來受沖擊程度不言而喻。去年11月,發改委批準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深圳7省市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目前進展順利,未來或逐步推向全國。
國內CDM項目企業將率先受益。清潔發展機制(CDM)允許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購買CER,以推進完成《京都議定書》規定的減排指標。只有在聯合國執行理事會注冊,獲得其核準簽發CER,最終才能獲得交易收入。截至目前,發改委注冊CDM項目2521個,聯合國注冊956個,獲得聯合國執行理事會核準簽發的僅174個(申請周期2-3年)。碳排放交易是減排的有效措施,國內正在建立相應碳排放交易所,可關注獲得聯合國EB簽發的CDM企業,例如三愛富、巨化股份。
三愛富(600636):公司擁有國內完整的氟化工產業鏈,產品涉及CFCs、CFC替代品、含氟聚合物和含氟精細化學品四大類產品。公司在國內有機氟主要領域均處于領先地位。2007年,公司控股73%的中昊化工注冊聯合國CDM成功,每年以6歐元/噸銷售1000萬噸CER。2011年,三愛富CDM實現收入26190萬元,CDM利潤21459萬元。
巨化股份(600160):公司位于浙江衢州(擁有全國60%螢石資源),公司主營氟化工和氯堿業務。公司擁有先進的氟化工技術和豐富的氟化物原料,氟化工占營收比重為74.4%,占營業利潤比重為89.6%。公司是國內較早涉足CDM的上市公司,目前注冊有兩套HCFC-23分解項目,交易量為1000萬噸/年。
12月28日,亞洲清潔空氣中心在“2022中國藍天先鋒論壇”上發布了《藍港先鋒2022:中國典型港口空氣與氣候協同力評價》(以下簡稱《藍港先鋒2022》)和《航運先鋒2022:航運減污降碳進展研究》(......
2022年9月5日,在第十三屆中國奶業大會期間,以“奶業減排與高效發展”為主題的國家奶牛產業體系年度盛會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順利召開。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教授、經濟研究室主任劉長全研究員共同主持了論壇。......
俄烏沖突改變了歐洲的能源格局,也推動法國朝可再生能源靠近。法國總統馬克龍呼吁通過一項可再生能源政策,使其能追趕上歐洲其他國家的步伐。周四,他在一次演講中詳細介紹了加速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一系列措施,并稱下......
我國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取得了哪些積極成效?下一步將采取哪些舉措確保目標如期實現?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取得了哪些進展?國家發展改革委22日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作出回應。“雙碳......
說到生態系統固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路徑,人們最先想到也是最熟知的一定是植樹造林。事實上,“基于自然的氣候解決方案”(以下稱NCS)遠不止這一種手段。然而,草地恢復與放牧管理、農田氮肥管理、水稻田排水......
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實做好全國碳市場建設運行工作,2022年7月13日,生態環境部組織召開了“2022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工作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國家雙碳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
4月16日,海南大學熱帶作物學院教授巨曉棠團隊在《全球變化生物學》上在線發表題為《利用硝化抑制劑和深度放置來解決全球農田NH3和N2O排放之間的權衡問題》的研究成果。該研究提出了全球農田氨和氧化亞氮排......
近兩年內,成果應用企業取得了新增銷售額20.57億元、新增利潤2.83億元的經濟效益,同時減排廢氣13.51億立方米,減排精餾釜殘等有機危廢5156噸。如今,在中鹽常州新東化工發展有限公司廠區,安裝在......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寫入202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全國兩會期間,“碳達峰”“碳中和”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高頻詞。大家建議,積極擁抱“雙碳”時代,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促進經濟社會......
消除貧困與減少排放是當今人類面臨的兩大重要挑戰。傳統認識認為,這似乎是一對矛盾體:消除貧困意味著需要增加生產和消費,這同時帶來大量的碳排放。近日,《自然—可持續性》雜志發表了來自荷蘭格羅寧根大學教授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