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熒光法測定蒽
一、 實驗目的
1. 掌握熒光光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熒光激發光譜和發射光譜的關系;
2. 掌握熒光光譜儀的基本組成及使用方法;
3. 掌握熒光光譜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 實驗原理
處于基態的熒光物質分子吸收與其對應的特征電子能級相一致的光能后,將躍遷到能量較高的電子激發態。處于較高電子激發態的分子,經振動弛豫、內轉換等非輻射方式躍遷到單重激發態的最低振動能級,然后在10-9~10-7s的短時間內發射光子返回基態,產生分子的熒光發射光譜。
每種熒光物質都具有特征的熒光激發光譜和熒光發射光譜,通常熒光發射光譜和它的激發光譜呈鏡像對稱關系。
三、 儀器與試劑
儀器:熒光分光光度計(光譜儀)。容量瓶若干。試劑:10 mg·L-1蒽標準儲備液。
四、 實驗步驟
1. 測量溶液的配制
準確移取10 mg·L-1蒽標準儲備液0.5、1、1.5、2和2.5mL于5個50mL容量瓶中,分別加入無水乙醇稀釋至刻度,所得溶液濃度分別為0.1、0.2、0.3、0.4和0.5 mg·L-1。
2. 激發光譜和發射光譜的繪制
開啟儀器,預熱10分鐘,預掃描確定最佳激發波長和發射波長,在最佳發射波長下繪制激發光譜;在最佳激發波長下繪制發射光譜。改變不同的激發光波長,觀察激發光波長對熒光發射光譜的影響。
3. 不同濃度下熒光光譜的繪制
分別對濃度為1.00、2.00、3.00、4.00和5.00 mg·L-1的蒽的無水乙醇溶液掃描熒光光譜,并進行比較,觀察濃度對熒光光譜的影響。
4. 蒽樣品的定量分析
(1)標準系列溶液熒光強度的測定
分別由稀到濃測定濃度為0.1、0.2、0.3、0.4和0.5 mg·L-1的蒽的無水乙醇溶液的熒光強度。
(2)未知樣品的測定
取待測樣品,用與測定標準溶液時相同的條件,測定其熒光強度。
五、 數據及處理
1.用標準系列溶液的熒光強度,以溶液濃度為橫坐標、熒光強度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
2.根據待測試樣的熒光強度,從標準曲線上求得其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