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好大學的標準不止一個,高校分類評價尊重了高校多樣性的基本規律,需要持續吸納高校深度參與高校分類評價體系的迭代更新,不斷完善評價體系的績效評估、診斷分析和價值發現等功能。多樣性也是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發展階段的基本特征,只有不同類型的高校都追求卓越、辦出特色,高等教育才能為國家現代化提供全面支撐。

      張端鴻 同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長

      究竟怎樣才能公平、客觀地評價大學的辦學水平?近日江西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江西省教育廳出臺的《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分類管理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從構建高校分類體系、推動高校分類發展、實施高校分類評價出發,加快推動高校內涵特色發展。

      其實,江西的做法并非首創,近年來,高校分類管理已在我國遍地開花。

      為不同的高校分別設置發展路徑

      “高校分類考核管理的目標,是為加快構建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推動高等教育‘突圍’。”江西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科技日報記者從江西省教育廳獲悉,《實施辦法》立足江西高校實際,結合江西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將江西普通本科高校總體劃分為“研究型”和“應用型”,其中研究型又分為學術研究型和教學研究型。

      江西省教育廳根據江西高校整體發展規劃和具體分類標準,結合學校申報意愿,統籌研究確定各個高校類型,正式啟動了對43所普通本科高校的分類管理,其中4所高校定位為學術研究型高校、9所高校定位為教學研究型高校、30所高校定位為應用型高校,并計劃后續從應用型高校中遴選8—10所示范應用型高校給予重點支持和建設。

      對高校進行分類考核管理,劃分的標準是什么?

      該負責人提到,這樣的分類體系既考慮了高校發展基礎和現實條件,更是推動高校分類規劃、分類發展的引導框架。研究型高校重點加強一流學科和主干學科建設,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加快建設成全國高水平大學,力爭進入國家“雙一流”高校;應用型高校主動對接地方產業需求,鼓勵適度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努力打造與江西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應用型本科教育體系。

      “江西實行差別化分類考核,分別研制研究型和應用型高校兩類評價指標體系,在一流專業、一流課程、教學成果、教學改革項目、教學名師等方面,分別設置賽道,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此外,江西建立了同一類型內競爭、不同類型間合作的機制,激發高校內生動力。同時,江西還強化分類評價結果的導向作用,逐步推動分類評價結果與教育資源分配、政策支持、班子考核、績效工資總量核定等進行‘硬掛鉤’。”該負責人說道。

      “高校分類管理的理念是‘量體裁衣’,即根據客體的實際情況制定差異化、發展性的質量標準體系,避免高校不顧自身發展實際,根據統一標準‘削足適履’。”南昌師范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張艷國說。

      分類管理促進高校差異化發展

      有人認為,我國部分高校缺少差異化,究其根源,主要原因在于管理模式和評價導向趨同。高校分類管理改革一直被認為是破除“千校一面”問題的關鍵之舉。

      同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長張端鴻認為,高校分類管理將會給高等教育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首先,分類管理讓高校發展從“一列縱隊”變成“多列縱隊”,有助于全社會教育資源統籌,更好的服務于學科建設和產業需求,并克服追求規模發展和綜合轉型的沖動,強化高校分類發展、特色發展的內生動力。

      其次,分類管理可以讓高校明確自身發展目標,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評價體系,清晰地呈現高校的長板和短板、規模和效益、綜合水平和單項水平等。

      “好大學的標準不止一個,高校分類評價尊重了高校多樣性的基本規律,需要持續吸納高校深度參與高校分類評價體系的迭代更新,不斷完善評價體系的績效評估、診斷分析和價值發現等功能。多樣性也是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發展階段的基本特征,只有不同類型的高校都追求卓越、辦出特色,高等教育才能為國家現代化提供全面支撐。”張端鴻說。

      未來應重點加快分類標準建設

      高等教育分類管理問題是21世紀以來我國著力研究與解決的重大課題。2021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再次強調,要“推進高等教育分類管理和高等學校綜合改革,構建更加多元的高等教育體系”。

      據悉,2015年,上海出臺了《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結構與發展規劃(2015—2030年)》,在全國率先實施高校分類管理改革。2018年,上海對市內62所普通高校進行分類管理。上海高校分類管理的成功既打破了高等教育同質化辦學傾向,也為全國高校做好了樣板。上海在高等教育評估方面積極總結成功經驗,已形成了可復制的“上海模式”,浙江、山東、遼寧、天津等地隨之也紛紛開展高校分類管理。

      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高等教育結構日趨復雜,社會對高等教育的訴求日趨多樣。根據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對于本科高校自我定位的一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我國2738所普通高校的自我定類達60余種。從高校自我定位的名稱或者描述上看,較為雜亂,缺乏規范性,甚至還有近28.1%的高校沒有給出明確的定類。此外,就已經明確了自我定類的高校而言,許多高校包括有些“雙一流”高校幾乎普遍存在著學校定類與實際辦學行為不符、盲目追求“高大上”以獲取有利資源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與缺乏統一的、公認的高校分類標準等不無聯系。因此,針對以上問題,不少教育專家認為,加快出臺各類高校設置標準、調整資源配置方案、加快實施高校分類評價等應當成為未來我國高等教育分類管理體系的建設重點。

      “建議教育管理部門多維度考察高校的辦學投入和產出、辦學歷史與績效、辦學優勢與特色等,明確各高校辦學標準和辦學方向,最終形成同類型各層次的高校能夠充分釋放辦學活力,公平競爭;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高校加強合作,聯合培養跨領域、復合型、高層次人才的格局。”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劉振天認為,當前在我國高等教育分類管理制度頂層設計上,政府尚未出臺明確的不同類型高校設置標準。而分類標準的缺失,嚴重影響著我國高等教育分類管理改革的深入和推進。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已步入普及化發展階段,如不及時解決高校設置標準問題,分類管理將更為復雜和困難。

      張艷國也認為,制定科學的分類評價標準和指標體系尤為重要,還要抓住核心點,促進高校高質量內涵式發展,實現優勝劣汰。只有合理地運用評價結果才能更好地發揮評價的導向、激勵、調節等功能,讓高校駛入快速發展、良性發展的快車道,形成人才輩出、人才濟濟的良好局面。

    相關文章

    1.31億科研經費862個科研項目成果轉化率為0,投入全部“打水漂”了嗎?

    近日,"高校1.31億科研經費成果轉化率為0"的話題登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7月2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審計廳廳長羅海山在自治區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上作了《關于2022年度自治......

    廣西一高校1.31億科研經費成果轉化率為0,其中原因何在

    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審計廳廳長羅海山在自治區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上作了《關于2022年度自治區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上述報告披露了廣西在科教振興資金審計方面的相關情況。審計......

    2023年度北京市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的通知

    根據《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關于組織申報2023年北京市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通知》,經各區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推薦、綜合評審和網上公示等程序,認定豐臺區軌道交通智能控制產業集群等9個產業集群為2023年北......

    多所高校宣布:恢復!

    日前北大、清華、浙大、武大等多家高校陸續宣布對社會公眾開放校園并公布了詳細的預約方式北京大學7月8日,北京大學將恢復校園預約參觀通道,訪客可提前7日通過“參觀北大”微信小程序進行預約。每日可預約時段為......

    遏制“招生大戰”“指揮棒”應發揮導向和規范作用

    近年來,每當高考成績公布后,國內知名高校間便會打響“招生大戰”,并在其間暴露出各種問題。原本各名校已占盡招生優勢,但為了爭搶高考“高分”考生,依舊不惜血本,影響相當惡劣。應該說,名校本不想這樣——僅人......

    微信支付回應被多所高校停用

    6月29日,多所高校停用微信支付一事沖上熱搜。此前,西北大學發布公告稱,因騰訊公司微信支付將于7月1日起對校園場景用戶進行精細化管理,除收學費外,其它收費均會受到限制并收取0.6%的手續費。為維護師生......

    教育部發文要求規范做好高校畢業生去向登記

    記者6月21日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辦公廳日前發布通知,要求規范做好高校畢業生去向登記。高校要指導本校畢業生(含結業生)在離校前及時使用去向登記系統(由各省份確定的全國登記系統或省級登記系統)自主登記個......

    教育部:建立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登記制度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建立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登記制度的通知教學廳〔2023〕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省、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

    研究敦煌的學者,為何不在西部在北京?

    “研究敦煌、青藏高原、祁連山的學者,主要不是在西部,而是在北京。”為什么會出現這一現象?杭州師范大學經亨頤教育學院教授王鑒指出,我國西部高等教育發展取得了很大進步,然而在這一過程中,也出現一些西部高校......

    河北省與北京首批疏解高校開展協同創新合作

    6月20日上午,河北省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聯合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首批疏解高校,在雄安新區開展高校協同創新合作。北京交通大學等首批疏解高校負責同志結合學......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