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是指發生于男性前列腺部位的惡性腫瘤,是男性最常見的癌癥類型之一[1]。
該病病因尚不明確,年齡、人種、家族史、肥胖、不良飲食習慣、地理位置、激素分泌異常、性傳播疾病及前列腺炎等可能使前列腺癌的發生風險增加。患者早期可無明顯癥狀,晚期時可出現小便異常、精液帶血、勃起功能障礙、骨盆區域不適、骨痛等多種癥狀。其治療原則是控制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最大限度控制腫瘤進展,延長患者生存期。常見的治療方式主要為內分泌藥物治療、化學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部分復發患者可選擇冷凍治療[1]。
研究提出將鐵死亡誘導劑與TrkA抑制劑聯用協同發揮抗腫瘤作用,可能為前列腺癌的臨床治療提供新的策略。前列腺癌(Prostatecancer,PCa)是男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其致死率在男性腫瘤中排名第二......
近日,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發布.2023.8353號文件,就葉酸的可耐受攝入量上限(UL)的修訂發表科學意見。主要內容為:(1)評估內容。應歐盟委員會(EC)的要求,歐洲食物安全局營養、新食品和......
剛剛過去的10月,法國人RomaricLoffroy陷入了一場麻煩:他在2015年10月發表的一篇綜述被指大段抄襲。這篇名為《前列腺癌的多參數磁共振成像的當前作用》的綜述文章發表在《醫學與外科定量成像......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倫敦癌癥研究所、皇家馬斯登NHS基金會和瑞士腫瘤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通過阻止被劫持的髓系白細胞(myeloidwhitebloodcell)被“拉入”腫瘤,可以在一......
腫瘤的突變負擔和異質性已被認為是對許多靶向治療產生耐藥性的原因。胞嘧啶脫氨酶APOBEC蛋白與超過70%的人類癌癥的突變特征有關。然而,癌細胞如何劫持APOBEC介導的突變機制以促進腫瘤異質性,從而促......
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首創的口服藥物來破壞前列腺癌細胞代謝,并將化療藥物順鉑直接輸送到前列腺癌細胞中。團隊在人類癌細胞和前列腺癌小鼠模型中測試了新方法,表明它在縮小難治性癌癥方面是安全有效的。研究成果......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確定了一種特定的酶如何在使前列腺癌變得更具侵襲性和更難治療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他們發現這種在身體的許多細胞中含量豐富的稱為轉谷氨酰胺酶2(transg......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TheLancetOncology上題為“Testosteronesuppressionplusenzalutamideversustestosteronesuppressio......
前列腺癌(PCA)是2020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癥之一,在112個國家中被診斷為最常見的癌癥,特別是在美國和歐洲。據估計,到2022年,前列腺癌將占美國27%的確診癌癥病例和11%的男性死亡。然而,PCa......
前列腺癌是一種雄激素依賴性惡性腫瘤,極大地威脅著男性健康。現有治療前列腺癌藥物均很快出現耐藥問題。因此,臨床上急需開展基于新靶點、新機制的抗前列腺癌藥物研究。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