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70多年的發展,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已經形成了航空、航天、民航“三航”特色鮮明的辦學優勢。在當前發展階段,學校無論是辦學規模還是師生規模,特別是研究生數量上,都有了顯著提升,并有了成熟的多校區辦學經驗。我們已經進入了從“拼數量”向“重質量”轉變的歷史階段。
學校將2024年確定為“高質量發展”年。對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師生來說,今年學校各方面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是南航全體師生最希望得到的一份“大禮包”。
在我們規劃中,“高質量發展”包括5條具體路徑:一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保證;二是深化一流學科建設,為高質量發展夯實根基;三是聚焦提升育人能效,為高質量發展筑牢立身之本;四是持續推動開放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驅動;五是聚力提升校園品質,為高質量發展營造和諧環境。
以上五大方面都非常重要。其中,我特別想提的是學科建設。
近年來,南航的學科建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特別在第二輪“雙一流”建設中,學校新增了兩個“雙一流”學科,這在國內高校中并不多見。此外,我們還有7個學科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位列A類。
雖然取得了階段性成績,但如何持續提升學科建設水平依然是我們面臨的頭等大事。
作為一所具有鮮明行業背景的高校,南航在未來發展中將堅定把“三航”作為貫穿學科建設的主線。同時,我們將更加注重信息技術對于原有學科的提檔升級、賦能助力作用。
事實上,我們新增的“雙一流”學科中,便包括“控制科學與工程”這一深入融合信息技術的學科。未來,如何以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傳統“三航”,使其煥發新的生命力、增加新的內涵,最終加快推動我國航空、航天、民航事業的發展,將是我們在發展相關學科時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此外,在育人方面,南航長期堅持的人才培養目標包括責任意識、創新精神、國際視野和人文情懷。這四點既需要我們始終堅持,也需要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將其與育人實踐深入融合。
2023年,南航入選第二批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高校名單。這既是一份難得的榮譽,同時也意味著沉甸甸的責任——我們培養的工程人才是否能達到甚至超過國家對于卓越工程師的要求?是否能夠緊盯行業需求,尤其是“卡脖子”核心技術問題,作出屬于南航人的貢獻,展現南航人應有的擔當?
所幸,我們在這方面已經探索形成了一些很好的做法。比如,我們與中國商飛合作成立了大飛機研究院、與中國電子共建集成電路學院,并計劃與中航工業成立直升機學院等。通過與這些著名企業的深度合作和聯合培養,我們培養的工程人才將更貼近行業實際,更具有創新精神,也更符合國家對于相關領域一流人才的迫切需求。面向未來,我們仍將堅持不懈地深入探索。
總之,我們希望通過今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堅持,努力在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人才力量第一方陣中走在前、做表率。這是全體南航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2月1日,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中關村高科技產業促進中心(以下簡稱“高促中心”)會同創新創業服務處、中關村獨角獸企業發展聯盟組織潛在硬科技獨角獸企業政策宣講暨對接交流會。來自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
經過70多年的發展,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已經形成了航空、航天、民航“三航”特色鮮明的辦學優勢。在當前發展階段,學校無論是辦學規模還是師生規模,特別是研究生數量上,都有了顯著提升,并有了成熟的多校區辦學經驗......
日前,市科技局發布消息,山東省重點實驗室重組工作啟動,第一批重組工作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醫養健康、現代高效農業3個領域,鼓勵我市符合條件者,依托單位在原有重點實驗室基礎上優化重組或申報新建。山東省重點......
日前,市科技局發布消息,山東省重點實驗室重組工作啟動,第一批重組工作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醫養健康、現代高效農業3個領域,鼓勵我市符合條件者,依托單位在原有重點實驗室基礎上優化重組或申報新建。山東省重點......
為進一步強化山東省重點實驗室使命導向,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服務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近日,山東省科學技術廳發布通知,將根據《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方案》要求,第一批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
為進一步強化山東省重點實驗室使命導向,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服務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近日,山東省科學技術廳發布通知,將根據《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方案》要求,第一批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
12月28日消息(南山)昨日,工信部官網公示了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術典型產品、應用和服務案例(第一批)名單。本次征集內容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為主題,圍繞典型產品、典型應用、典型服務模式等......
國家標準《信息技術生物特征識別高通量測序基因分型系統規范》將于2023年12月1日正式實施。該標準由TC28(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TC28SC37(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生物特征......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12088101、U2330401)資助下,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孫昌璞教授、杜亦牧助理研究員與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博士生崔廉相組成的研究團隊在量子可靠性研究方面取......
一、標準編號及標準名稱標準編號為:GB/T26237.14-2023;標準名稱:信息技術生物特征識別數據交換格式第14部分DNA數據二、標準制定背景DNA分型技術的出現,使得DNA作為生物特征進行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