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5-03-05 18:18 原文鏈接: 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打通科技到產業的“最后一公里”,是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全國兩會期間,有代表委員對科技成果轉化議題建言獻策,認為“怎么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真正的生產力和創新產品,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希望由國家層面搭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讓高質量的科研成果獲得資本和市場的支持,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是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隨著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的縱深推進,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取得豐碩成果。自主培養的科研人才隊伍力量不斷壯大,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高被引論文、專利申請和授權數量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在技術和產業迅猛變革的當下,高質量科技成果轉化是推動社會進步和產業升級的核心動力,也是在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的關鍵。如何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邁出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的“最初一公里”、打通科技到產業的“最后一公里”,是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我國向來高度重視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先后修訂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專利法,還配套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從全局來看,科技成果轉化既涉及政府、產業、高校與研究機構、企業、金融等不同性質的組織機構,又面對著研發、孵化、轉化、中試、資金、投產等全鏈條要素,這一復雜系統需要政府完善政策支持體系,發揮協調指導作用,主動搭建服務平臺。

      高校是科技成果的重要供給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化改革的新部署,必須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內驅動力,促進高校科研成果高水平創造、高效率轉化。一方面,加強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引導性或規范性政策,例如完善職務科技成果管理、投融資支持、技術轉移和轉化人才培養等舉措。特別是針對專業人才匱乏的迫切需求,可以支持有條件的高校通過設置學位點、微學位、微證書等方式,加快培養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另一方面,繼續完善科技成果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鼓勵高校針對科技成果轉化給予專門支持,激發科研人才參與成果轉化的積極性,面向市場需求開展科技創新活動。

      龍頭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是對產學研協同合作的進一步深化,具有更強的市場導向特征和“需求牽引、資源聚合、風險共擔”的協同優勢。創新聯合體的成立有利于精準識別技術創新中的堵點、卡點,集中力量合作攻關。各地創新聯合體不同模式的有益嘗試,有助于發展高效強大的共性技術供給體系,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但同時,成果利益分配、專利成果保護等問題依舊制約著企業和高校等創新主體的參與熱情。因此,政府需要完善創新聯合體的管理體制機制,對于聯合體中的科技成果及知識產權歸屬、轉化收益分配辦法以及風險分擔機制等給出指導意見,保障創新主體合法權益,以更好地釋放創新聯合體的成果轉化效能。

      平臺化建設有助于打破因機構阻隔和環節阻滯帶來的條塊壁壘,實現信息互通和對稱。此前,已有一些區域或機構的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投入使用,為供需雙方對接提供了數據庫。除了基礎研發和市場應用這上下游兩端,位于產業鏈中游的中試環節同樣至關重要。在中央部委的政策引導下,地方陸續推進中試平臺建設,為提高科技成果產業化成功率提供支持。下一步,政府可以在已有經驗基礎上整合資源,統籌建設“數據貫通、服務融通、生態聯通”的覆蓋科技成果轉化全鏈條的集成式平臺,形成融技術交易、中試檢驗、投融資對接、知識產權運營、政策申報等功能于一體的“超級市場”。開放性的環境有利于高質量科研創新成果脫穎而出,提高轉化效率,也有助于低效或重復性的科研成果迭代技術、推陳出新。長期來看,可以營造創新、高效、開放、包容的科技成果轉化新生態,并且通過追蹤和積累的成果轉化全周期數據,發展技術預測和智能化管理。


    相關文章

    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打通科技到產業的“最后一公里”,是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全國兩會期間,有代表委員對科技成果轉化議題建言獻策,認為“怎么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真正的生產力和創新產品,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希望由國家層面搭建科......

    一流學科建設促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春節剛過,國家卓越工程師、武漢科技大學材料學部教授丁文紅,就在學校實驗室和武漢鋼鐵公司的生產線之間往返奔波起來,致力于推進一種新材料的試制工作。該材料運用于儲能工業,有望降低約80%的成本。近年來,武......

    廣東省創新機制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成果“先用后轉”企業“輕裝上陣”

    2月28日,廣東省“先用后轉”科技成果對接會在廣州舉行。會上分享的這則轉化案例讓與會者感嘆:“先用后轉”攪動一池春水,喚醒了一批“沉睡的成果”。據了解,過去,一些中小微企業因為對創新技術和應用場景“看......

    2024年湖北省實驗室亮點科技成果名單發布

    省科技廳關于2024年湖北省實驗室亮點科技成果入庫的通知各有關單位:按照《關于征集2024年度湖北省實驗室亮點科技成果的通知》要求,經實驗室推薦、專家評審,確定入選2024年湖北省實驗室亮點科技成果庫......

    浙江:舟山推動科技成果“浙里舟轉”

    浙江省舟山市以“構建九大現代海洋產業鏈、做強八大高能級發展平臺”為牽引,實施科技成果轉化“浙里舟轉”行動,通過建立一套政策機制、設立一個服務平臺、組建一支服務隊伍、培育一批專業機構、打造一個活動品牌,......

    百項成熟適用水利科技成果將于2025年推廣應用

    水利部2025年計劃啟動編制水利技術標準60項,推廣應用100項成熟適用水利科技成果,加強新技術新設備研發運用。這是記者13日從全國水利工作會議上得到的消息。會上,除水利科技創新外,水利部相關負責人還......

    陜西省咸陽市氫能產業科技成果對接交流會舉辦

    11月21日,陜西省咸陽市氫能產業科技成果對接交流會在陜西氫能質量技術創新園舉辦。會上,陜西省市場監管局代表圍繞全省氫能產業發展現狀、未來發展思路等內容進行講話;西安交通大學能動學院專家圍繞氫能領域關......

    江西舉辦2024贛湘有色金屬產業科技成果對接會

    11月8日,由江西省科學技術廳、湖南省科學技術廳、鷹潭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4贛湘有色金屬產業科技成果對接會在江西鷹潭成功召開。江西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席宏,鷹潭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毛建華,......

    國務院國資委發布中央企業科技成果應用拓展工程首批項目清單

    近日,國務院國資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中央企業科技成果應用拓展工程首批項目清單,遴選確定產線帶動、產品牽引、工程推動、中試平臺、場景創建等5類共計50個項目。2024年5月,國務院國資......

    騰沖科學家論壇發布展示200多項先進科技成果

    12月6日至7日,2024騰沖科學家論壇科技創新成果展示與轉化應用對接活動在騰沖舉辦。活動聚焦區域重點產業,圍繞綠色能源、先進制造、材料基因、生物醫藥、數字經濟、人工智能、高原特色農業等領域,采取線下......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