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場發生在高校實驗室的爆炸事件,讓很多人心痛不已。高校實驗場所如何保障安全也引發網友熱議。
得知北交大實驗室發生爆炸,三名學生不幸遇難的消息,很多人心痛不已。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不少人也提醒,任何時候都要安全第一:
圖片來源于網絡
據北交大官微此前通報:事故為環境工程實驗室內進行垃圾滲濾液污水處理科研試驗時發生爆炸引發火災。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圖片來源于網絡
“北京交通大學”微信公號12月26日消息,12月26日上午9:30左右,學校東校區環境工程實驗室內進行垃圾滲濾液污水處理科研試驗時發生爆炸引發火災。上午10:20,火情得到控制,經初步核實,共有3名參與實驗的研究生在事故中不幸遇難。事故原因相關部門仍在調查中。
此次事故令人無比痛惜,學校已第一時間成立工作小組,黨委書記、校長任組長,在現場組織救援、安全防護工作,并及時召開黨委常委會擴大會議通報情況、部署工作。
學校已全面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將全力做好善后事宜,并依法依規嚴肅問責。
北京交通大學全體師生沉痛悼念在事故中不幸逝去的三個年輕生命。
垃圾滲濾液,簡單來說就是垃圾中的臟水。根據一篇今年發表在《北京工業大學學報》上的論文《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研究及應用現狀淺析》,在垃圾填埋的過程中以及填埋完成后會產生垃圾滲濾液,其來源主要是垃圾自身含水和大氣降水降雪等。
1噸滲濾液相當于100噸城市污水所含污染物的濃度,直排會對地下水產生不可逆的危害,是污廢水領域最難處理、成本最高的種類。
由于垃圾的成分十分復雜,因此所產生的垃圾滲濾液是一種成分復雜,高有機物高氨氮高鹽分的特種廢水,其水質的特點之一就是污染物含量很高,而且往往含有生物毒性。
在垃圾處理行業工作的大氣環境發燒自媒體博主”耳朵“表示:
“滲濾液因為比較臭,所以處理過程,尤其是輸送過程,或者在實驗室研究,都必須也一定在封閉性比較好的環境完成。如果通風換氣不暢,頻次不高,比較容易造成短時間內可燃氣體的快速堆積,濃度達到危險界限,如果稍有火星,就有可能造成燃爆事故。”
科技日報也采訪到相關領域的專家,專家表示:
從整個處理流程來看,滲濾液污水是不會爆炸的。一般來說,在厭氧環節會產生甲烷(CH4),也就是通常說的沼氣,泄露到空氣中,一旦濃度超過5%時,遇見明火就會發生爆炸。而報道中提到的,在現場中聞到刺鼻的氣味應該是氨氣(NH3),空氣中氨氣含量在15%-27%之間也會發生爆炸。不過,“氨氣爆炸的濃度遠高于甲烷,爆炸的概率也低于甲烷。”
專家告訴記者,從化學屬性來說,是沒有100%的安全,只有100%的安全防范。
不過,上述科普僅針對垃圾滲濾液本身,北交大實驗室爆炸事故的具體原因尚需等待調查結果。
事件發生后,清華博士生“畢導”也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對此表示難過,同時,也在安全方面提出了經驗之談:
圖片來源于網絡
他表示,我的實驗室安全理念其實說白了就八個字:不要僥幸,別怕麻煩。
實驗室里的安全事故,基本都是因為這種心理:防護好麻煩啊,今天不防護一下也應該不會有事吧?所以有一些小建議在這里說給大家。
防護有毒物質,不管你是在深紫的高錳酸鉀還是沾皮變黃的硝酸,穿著白大褂總能保你安全。
門捷列夫曾經說過,如果你今天在實驗室里喝了一口飲料,那總有一天你會不小心喝一口丙烯酰胺。
比如我之前在畢設實驗室里發現過這個檸檬……能吃下去放在喹啉和醚酐當中的檸檬的人也是心大。
圖片來源于網絡
人手不是溫度計,人眼不是壓力表,普通的容器里面可能已經在熱浪翻滾,平靜的閥門背后可能分子在積蓄力量。如果操作里有高溫高壓的東西,擋好眼睛和臉,戴好棉手套。心里時刻提醒自己:這是危險的。
搭土裝備的時候,一定要帶上腦子。既然它土,就一定不規范,魯棒性比訂制貨差,更容易出bug。到時候真出了事故,你的土裝備肯定比島津和賽默飛世爾先掛掉。
總之,不要僥幸,別怕麻煩。
此外,在接受科技日報采訪時,一位污水處理企業技術負責人說,高校實驗室一般都是公用實驗室,可能幾個老師帶領幾個團隊共用一個實驗室。
有些學生操作水平高,嚴格按照實驗規范來做,安全性高,反之就容易出問題。有時,上一個實驗做完時,該小組的人并沒很好收尾,下一個小組來做實驗時如果存在操作不規范等問題,風險就相對較高。”
中南大學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教授吳超曾總結了高校實驗室事故特點:
各種實驗室類型繁多、易燃易爆物品種類多、實驗儀器設備設施多、各種實驗樣本標本多、試驗內容和項目變化、接觸和操作人員不固定、危險物品量少易忽視、安全管理制度難落實等。實驗室事故類型包括火災爆炸、觸電、機傷、腐蝕、輻射、中毒、感染和被盜等。
愿逝者安息,
希望這樣的事情不再發生。
近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的第60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在山東青島盛大舉行。在這場盛會上,上海埃松氣流控制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埃松”)攜多款硬核產品參展,充分展現了松江企業在高校實驗室智慧“微環境......
記者獲悉,雄安新區著力推進高校、醫院等疏解項目落地。首批4所到雄安建立新校區的在京高校分別是: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北京林業大學。近日,北科大和北交大雄安新校區總體規劃方案......
武漢大學官網“現任領導”欄目日前更新后顯示,此前擔任北京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的黃泰巖已于2022年8月起任武漢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黃泰巖,男,漢族,1963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研究......
高校實驗室是創新高地,也是風險高地。近期,一件高校實驗室事故通報,讓人倍感揪心:4月27日,中南大學通報,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一實驗室20日發生爆燃事故,一名博士研究生燒傷。讓沉寂了半年多的實驗室安......
4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來雄安新區調研。韓正副總理仔細詢問首批疏解高校和北京協和醫院選址及工作對接情況。據悉,首批疏解的四所高校分別是:北京交通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
“2022年,‘中國腦’要再出發!”2021年末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主任蒲慕明向上海科技表示:“如果要再加一個詞的話,那就是——反思,再出發!”蒲慕明說:“基礎研究的終極目標,除了對......
編者按教育部實驗室安全檢查組成員、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處長田志剛曾做過一個不完全統計:2001—2020年間,媒體公開報道的全國高校實驗室安全事故有113起,共造成99人次傷亡。每一......
昨天,一場發生在高校實驗室的爆炸事件,讓很多人心痛不已。高校實驗場所如何保障安全也引發網友熱議。得知北交大實驗室發生爆炸,三名學生不幸遇難的消息,很多人心痛不已。圖片來源于網絡不少人也提醒,任何時候都......
昨天,一場發生在高校實驗室的爆炸事件,讓很多人心痛不已。高校實驗場所如何保障安全也引發網友熱議。得知北交大實驗室發生爆炸,三名學生不幸遇難的消息,很多人心痛不已。圖片來源于網絡不少人也提醒,任何時候都......
昨天,一場發生在高校實驗室的爆炸事件,讓很多人心痛不已。高校實驗場所如何保障安全也引發網友熱議。得知北交大實驗室發生爆炸,三名學生不幸遇難的消息,很多人心痛不已。圖片來源于網絡不少人也提醒,任何時候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