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04-10 17:30 原文鏈接: 北京醫改落地藥價預計降兩成

      4月8日零時起,北京醫藥分開綜合改革正式實施,北京市3600多家醫療機構取消掛號費、診療費,取消藥品加成,設立醫事服務費,實施藥品陽光采購,同時435項醫療服務價格實現規范調整。《經濟參考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改革已全面落地,運行平穩有序。根據預測,通過配套取消藥品加成和藥品陽光采購,藥品價格平均降幅在20%左右。

      落地 改革平穩過渡

      4月8日起,北京市實施了以取消藥品加成、設立醫事服務費、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等為主要內容的醫改措施。

      北京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參與醫藥分開綜合改革的醫療機構共3600多家,其中需要改造信息系統的2605家醫療機構,已于4月8日6時前切換完畢且具備了開診條件,實現了醫療機構信息系統100%切換成功,開診首日100%信息系統運行正常。

      此外,醫療服務沒有間斷。醫療機構門急診秩序正常,信息切換沒有影響到患者的接診、檢查和治療。城六區114所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了先診療后結算服務新方式。醫改首日門急診藥占比下降了7.7%。

      北京市各醫療機構門診量大,醫改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但醫改新政首日,記者在多家醫院采訪時發現就診秩序平穩。這一局面的獲得與北京市醫衛部門作出的不懈努力密不可分。自3月22日醫改方案公布后,醫療機構不僅進行了多次演練,還推出了多項便民舉措。

      比如,宣武醫院利用全媒體廣泛進行醫改政策宣傳,設計制作了醫改橫幅、折頁、展架、窗口貼等患者告知物料8萬余份,免費發放,方便患者隨時隨地了解政策。設立“醫藥分開綜合改革政策咨詢服務臺”,為患者答疑解惑。此外,還成立了宣武醫院“醫改小太陽”隊伍,從醫改之日起在一線為患者答疑解惑,促進改革與改善同步。

      記者在北京市豐臺區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到,醫改后,社區醫療機構與大醫院在可采購的藥品品種上實現了統一,前期市人力社保局也出臺了社區醫院與大醫院的醫保報銷目錄統一的政策。同時,根據豐臺區政策,醫聯體模式下的三級醫院專家到社區機構坐診也將統一按照社區衛生機構的收費標準執行,以引領更多的患者前往社區就醫,促進分級診療的推進。

      紅利 百姓獲得感加強

      對患者而言,北京醫改改變了以往的就醫體驗,其中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醫事服務費的設立和藥價、檢查費用的降低。

      對于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6醫院就診的曲大爺來說,對改革的認識經歷了從“困惑”到“理解”的過程。曲大爺八十多歲的老伴患有糖尿病,他定期來醫院給老伴拿藥。8日一大早,曲大爺像往常一樣拿著一元硬幣來掛號,卻被告知要交10元醫事服務費時,他納悶了,“不是沒有掛號費了么?現在不但沒取消,怎么還變成了原來的十倍?”

      工作人員為曲大爺算了一筆賬:氯沙坦鉀片原來價格45.8元一盒,8盒共計366.4元;醫改后這種藥的價格為每盒37.9元,8盒共計303.2元,這樣算下來總共節省了63元。這樣一算,曲大爺緊皺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了。

      對于藥價的降低,在社區醫院就診的患者也有體會。今年62歲齊女士患有高血脂癥,她住在西城區德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附近,每個月都來社區中心開藥。“一盒立普妥便宜了19塊錢,現在55元一盒,我一個月吃四盒。我們退休工人錢本來不多,藥費降下來挺好的。”齊女士還告訴記者:“我看病首選社區醫院,今年初簽了家庭醫生,很方便,服務態度也好,還指導我用藥,有社區看不了的病時再去其他醫院。”

      與藥費相比,CT等大型檢查費用的降低,給患者帶來的獲得感更為直接。在天壇醫院的退費窗口,共有74名患者帶著預約檢查單據前來退費。天壇醫院醫務處處長姜悅告訴記者,新政后頭部CT掃描從180元降為135元、磁共振成像從850元降為400至600元,PET/CT從10000元降為7000元,“醫改前按照原價預約的患者,帶著收費單據來可直接退還差價,享受調整后的新價格。”

      對于北京改革,醫衛工作者也普遍表示支持。“醫師服務費調整是利好,取消藥品加成對我們的影響比較小。”北醫三院經營管理辦公室管理研究員金昌曉說,醫院去年的藥占比約為38%,不算高;門急診量比較大,2015年是421萬人,2016年426萬人,按照2015年的數據測算,取消藥品加成后實現平移沒有問題。

      “435項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我們單位涉及其中的140種,絕大部分治療類的都是上調,這讓基層更有動力和積極性。”北京市西城區德勝街道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韓琤琤說,取消藥品加成,要求我們提升除藥品之外的診斷治療能力。為癌癥病人換藥,處理癌性破潰對醫護人員技術要求較高。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后,這類服務的勞動價值更受肯定,醫護人員更有動力去加強學習、提高技能,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務。

      實效 藥價降幅將達兩成

      徹底破除“以藥補醫”,全面構建科學補償機制,是深化醫改的重中之重。它既涉及深刻的利益調整,又涉及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被稱為是今年最難啃的“硬骨頭”,也是醫改重頭戲。根據目前確立的時間表,2017年,全國各級各類公立醫院將全面推開綜合改革,全部取消藥品加成,試點城市公立醫院藥占比(不含中藥飲片)總體降到30%左右,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公立醫院醫療費用控制監測和考核機制逐步建立健全,全國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增長幅度力爭降到10%以下。

      在這一改革領域,除取消15%的藥品加成外,北京市政府搭建的網上藥品陽光采購平臺也在4月8日同步啟動。目前,陽光采購平臺上有7000多種藥品,供北京市4000多家醫療機構競爭議價,供應基本平穩。截至4月8日16:00,首日藥品采購節約費用751.3萬元,降幅達7.8%。而根據此前預測,通過配套取消藥品加成和藥品陽光采購,藥品價格平均降幅在20%左右。

      以此為基礎,據衛計委測算,改革后全市醫療費用總量基本平衡,患者費用負擔總體沒有增加,門診患者次均費用平均降幅為5.11%,住院患者例均費用平均漲幅為2.53%。短期看,不同患者費用有升有降,不太均衡,但從長期看,通過醫療服務的調整和規范,最終讓百姓受益。

      “取消藥品加成是我們選擇的道路,設立醫事服務費、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取消藥品加成,這三件事全部進行,這是北京特殊的結構造成的。”北京市衛生計生委主任方來英表示,改革目的是調整醫療機構補償機制,由過去的3項調整成現在的2項,從制度設計上減少、遏制醫療機構在藥品上獲利逐利,使醫療服務更加規范。

      方來英表示,我們更多通過制度設計,使醫療服務更加規范、過度醫療被抑制、不合理處方被抑制、藥占比下降,這些獲益可能比價格變化更為突出,反過來又會促使醫療服務成本降低。

    相關文章

    從2022年重大事件看醫改趨勢

    2022年已悄然進入尾聲,回顧全年重磅的醫藥政策,醫改仍是重中之重。醫改是一項需要多部門合作的復雜系統工程,尤其需要醫療、醫保和醫藥的密切協同配合。通過行政、市場和法律主體之間相互配合,破解醫改難題,......

    區域醫療中心2023年將覆蓋中國所有省份

    中新網重慶12月10日電(梁欽卿)“國家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要發揮引領作用,集中力量開展疑難危急重癥診斷治療技術攻關。在已布局10個國家醫學中心、26個區域醫療中心的基礎上擴大建設范圍,到2023年......

    國務院發文推廣三明醫改學習三明醫改經驗之路如何走

    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國家衛生健康委7月6日在福建省三明市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三明醫改經驗有關情況。這是在2021年醫改重點任務明確后首次對三明醫改經驗學什么、怎么學等問題作出詳細解釋,也使得深化......

    人民日報談深化醫改,完善生物醫藥創新生態

    在國家新藥創制重大科技專項、藥品監管改革、醫保制度改革和科技金融創新的合力助推下,我國生物醫藥迎來蓬勃發展、量質齊升的可喜局面只要繼續深化改革,不斷完善創新生態,中國新藥研發未來可期最近一段時間,生物......

    全國首家醫改研究學會聯合體在福建成立

    1月9日上午,由福建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研究會牽頭,福建省省內11家醫類學(協)會參與的福建省科協醫改研究學會聯合體成立大會在福州舉行。相關人士稱,此舉將鼓勵多方共同參與,廣聚研究力量,海納各方人才,推......

    聚焦兩會:醫療醫改議案排名第一保護醫生職業尊嚴

    “醫患矛盾可能長期存在,醫生仍面臨著更為突出的職業風險。如何在制度建設、法律建設上更好的保護醫生的職業尊嚴是很重要的”。2020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北大首鋼醫院院長顧晉表示。新冠疫情暴發后,國內......

    醫改明星之路落地地方

    2019年12月份中央發文,號召全國學習福建三明醫改經驗,醫改明星之路即將復制全國。按照文件指示,2019年12月底前,各省份要結合實際制定推廣福建省和三明市醫改經驗、深化醫改的工作方案,明確本地區各......

    姚曉菲:發掘醫藥流通的服務價值助推醫改加速落地

    北京3月15日電3月9日,創新大健康產業聯盟理事長、融貫電商創始人兼CEO姚曉菲做客人民網·人民健康2019全國兩會“健康中國人”特別節目。姚曉菲表示,醫藥產業正顯現出高效化、專業化和重基層的發展趨勢......

    2019年上海:按照“大衛生、大健康”理念全力深化醫改

    近日,市政府召開2019年上海市衛生健康工作會議,按照“大衛生、大健康”理念,全力深化醫改,加快推進健康上海建設,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維護保障市民健康,努力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高品質健康服務需求。副市長宗......

    深化醫改須牢記初心與使命

    新一輪醫改10年基本完成立柱架梁任務,經驗彌足珍貴。衛生健康全行業付出巨大心血和智慧,一系列改革舉措劍指群眾看病就醫難題,努力實現人人病有所醫,改革成效逐步顯現。當前正處于深化醫改的關鍵期,在經濟發展......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