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促進創業帶動就業行動計劃(2024-2026年)》(簡稱《行動計劃》)近日印發。北京力爭通過三年時間,實現覆蓋創業不同階段和重點要素的創業工作格局。重點實現的工作目標包括:年均新增參保創業單位數量不少于4萬戶,帶動就業崗位數量不少于20萬個,年均扶持大學生創業團隊不少于400支等。為此,《行動計劃》推出了減免稅收、支持高校、科研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兼職創業離崗創業、鼓勵高校允許學生以創業成果作為畢業論文等措施。
個體工商戶符合條件可減征個人所得稅
《行動計劃》要求,脫貧人口、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零就業或低保家庭勞動年齡內登記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和退役士兵從事個體經營的,在3年內按每戶每年24000元為限額扣減相關稅款。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免征增值稅,適用3%征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減按1%征收增值稅。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2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個人所得稅。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半征收“六稅兩費”。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5%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落實一次性創業補貼政策,本市畢業年度及畢業兩年以內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退役士兵、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托底”安置人員、報告企業分流職工、農村勞動力以及入鄉創業人員,在本市首次創辦的企業或個體工商戶,符合條件的,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支持。
支持科研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兼職創業
在實施創業人才激勵方面,《行動計劃》明確,支持高校、科研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兼職或在職創辦企業,支持在崗創業、到企業掛職或參與項目合作,以及離崗創業。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兼職、在職創辦企業、在崗創業等創新創業活動,可以兼職取酬,獲得成果轉化收益。離崗創業人員離崗期間,可保留相應的人事關系、基本工資待遇和社保待遇。創業期間可與其他在職人員一樣,在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崗位等級晉升方面,享受同等待遇。離崗創業期間,創業不成功選擇返回原單位的,仍可按本人的專業技術職務進行相應的崗位聘用。
實施北京市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資助試點工作和北京市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啟動支持計劃,對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市場前景好的留學人員企業,在創辦初始啟動階段予以資金支持。加強留學歸國人員創新創業園建設,強化綜合服務功能和科技創新促進功能,推動創新創業與國際接軌。組織實施青年科技人才培養計劃,通過“人才+項目”的支持模式,選拔和培養一批處于創業起步階段的創業新星,并給予創業經費支持,推動其科技創新成果在京轉化落地。
積極落實積分落戶政策,創業人才滿足積分落戶政策中創新創業指標積分條件的,可獲得相應積分。市級大學生創業園、市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大學生創業板推薦的優質高校畢業生創業企業核心成員,符合條件的可申請辦理工作居住證;創業企業成效突出或帶動就業效果顯著,發起人或主要創始人符合畢業生引進條件的,可申請辦理引進。
允許大學生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
在支持重點群體創業方面,將大力開展大學創業教育和培訓,評選一批市級創新創業學院、市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實施彈性學制,允許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鼓勵高校允許創業組織發起人或主要創始人將與其本人所學專業相關的創業成果作為畢業論文(設計)申請畢業或學位。
加強大學生創業孵化體系建設,為畢業2年內的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免費提供不超過3年的場地支持,積極推動大學生創業園實現虛擬工商注冊功能。(記者 代麗麗 實習生 謝依諾)
《北京市促進創業帶動就業行動計劃(2024-2026年)》(簡稱《行動計劃》)近日印發。北京力爭通過三年時間,實現覆蓋創業不同階段和重點要素的創業工作格局。重點實現的工作目標包括:年均新增參保創業單位......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韓國國家研究基金會(NRF)的合作協議,雙方共同資助中韓兩國科研人員在科學研究基礎上開展的合作交流與雙邊研討會項目。一、項目說明(一)項目類型。包括合作交流、在......
“忙”,已經成為很多科研人員的常態,他們忙著很多事,唯獨很難靜下心來忙學問。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忠范將很多被迫忙碌的科研人員,比作漚麻過程中被嗆出水面的魚,“表面上熱鬧非凡,實際上折騰而已”。“小時候,我......
您的論文數據,我們一起負責!隨著WebofScience的不斷更新,作者記錄功能新增了更多元化的的內容與分析指標,科研人員在認領后就可以通過WebofScience更方便快捷地查看到自己更全面的學術表......
10月18日,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聯合中山大學第六附屬醫院研究團隊,揭示直腸癌在新輔助化療下腫瘤微環境的動態變化圖譜和耐藥性影響,并為臨床制定有效治療方案提供新依據。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細胞報道醫學》上......
2023年5月31日,中國科學院發布2023年度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知。其公布202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名額共79名,增選向國家急需的關鍵領域和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傾斜;向為國防和國家安全作......
日前,備受科研人員關注的2023年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已經完成。隨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把“打招呼”頑疾列為主題教育專項整治問題全面推進,一些......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日前發布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參與的一項研究發現了一種至少16億年前就在地球上存在過的生物群,早于其他已知的動植物,相關研究論文已發表在英國《自然》雜志上。公報說,這一生物群被稱為“原甾......
近日,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章曉輝團隊、北師大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王友軍團隊與中國科學技大學教授唐愛輝團隊合作開發構建了一類新型的檢測鈣信號的熒光蛋白探針“尼莫”(NEMO),該......
基礎研究減負還要過幾道坎寫“材料”爭“帽子”仍在困擾青年科研人員基礎研究相當于科技大廈的“地基”,而從事基礎研究的科學家,就是“打地基”的人。無論是全國兩會前夕中央政治局對基礎研究進行的集體學習,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