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3年信用建設成果現場觀摩會、第五屆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上,經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評選,北京市獲評“省級組先進單位”稱號,通州區獲評“信易貸”組“城市組特色單位”稱號。
昨天,區經信局方面表示,今年通州“信易貸”平臺已助力向守信企業提供非標融資6.43億元。隨著副中心與北三縣信用一體化加速建設,80家守信企業榮登“紅榜”,四地還推出了守信激勵應用場景數據目錄。
建平臺提供非標融資6.43億元
根據信用狀況進行獎懲,是建設營商環境的第一步。截至9月底,區經信局共歸集、報送數據17625條,其中行政許可9489條,行政處罰8136條;報送5類數據154條,上報合規率均為100%;信用承諾履約踐諾信息20余萬條;企業自愿注冊信用信息778家。
與此同時,副中心還形成了貫穿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的新型監管機制,建成并運行了通州區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按照事前經營者準入前誠信教育、信用承諾、自主注冊申報;事中信用核查、公共信用評價和行業信用評價、分級分類監管;事后信用公示、信用獎懲、信用修復及異議處理的“3+3+3”模式,副中心應用北京市大數據中心推送的信用評價結果,將全區企業信用分級分類劃分為四級九等。這有力地解決了住建、食品藥品安全、稅收、生態環境、應急管理等多個領域嚴重失信事件的發生。
通過信息化平臺提升服務能力,副中心還在推進惠民便企項目落地。區經信局建設通州區中小微企業融資綜合服務平臺(通州“信易貸”平臺)功能,促進“信易+”項目進程。針對專精特新和金融產品等功能模塊,副中心運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實現對企業基本信息的加工處理,根據市場監管數據等信息形成企業規模及行業經驗,形成可在平臺展示的企業信息。而針對專精特新企業,副中心研究設計5大評分指標,進行綜合信用評分,并以雷達圖形式展示企業綜合信用畫像,顯示企業優勢項及薄弱項,供金融機構參考。目前,通州“信易貸”平臺已歸集“京津冀晉”四地專精特新企業8769個,其中北京4926個,通州區255個;規上企業204個,一般企業5442個等。
不僅如此,該平臺陸續對接十余家金融機構,針對不同金融產品,劃分不同應用場景,包括政融通、中標貸、知識產權貸、園區信用貸、綠色金融及預付式消費6大場景主題。截至10月底,該平臺已助力向54家不滿足傳統金融機構標準融資條件的守信企業提供非標融資,融資金額高達6.43億元。
打造“通州北三縣信用聯合體”
隨著“通武廊”聯系越發緊密,副中心與北三縣的信用一體化建設成為了優化營商環境的重點。通州區兩次召開與北三縣信用一體化聯席會議,發布上半年通州區與北三縣守信“紅名單”,80家守信企業榮登“紅榜”,通州區還與北三縣聯合推出守信激勵應用場景數據目錄。
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政策、統一管控要求,區經信局依托“京津冀晉”共建統一標準體系和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制定了《通州區與北三縣守信聯合激勵建設行動方案》,打造“通州北三縣信用聯合體”品牌,促進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爭做京津冀區域信用聯合建設的橋頭堡。
與此同時,為推動通州區與北三縣四地社會信用體系一體化建設,提高企業誠信意識,由四地推薦30個候選企業守信激勵案例,經社會公眾廣泛參與,評選出通州區與北三縣守信激勵十大典型案例。此外,四地還確定了“信易貸”“信用+醫療”“信用+政務服務”惠民便企行動的牽頭單位及試點方案。
優化營商打造“信用金名片”
2024年,區經信局預計將從信息平臺提升、治理信用環境、優化營商環境、推進信用一體化區域聯合等方面助推信用體系建設再上新臺階,進一步優化副中心的營商環境。
據介紹,區經信局將發揮通州“信易貸”平臺優勢,歸集應用各類信用信息數據,優化營商環境;研究制定“信用+醫療”惠民便企行動實施方案,探索引進社會資本,確定試點單位,開展信用醫療;推進“信易貸”工作,依托通州區中小微企業融資綜合服務平臺,開展“信用助力中小微企業融資送服務”活動,進一步化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按照通州區與北三縣守信聯合激勵建設行動方案,明年區經信局還將建立守信“紅名單”數據庫,嵌入行政審批、政務服務前端,按照守信聯合激勵措施開展聯合激勵,并爭取四地“信易貸”“信用+行政審批”“信用+醫療”等惠民便企項目實現落地。
區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州區本年度較好地完成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明年會進一步落實建設成效,塑造良好信用體系,創造優越營商環境,將副中心打造為“北京市信用金名片”。
近日,在2023年信用建設成果現場觀摩會、第五屆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上,經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評選,北京市獲評“省級組先進單位”稱號,通州區獲評“信易貸”組“城市組特色單位”稱號。昨天,區經信局方......
近日,在2023年信用建設成果現場觀摩會、第五屆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上,經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評選,北京市獲評“省級組先進單位”稱號,通州區獲評“信易貸”組“城市組特色單位”稱號。昨天,區經信局方......
11月22日,清華大學、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共同發布《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指數2023》報告和《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3》報告。清華大學副校長曾嶸,施普林格·自然集團監事會主席斯蒂芬·馮·霍爾茨布林克以及......
2023年11月21日,中國北京——今日,全球基因測序和芯片技術的領導者因美納宣布其北京辦公室喬遷新址,并在京新增分撥中心。此次全面煥新升級的因美納北區運營體系將為中國客戶提供更加專業、優質、高效的服......
11月16日下午,在“北京市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北京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力介紹,亦莊每年拿出10億元專項資金,支持高水平人才創新創業,平均每小時有4名人才落地經開區發展。據介......
11月18日,北京懷柔科學城科技創新服務論壇舉辦。作為第三屆雁棲人才論壇分論壇,該論壇以工程跨界·服務融通為主題,吸引科學家、行業專家一同為懷柔科學城人才建設、科技創新建言獻策,來自科研院所、科技企業......
11月18日,第三屆雁棲人才論壇分論壇——科技產業人才論壇暨成果轉化示范區建設研討會舉辦。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懷柔創新聯合基金項目正式發布。發布會現場。(主辦方供圖)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懷柔創新聯......
按照《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管理辦法》規定,經"三審一定",擬資助2023年度京津冀基礎研究合作專項項目40項(詳見附件1),總經費2400萬元。現將項目予以公告。......
近日,2022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正式公布,21位科學家、188項成果獲獎。王小云、趙晉榮榮獲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楊玉超、曹云龍、陶飛、邵薇薇、周恒、高立寧、李騰、劉保獻、李飛強9人榮獲杰出青年中關村獎......
作為國家級全球科技創新交流合作平臺中關村論壇的賽事板塊,“中關村前沿科技沙龍再生醫學與高端醫療器械專場活動”近日在中關村醫療器械園舉辦。記者從會上獲悉,作為大興機場臨空區國際生命健康社區首個開工建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