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3-29 08:50 原文鏈接: 北京限期3年整治大氣污染等環境頑疾

      當前要緊緊抓住廣大群眾關心的大氣質量、污水、垃圾、違法建設等突出問題,整體規劃,綜合治理,突出重點,分步實施,一個戰役一個戰役地打,積小勝為大勝,讓人民群眾不斷看到新的變化。——郭金龍

      新京報訊 (記者馬力)昨日(3月28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生態文明和城鄉環境建設動員大會,集中整治大氣污染、污水、垃圾、違法建設這四大城市環境“頑疾”。

      市委書記郭金龍在會上強調,北京將動員全社會力量,深入推動首都生態文明建設,讓北京天更藍、地更綠、水更凈。并要求今后重點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環境建設北京面臨新挑戰

      郭金龍強調,我們必須下決心,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協調推進,努力使北京環境更優美、市民生活更舒適,為實現“美麗中國”的發展目標作出應有貢獻。

      郭金龍指出,北京在生態文明和城鄉環境建設上,也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突出表現為:人口過快增長,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加,資源約束越來越緊,生態環境和公共服務設施的承載能力面臨嚴峻挑戰,另外受氣象條件和北京地理環境等多種因素影響,廣大人民群眾對空氣質量和生態環境還有很多不滿意的地方,期待更大的改善。

    除“頑疾”讓群眾看到新變化

      郭金龍表示,今后將重點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必須加強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當前要緊緊抓住廣大群眾關心的大氣質量、污水、垃圾、違法建設等突出問題,整體規劃,綜合治理,突出重點,分步實施,讓人民群眾不斷看到新的變化。

      二是必須創新管理體制。結合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推進職能整合,推動資源共享,解決越位、錯位、缺位的問題,形成管理的合力,增強履行職責的力度。

      三是必須創新投融資體制。

      四是必須依靠科技創新。

      五是必須依靠中央單位和駐京部隊的大力支持。要進一步建立健全信息溝通機制、工作協調機制,共同研究解決首都生態環境建設中的重大問題。

      此外,組織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將生態環境建設作為重要的考核指標,進一步建立健全生態環境指標體系、監測體系和考核體系。紀檢監察部門要加強對生態環境重大項目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對落實不力、工作不作為的要給予問責。

    ■ 部署
     
    污水垃圾治理 3年投約900億
    王安順強調,要下定決心、標本兼治,推進首都生態文明和城鄉環境建設

      新京報訊 (記者馬力)“全市各區縣、各部門、各單位要以‘坐不住、睡不著、吃不下’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確保不斷取得新的明顯成效。”昨天,在首都生態文明和城鄉環境建設動員大會上,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安順強調,要下定決心、標本兼治,推進首都生態文明和城鄉環境建設。未來三年北京在垃圾、污水、造林方面的投資將超過1000億元。

    治“四大頑疾”任務限期完成

      “今年以來,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北京霧霾天氣頻繁發生,且多次出現持續時間超過4天的情況,引起中央高度重視和國內外廣泛關注。”王安順說。

      王安順說,今年以來,對深化大氣污染、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加強城鄉環境建設,推進拆違打非等進行了專題研究,分別明確了近三年的行動計劃和目標要求。

      王安順說,對三年行動計劃確定的各項任務,各區縣、各部門、各單位要對照職責、責任認真進行梳理,制定具體的工作計劃,明確目標和要求,立下“軍令狀”,倒排工期,限期完成。

    環境設施跟不上是治理瓶頸

      王安順強調,環境設施跟不上,是當前垃圾、污水治理的主要瓶頸,環境設施落在哪個區縣,就是哪個區縣責無旁貸的責任,各區縣要確保規劃順利實施。要在深入挖掘現有設施潛力的同時,城鄉接合部等地區不以設施不足、不到位為污染現象找借口。對于新開發建設區域,要把環境設施作為先決條件,同步規劃、同步建設,不追后賬、不留遺憾。

      王安順說,初步測算,未來三年,污水、垃圾治理需要投入資金848億元;平原地區100萬畝造林,還需要近300億元,僅這三項,投資需求就1000多億元。這么大的投入,須積極探索社會力量參與環境建設的有效途徑。

      王安順表示,發現問題多在基層,要建立市民舉報獎勵機制,鼓勵廣大市民直接舉報身邊的環境問題,使之盡早發現,及時解決。

    相關文章

    藍天保衛戰十年,中國畫出全球大氣治理最快曲線

    藍天保衛戰十年,大氣治理幾乎沒有放松的時候。2013年9月,以國務院名義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業界簡稱“大氣十條”)啟動,這是我國針對突出環境問題開展綜合治理的首個行動計劃。“大氣十條”明確......

    大氣污染與兒童多動癥風險存在關聯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董光輝團隊聯合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于云江團隊等,揭示了大氣污染對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癥(ADHD)患病風險的粒徑效應,有望為大氣顆粒物控制管理政策和兒童健康政策的......

    VOCs治理重磅政策匯總:源頭替代+末端治理成主流?

    “與我們傳統的二氧化硫、煙塵、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相比,VOCs治理有它的特點,當前的工作基礎依然薄弱,已經成為大氣環境治理領域最明顯的短板。”時任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副司長張大偉在2022年11月提出如上觀......

    預算報告:中央財政2023年污染防治資金這樣安排!

    3月6日,《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發布,其中提到,支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落實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支持農作物......

    針對大氣污染,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副司長張大偉發話了

    12月26日,《中國碳中和與清潔空氣協同路徑》2022年度報告發布會在線上召開,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副司長張大偉在會上發言致辭。張大偉表示,近年來中國的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但大氣污染治理形勢依然嚴峻......

    精準阻擊大氣污染源藍天白云漸成常態

    在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的主樓里,懸掛著一幅特殊的日歷圖,日歷圖顯示著北京2013年以來每一天細顆粒物(PM2.5)的濃度情況。“顏色越深越紅,表明空氣質量越差;顏色越淺越綠,表明空氣質量越好。”黨的......

    朱彤院士:大氣污染與人群健康息息相關

    在健康管理中,個人雖然是第一責任人,但卻難以控制外部環境的影響。大氣污染是一類致癌物,數據顯示,每年因大氣污染而過早死亡的人數約有700萬,其中因PM2.5死亡的人數有400多萬。整體而言,空氣污染具......

    91.5億!財政部下達2022年大氣污染防治資金(第二批)

    財政部關于下達2022年度大氣污染防治資金預算(第二批)的通知財資環〔2022〕58號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為支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促進大氣質量改善,......

    放大二氧化氮身份標識快速鎖定大氣污染“元兇”新方法

    通俗地講,就是把吸收到的二氧化氮光譜信號進行有效放大,再通過我們開發的可靠算法進行計算,最終實現對大氣二氧化氮的精確探測。基于多模激光的振幅調制腔增強吸收光譜技術,適用于長期穩定運行、免人工維護的二氧......

    亞熱帶丘陵區排放氨氣近源沉降特征獲揭示

    丘陵區稻田氨氣排放、近源沉降及大氣轉化示意圖。課題組供圖氨氣是大氣中含量最高的堿性氣體,主要來自于農田氮肥施用及畜禽糞便導致的氨揮發。氨氣與酸性氣體反應會形成大氣氣溶膠,因此它也是一種大氣污染物。中國......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