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正式下發《北京市加快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三年內,本市將新建再生水廠47座,升級改造污水處理廠20座。到“十二五”末,全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其中四環路以內地區污水收集率和污水處理率達到100%,中心城區(中心城及海淀山后地區、豐臺河西地區、大興區五環路以內地區)污水處理率達到98%,新城污水處理率達到90%;污泥基本實現無害化處理,實現首都水環境的明顯好轉。
現狀
超4成河長劣V類
2013年2月的監測數據顯示,全市共有河道長度2545.6公里,其中有水河道長度為2300.4公里。
監測結果顯示,符合II類標準的河長971.1公里,占有水河長的44.6%;III類河長140.5公里,占6.5%;IV類河長112.8公里,占5.2%,V類河長44.2公里,占2.0%;劣V類河長907.24公里,占41.7%。達標河長為1070.9公里,占有水河長的49.2%。從而可以看出,目前北京很大一部分的河道存在缺水、水質差的問題。
舉措
三年內完成83項建設任務
為實現污水治理目標,本市將在三年內實施再生水廠、配套管線、污泥無害化處理設施和臨時治污工程四大類、共83項建設任務。
2013年到2015年,全市新建再生水廠47座,所有新建再生水廠主要出水指標一次性達到地表水Ⅳ類標準;升級改造污水處理廠20座,新增污水處理能力228萬立方米/日。其中,中心城區新建再生水廠11座,升級改造污水處理廠5座,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34萬立方米/日。新城新建再生水廠15座,升級改造污水處理廠12座。鄉鎮新建再生水廠21座,升級改造污水處理廠3座。
新建和改造污水管線1290公里,新建再生水管線484公里。建設清河、酒仙橋、高碑店、小紅門四大再生水輸水工程,實現再生水跨流域調度配置利用。
新建污泥無害化處理設施14處,新增無害化污泥處理能力3995噸/日。中心城區新建高碑店、鄭王墳污泥干化工程,實施龐各莊污泥堆肥場改擴建工程,新城新建污泥無害化處理設施11處。
在規劃污水處理廠建成投入運行前,通過采取現有污水處理廠深度挖潛和在城鄉結合部重點村莊、居民小區及河道干支流重點排污口建設臨時治污工程等措施,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9萬立方米/日,初步改善城區河道水環境質量。
保障
污水處理費及再生水價格將提高
方案提出,將逐步提高污水處理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和再生水價格,在污水處理費覆蓋服務價格前,將現有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政府投資、財政運營經費補貼與污水處理行政收費統籌使用,按照購買公共服務模式,保障排水和再生水利用設施運營成本及企業合理收益。
擴大企業直接投資,同時積極吸納央企、市屬國有大中型企業以及民營資本等社會資金投入排水和再生水設施建設。按照《北京市城市基礎設施特許經營條例》,市水務局與市政府授權的特許經營單位簽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特許經營服務協議,確定服務范圍、服務時限、服務標準、服務價格,界定政府與企業的權利、義務,依法依規,加強監督管理。
探索建立水環境容量補償機制。根據污水排放量及污水處理量等指標,由上游區縣向下游區縣或污水處理廠重點建設區縣繳納污水處理經濟補償費,經濟補償費主要用于污水處理廠建設及后期運營等方面。
為加強企業污染源頭監管,本市將修訂出臺《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制定更嚴格的工業企業廢水排放標準。加強對化工、制藥、紡織、食品制造、釀造和電鍍等工業廢水直接向環境水體排放的監管,確保重點污染企業在“十二五”末達到新的排放標準。同時,依法限期關停不符合本市產業發展定位的企業和排放含重金屬廢水的小型生產企業。強化垃圾處理設施和糞便消納設施、垃圾滲濾液處理設施的建設和運行監管。建立環保、水務、城管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嚴厲查處城鄉結合部和河道兩岸違法、違規排污行為。
馬上就訪
三年后:河水不黑不臭 基本還清
當這些項目完成后,北京的河流會發生什么改變?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三年后,通過多種措施并舉,被污河道將不黑、不臭,做到基本還清,水質將爭取從劣五類水質逐步改善到四類水質。
針對現有污水處理廠因客觀條件限制多數布置在城市下游的狀況,方案規劃了四大跨流域再生水調水工程,每天計劃調100萬立方米的再生水補充到上游的永定河、清河、壩河、涼水河、南護城河等河道,改善河道水環境。
現狀污染嚴重的城市河道,如清河、涼水河、蕭太后河的部分污染河段,目前水質為劣五類水體,通過增設臨時措施和建造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建設項目,水環境也會大為改善。
污水處理與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需要一定的建設周期,為使規劃污水處理廠建成投入運行前,城區河湖水環境質量有所改善,將通過中心城區現有污水處理廠深度挖潛,在城鄉結合部重點村莊、小區以及河道干支流重點排污口建設臨時治污工程等措施,初步改善城區河道水環境質量。
本市近日發布《北京市全面打贏城鄉水環境治理殲滅戰三年行動方案(2023年—2025年)》。這是本市發布的第四個三年治污行動方案,將補強城市污水治理弱項,補齊農村污水治理短板,全面打贏城鄉水環境治理殲滅......
城區東北部,高安屯再生水廠二期已通水運行兩個多月,水廠日處理污水能力翻倍至20萬立方米;城區南部,亞洲規模最大的全地下再生水廠——槐房再生水廠已運行兩年多,日處理能力達到60萬立方米……記者昨天從北京......
在槐房再生水廠,經過污水處理車間處理的再生水,排到濕地公園池塘內,用于養殖錦鯉。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薛珺槐房再生水廠工作人員介紹污水處理車間。再生水廠也能賞心悅目?昨日,北京槐房再生水廠正式運行,盡管......
昨天(3日),隨著市排水集團定福莊再生水廠通水試運行,曾受到嚴重污染的蕭太后河將重現水清岸綠。近期,蕭太后河的河水將被陸續抽干,污水將送入定福莊再生水廠,年底前再生水廠再將處理后的“凈水”重新注入河道......
雖然北京治污的三年行動計劃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但毋庸諱言,其完成時間比原定計劃有明顯滯后。這其中,污水處理項目經常面臨規劃選址難、征地拆遷難、項目落地難、施工進場難也是導致進度滯后的一個重要原因。反對把......
昨天,記者從市水務局獲悉,今年將新開工建設4個再生水廠,均為本市重點工程,采用市場化建設模式,計劃于明年年底竣工。據介紹,這四個項目分別為位于南環鐵路以南的鄭王墳再生水廠,建成后可新增再生水生產能力每......
本市正式下發《北京市加快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三年內,本市將新建再生水廠47座,升級改造污水處理廠20座。到“十二五”末,全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其中四環路以內地區污水收集......
記者昨天從市規劃委獲悉,清河第二再生水廠選址已獲得市政府批復。該再生水廠預計2015年建成投產,日處理15萬-30萬噸污水。據市規劃委介紹,清河第二再生水廠位于朝陽區孫河鄉沙子營村西側,東至來廣營北路......
昨天,記者從市水務局了解到,未來三年,全市將新建再生水廠46座,升級改造污水處理廠20座。預計到“十二五”末,中心城區污水處理率將達到98%,四環路以內地區污水收集率和處理率達到100%。截至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