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EN是一個重要的腫瘤抑制基因,許多腫瘤都存在PTEN突變、下調或功能障礙。PTEN的磷酸酶活性依賴于膜轉位(激活),已知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劑(尤其是曲古菌素A)能夠促進PTEN的膜轉位,但人們并不清楚這背后的具體機制。
多細胞生物的每個細胞都攜帶著相同的遺傳學信息。不過,不同類型的細胞只激活功能所需的特定基因。哪些基因在何時被激活,很大程度上是由組蛋白上的化學修飾決定的,組蛋白乙酰化就是其中之一。
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劑是近年來倍受關注的潛在抗癌藥物。北京大學的研究團隊使用兩種非選擇性的HDAC抑制劑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曲古菌素A(TSA)和辛二酰苯胺異羥肟酸(SAHA)能夠抑制HDAC6,通過PTEN的K163乙酰化誘導PTEN膜轉位。這一成果發表在近日的Oncogene雜志上,文章的通訊作者是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的甘業華研究員。
研究顯示,K163乙酰化會阻止PTEN C端與其余部分互作,最終導致PTEN膜轉位。用HDAC6抑制劑(TSA或SAHA)誘導野生型PTEN過表達,可以抑制細胞增殖、細胞遷移、細胞侵襲以及移植瘤的生長。但如果PTEN 的K163發生突變,HDAC6抑制劑就起不到這樣的效果。
這些結果說明,HDAC6抑制造成的PTEN激活,在腫瘤抑制中起到了顯著的作用。非選擇性HDAC抑制劑或HDAC6特異性抑制劑,在臨床上更適合治療沒有PTEN突變或缺失的腫瘤。
作者簡介:
甘業華 研究員 1988年本科畢業于華西醫科大學口腔系;1998年研究生畢業于原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其中1995-1997在日本大阪大學齒學部學習);1998-2002在日本大阪大學醫學部學習,并獲得信號傳導專業醫學博士學位;2002-2003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休斯頓醫學院生物與藥理學系做博士后;2003-2005在美國貝勒醫學院外科做博士后;2005年4月回國被聘為研究員,2006年聘為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及專長:抗口腔腫瘤藥物的篩選和藥物抗腫瘤機制的研究;顳下頜關節紊亂病(TMD)的臨床及發病機制的研究。
生豬生產在我國畜牧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大生豬養殖和豬肉產品消費國,但還不是養豬強國,特別是生豬遺傳育種工作落后于歐美國家,急需在新一代生物育種技術上加大投入,實現“彎道超車”。今天......
記者18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彭新華教授、江敏副教授團隊發現了混合原子自旋之間的法諾共振干涉效應,提出了全新的磁噪聲抑制技術,成功降低磁噪聲干擾至少2個數量級。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國際學術期......
一項國際研究新近發現,在南極夏季溫度最高的1月,南極洲冰架上57%的融水以雪泥形式存在,但通常情況下,區域氣候變化模型并沒有把這部分融水量計算在內。這意味著,南極冰架的融水量遠高于以往的預測。英國劍橋......
中新網北京7月18日電(記者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衰老研究論文稱,研究人員發現了促炎蛋白IL-11(一種介導炎癥的信號傳導蛋白)在小鼠中的衰老效應。這項研究結果表明,抑制該蛋白能......
本周,多國研究人員共同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全球變暖趨勢引起的兩極冰雪加速消融正減緩地球自轉速度,地球上的一天也因此變長。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15日刊載相關研究報告顯示,由于格陵蘭島和南極等地的冰雪加......
北京時間7月12日,Science(《科學》雜志)在線發表了武漢大學高等研究院、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雷愛文教授團隊關于交流電合成化學的最新研究論文,題為“Programmedalternatingcur......
中新網北京7月12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通訊-地球與環境》最新發表一篇氣候變化研究論文分析稱,在2007年至2021年間,從北冰洋流向南方的厚海冰數量增加,縮短了西北航道(......
腸道是營養物質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下稱亞熱帶生態所)畜禽健康養殖與農牧復合生態研究中心研究員孔祥峰帶領團隊系統比較了不同品種豬腸道屏障發育規律的差異及飼糧纖維調控作用,......
記者7月8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獲悉,該所南方特色作物遺傳育種團隊聯合景德鎮學院、宜春市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等單位,在三葉木通果實開裂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結果7月4日......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可降解材料開發與利用創新團隊聯合湖南農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等,利用麻類天然生物質材料,研制了一種黃麻納米纖維本征保鮮涂層,并成功應用于香蕉和芒果的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