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6-15 15:26 原文鏈接: 北大鄧興旺、安成才教授Nature子刊解析雜種優勢

      來自北京大學、耶魯大學和杜克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證實,在擬南芥雜交種中水楊酸生物合成增強,提高了對活體營養型病原體(biotrophic pathogens)的抗性。這些研究結果發布在6月12日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鄧興旺(Xing Wang Deng)教授、安成才(Chengcai An)教授及何光明(Guangming He)博士是這篇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鄧興旺教授是世界著名的生物學家,其長期從事植物分子遺傳及生理學方面的研究,多次在Cell、Science、Nature等世界權威刊物上發表很有影響的學術文章。2013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安成才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植物抗病免疫反應的分子機理以及植物營養組織中異位代謝三酰甘油(TAG)的轉換機制。

      雜種優勢(Hybrid vigour)是生物界的一種普遍現象,一般是指遺傳組成不同的親本雜交產生的F1在生長勢、生活力、抗逆性、繁殖力、適應性、產量、品質等方面優于其親本的現象。多年來人們已在農作物生產中廣泛地利用雜種優勢。

      由于擬南芥是自交授粉,天然的擬南芥品種主要是純合子。有研究證實在擬南芥中,兩種不同的品種雜交生成的雜交種可以在生物量、光合效率、幼苗活力、種子數量、磷酸鹽攝取和抗凍性方面顯示出雜種優勢,但有關其對植物防御力的影響很大程度上仍有待探索。

      植物可以遭受到包括細菌、真菌、卵菌、病毒和線蟲在內的各種病原體的攻擊。在識別到攻擊病原體時,植物可以生成一些免疫信號,并激活一組防御反應。水楊酸(SA)是一種響應病原體感染而升高的免疫信號,其往往伴隨著抗微生物PR 基因(Pathogenesis-related gene)表達增高,以及抗病性增強。

      在這篇Nature Communications新文章中,研究人員報告稱發現某些擬南芥品種雜交可以提高對活體營養型病原體番茄細菌性斑點病菌株(Pst)DC3000的抗性。比較這些雜交種與親代的轉錄組揭示,在雜交種中幾個關鍵的SA生物合成基因顯著上調,最終導致了自由態水楊酸(SA)和結合態水楊酸(SAG) 水平均升高。并且,他們證實當PAD4突變阻斷SA生物合成信號時,F1雜交種增強的病原抗性明顯受損。最終,研究人員證實組蛋白H3乙酰化表觀遺傳修飾與雜交種中一些SA生物合成基因表達上調有關聯。

      這些數據表明,在擬南芥雜交種中一些SA生物合成信號通路增強激活,有可能促成了它們對活體營養型病原體的抗性增加。

    相關文章

    海爾生物力促首個《生物安全核酸采樣艙》標準發布

    2022年5月31日,國內首個《生物安全核酸采樣艙》產品類標準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上正式發布。此項標準的出臺,填補了行業市場空白,標志著國內生物安全核酸采樣艙研發生產將有標可依;對進一步規范各地“步......

    社會資金試水基礎研究能讓“冷板凳”熱起來嗎

    基礎研究多元化投入機制有自身發展成熟的過程,不會一蹴而就。政府可通過稅收優惠等政策手段激勵社會資金通過捐贈支持基礎研究。政府的激勵幅度越大,社會資金投入的體量就會越大,多元化投入機制也會越趨成熟。“期......

    場館生物氣溶膠也需監測,團體標準發布

    5月24日,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發布了《場館生物氣溶膠監控處置系統技術要求》團體標準。此項團體標準以涉及密閉空間、人群聚集的體育文化綜合型場館為公共聚集場域切入點,針對以生物氣溶膠監控處置系統的設計、......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系列活動,線上線下光彩繽紛

    線上直播現場。主辦方供圖了解生物多樣性。主辦方供圖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當天,廣東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鼎湖山保護區)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中科院第十八屆公眾科學日暨國際生物多......

    國細胞生長因子領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

    5月12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發改委)正式發文(發改辦高技【2022】374號),同意由溫州醫科大學牽頭組建“細胞生長因子藥物和蛋白制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該中心將建設成為全國首個細胞生長因子......

    15年更新近兩倍,《中國生物物種名錄》新名單公布

    沙狐Vulpescorsac甘東海攝網紋馬勃Lycoperdonperlatum王科攝巖須Cassiopeselaginoides,拍攝者:林秦文5月22日,在第29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到來之際,中國科......

    “娃娃魚”新品種,中國生物多樣性又一成果

    俗稱為“娃娃魚”的大鯢,是我國珍稀瀕危兩棲動物。記者22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經過長期努力,該所車靜課題組等在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純種大鯢野生種群。綜合形態學和遺傳分化證據,研......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竟要搶救學科?30余院士聯名倡議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遺憾的是,作為支撐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的基礎性學科,中國的生物分類學發展岌岌可危。為此,國內30余位院士專家聯合署名倡議,正確認識生物分類學的價值,給予這門基礎學科應有的......

    MolecularPsychiatry:星形膠質細胞活體成像研究中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人員基于新型基因編碼生物磁共振成像技術,建立了在體無創全腦檢測星形膠質細胞的新技術。星形膠質細胞是哺乳動物中樞神經系統(Cen......

    冬眠的蝙蝠與冬眠的熊具有相似的新陳代謝

    近日,一個三名研究人員的團隊(兩名來自智利南方大學,一名來自智利天主教大學)發現了冬眠蝙蝠的新陳代謝與冬眠熊相似。研究中描述了團隊在調整多種哺乳動物的能量消耗方面所做的工作,以了解更多關于一般冬眠的好......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