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份中央發文,號召全國學習福建三明醫改經驗,醫改明星之路即將復制全國。
按照文件指示,2019年12月底前,各省份要結合實際制定推廣福建省和三明市醫改經驗、深化醫改的工作方案,明確本地區各地市和相關部門具體任務并組織實施。
地方上到底如何推廣和學習這條路?現在,北京答案來了。
2020年1月7日,北京市衛健委發布“《關于結合本市實際推廣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的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下階段深化醫改的23項主要任務。
具體怎么落地,我們為您摘要如下:
1、強化領導機構建設
健全區級醫改牽頭協調機構,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或其中一位主要負責同志擔任醫改領導小組組長。
進一步完善醫改工作機制。將醫改任務完成情況列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
2、提升公立醫院軟實力建設轉變
按照績效優先的原則,進一步強化公立醫院績效管理理念,推進實施公立醫院成本預算績效研究,推進建立預算安排核成本、資金使用有規范、綜合考評講績效的新型績效成本預算管理模式。
調整公立醫院財政補助支出結構,將支持重點由硬件投入向提升公立醫院軟實力建設轉變,加大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投入力度,鼓勵醫院提升自身醫療業務能力和醫學科研孵化力度。
3、鄉村醫生崗位補助每月3500元—5500元
在國家版《通知》里,對村醫問題進行了嚴格規定。
要求2020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各省份要加大督促檢查和通報力度,推動各地落實鄉村醫生各項補助政策,不得截留、挪用、擠占鄉村醫生相關經費。鼓勵地方采取有效方式妥善解決鄉村醫生養老問題。
這項要求在北京《通知》里繼續被具體強化。《通知》要求嚴格落實鄉村醫生政府購買服務政策,督促相關涉農區及時落實鄉村醫生崗位每月3500元—5500元的政府補助標準。
促進鄉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一步加強對鄉村醫生崗位人員的管理、培訓與考核,不斷提升鄉村醫生崗位人員服務能力。
進一步鞏固村級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成果,對不適宜建設村級衛生機構的偏遠山村通過巡診提供服務,鼓勵二三級醫療機構等優質醫療資源參與低收入村巡診并為農村醫療衛生服務提供技術支撐。
確保在崗鄉村醫生參加城鎮職工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推進涉農區及時落實退出崗位的老年鄉村醫生養老生活補助政策。
在北京發文后不久,廣東省衛健委于今天也發布了《廣東省推廣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行動方案的通知》,其中在加強村醫隊伍建設方面,研究制訂鄉村醫生的進入和退出機制。
推廣廣州市花都區“村穩”改革經驗,加強鎮村醫療服務一體化管理。加大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培養規模。
廣州市花都區在“花都模式”下,基層醫務人員年平均工資實現4倍增長。
可見,從國家到地方,村醫隊伍建設問題已經引起高度重視,村醫待遇保障問題迫切需要解決,隨著國家態度的明確,各地方將會陸續落地相關舉措。
4、開展公立醫療機構績效考核
在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基礎上,2020年開展二級公立醫療機構績效考核。
5、加強醫療機構用藥規范管理
加強醫療機構用藥目錄管理,積極發揮藥事管理委員會作用,促進醫療機構合理用藥。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長期處方用藥,探索實現醫聯體內用藥銜接。
6、優化公立醫院收入結構
通過開展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嚴格藥品耗材使用監管等多種方式,優化公立醫院收入結構,合理提高醫療服務收入占醫療收入的比例。
密切監測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收入占比及變化情況,每年3月底前將上年度監測結果報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
7、全面推進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
2020年,在試點基礎上全面推進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醫院落實內部分配自主權,完善內部分配辦法,建立科學合理的薪酬分配機制。各區總結分析試點工作經驗,進一步完善試點實施方案和配套細則。
各區結合實際統籌考慮區屬公立醫院運營、考核、收支等情況,制定科學的公立醫院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加大考核結果統籌應用力度。
8、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
發揮改革試點示范、突破、帶動作用,開展緊密型醫聯體建設試點,努力實踐醫聯體內醫療服務、公共衛生、信息系統等一體化管理,打通人員、資金、業務、藥械、信息等要素,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加強區域內中醫醫聯體建設,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方便患者就近獲得中醫藥服務。
9、探索緊密型醫聯體醫保總額付費
鼓勵探索對緊密型醫聯體等縱向合作服務模式,實行醫保基金總額付費,加強監督考核,結余共享、合理超支共擔。探索按協議約定向醫療機構預付部分醫保資金。(市醫保局、市衛生健康委、市中醫局)
10、推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2020年底前,落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獎勵政策,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探索并引導二級醫院和非公醫療機構參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進“智慧家醫”建設,將人工智能、大數據應用等信息化技術與醫療服務流程深度融合,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三醫聯動下的醫改探索,如今已經有成熟的經驗和典范,隨著國家一紙文件,各地方的學習進度也將加快升級,2020年將有更多變化和欣喜發生在每一位醫療人士和患者身上。
2022年已悄然進入尾聲,回顧全年重磅的醫藥政策,醫改仍是重中之重。醫改是一項需要多部門合作的復雜系統工程,尤其需要醫療、醫保和醫藥的密切協同配合。通過行政、市場和法律主體之間相互配合,破解醫改難題,......
中新網重慶12月10日電(梁欽卿)“國家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要發揮引領作用,集中力量開展疑難危急重癥診斷治療技術攻關。在已布局10個國家醫學中心、26個區域醫療中心的基礎上擴大建設范圍,到2023年......
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國家衛生健康委7月6日在福建省三明市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三明醫改經驗有關情況。這是在2021年醫改重點任務明確后首次對三明醫改經驗學什么、怎么學等問題作出詳細解釋,也使得深化......
在國家新藥創制重大科技專項、藥品監管改革、醫保制度改革和科技金融創新的合力助推下,我國生物醫藥迎來蓬勃發展、量質齊升的可喜局面只要繼續深化改革,不斷完善創新生態,中國新藥研發未來可期最近一段時間,生物......
1月9日上午,由福建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研究會牽頭,福建省省內11家醫類學(協)會參與的福建省科協醫改研究學會聯合體成立大會在福州舉行。相關人士稱,此舉將鼓勵多方共同參與,廣聚研究力量,海納各方人才,推......
“醫患矛盾可能長期存在,醫生仍面臨著更為突出的職業風險。如何在制度建設、法律建設上更好的保護醫生的職業尊嚴是很重要的”。2020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北大首鋼醫院院長顧晉表示。新冠疫情暴發后,國內......
2019年12月份中央發文,號召全國學習福建三明醫改經驗,醫改明星之路即將復制全國。按照文件指示,2019年12月底前,各省份要結合實際制定推廣福建省和三明市醫改經驗、深化醫改的工作方案,明確本地區各......
北京3月15日電3月9日,創新大健康產業聯盟理事長、融貫電商創始人兼CEO姚曉菲做客人民網·人民健康2019全國兩會“健康中國人”特別節目。姚曉菲表示,醫藥產業正顯現出高效化、專業化和重基層的發展趨勢......
近日,市政府召開2019年上海市衛生健康工作會議,按照“大衛生、大健康”理念,全力深化醫改,加快推進健康上海建設,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維護保障市民健康,努力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高品質健康服務需求。副市長宗......
新一輪醫改10年基本完成立柱架梁任務,經驗彌足珍貴。衛生健康全行業付出巨大心血和智慧,一系列改革舉措劍指群眾看病就醫難題,努力實現人人病有所醫,改革成效逐步顯現。當前正處于深化醫改的關鍵期,在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