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能源局就《可再生能源“十三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例達到15%,2030年達到20%,“十三五”期間新增投資約2.3萬億元。其中,到2020年底水電開發利用目標3.8億千瓦(抽水蓄能約0.4億千瓦),太陽能發電1.6億千瓦(光伏1.5億千瓦),風力發電2.5億千瓦。
據了解,上述規劃在全面推進西南大型水電能源基地和三北風電基地建設的同時,光伏發電近半數規模則是分布式,未來將出臺更多扶持政策,而且要降成本、補短板,首次專門明確可再生能源發電與儲能綜合應用示范基地等重大工程。
世界上眾多國家都將發展水能、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作為應對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雙重挑戰的重要手段。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初步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43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0.9%,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占12%,同比提高0.8個百分點,比2010年提高了3.4個百分點。
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副司長何勇健在日前召開的“2016中國能源發展與創新論壇”上表示,在“十三五”期間和未來十年,要處理好油氣替代煤炭和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關系,能源集中供應大系統和分布式微系統的關系以及清潔低碳發展和國民競爭力的關系問題。
天然氣會發揮很大作用,核電和水電的供應量是基本確定的,而風電、光伏發電等在能源貢獻率上還處于從屬和補充地位。
水電水利規劃總院在報送給有關部門的可再生能源“十三五”發展規劃建議稿中提出,西部地區以川、滇、藏為重點,以水電基地重大項目為主,全面推進大型水電能源基地建設,其中包括推進怒江水電規劃報告,研究建立西藏水電開發協調機制,促進藏東南水電基地開發,落實水電消納電力市場和輸電方案等,而東中部地區則主要是合理開發剩余水能資源。
“十三五”風電的布局則是,提高風電消納能力,結合輸電通道積極推動大型風電基地建設,其中三北地區建設規模將達到1.7億千瓦。同時,開發中東部和南方地區風能資源,建設規模將達到7000萬千瓦。此外,積極穩妥推進海上風電,建設規模將達到1000萬千瓦,推進綜合示范區應用。
“太陽能發電的發展思路是全面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有序建設大型光伏電站,積極推動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院長鄭聲安表示,大型電站和分布式光伏發電建設規模將分別達到8000萬千瓦和7000萬千瓦,將重點發展以大型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等用電價格較高區域為主要依托的屋頂分布式系統和推廣光伏建筑一體化。此外,在青海、甘肅、內蒙古等地區開展商業化、規模化的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示范,建設規模將達到1000萬千瓦。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棄風、棄光、棄水現象日益惡化。數據顯示,2015年國家電網調度范圍內累計棄光電量為46.5億千瓦時,棄光率12.62%,其中甘肅棄光率達到30.7%,新疆為22%。2015年上半年棄風率也攀升至15.2%,下半年極端限電比例已達到79%。而云南這幾年棄水達到370億千瓦時,去年152億千瓦時,行業虧損面達到31%。
“當前龍頭水電站、抽水蓄能和燃氣調峰電站非常缺,用戶側響應、需求側管理也不足,要做加法補短板,才能有效化解‘三棄’問題。”何勇健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新能源發展要和用能設施相適應,同時應該更好強化多能互補、電從身邊取的應用。
據記者了解,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規劃中重點提及在新能源發展規模比較大的地區布局適當規模的抽水蓄能電站,建立風水、風光水、風光火等聯合運行基地,積極探索不同場景、技術、規模和領域的儲能商業應用,規范相關標準和檢測體系。國家電網則建議將總規模分解到省,進一步明確可再生能源基地消納市場。
此外,降成本也是“十三五”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任務。“我們需要一個相對合理的能源價格和電力價格來支撐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現在國家已有很明確的政策導向了,降電價是必然趨勢,補貼也不可能全部滿足,必須倒逼成本下降,優勝劣汰。”何勇健告訴記者。
按照水電水利規劃總院設定的目標,“十三五”末考慮環境成本,資源富集區、不棄風條件下新建風電項目電價與當地火電上網電價相當,而國家能源局則提出,光伏發電力爭2020年實現用戶側平價上網。
“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昨天,《“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公開發布,明確了“十四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舉措。《規劃》明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費總量達......
歇性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太陽能和潮汐)的儲存和利用對能源的可持續利用和消費具有重要意義。作為一類很有潛力的能源存儲器件,電化學超級電容器(ESCs)因其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電時間短和循環壽命長等優勢受......
3月9日下午,行健不息——清華大學“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在清華大學開幕。該展覽展出了“十三五”期間清華大學涌現出的38項創新成果,涵蓋新型能源、基礎物理、生命健康、地學環境、冬奧專項、公共安全、機械......
前篇主要匯總了“十三五”前期“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理想情況,本文主要包括了“十三五”中期立項情況。2018年“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擬立項情況:序號項目編號項目名稱項目牽頭承擔單位項目負責人......
3月4日12時,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大會發言人張業遂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據張業遂介紹,本次大會5日上午開幕,11日上午閉幕,會期6天半......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曄)12月12日,記者從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電力)獲悉,江蘇年度消納可再生能源量首次突破1000億千瓦時大關,比2020年增加189.1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1.95......
天和飛天、“奮斗者”號入海、北斗衛星組網、時速600公里磁浮列車成功下線……你是否熟悉這些大國重器?你是否記得那讓人心潮澎湃的一幕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
近期,正在北京展覽館舉行的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吸引著公眾的目光。數千項“十三五”期間重大科技成果集結于此,彰顯科技讓生活更美好的無窮魅力,盡展創新促進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強勁脈動。科技部統計數......
2月26日,在今年兩會到來之際,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面支撐新發展格局新聞發布會。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會上表示,“十三五”以來我國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全社會研發投入從2015年......
1月21日,全國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舉行。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在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圓滿完成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和“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