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范大學和法國巴黎高等師范學校合作,利用遺傳密碼子擴充技術手段,將光敏非天然氨基酸定點插入到神經受體(NMDA受體)中,首次揭示了NMDA受體兩種抑制劑的不同抑制機理,為神經膜受體相關研究和尋找受體靶點藥物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科學報告》。
據悉,華東師大中法聯合培養研究生項目博士生田梅璘是該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她表示,在拓展遺傳密碼技術中,利用光敏非天然氨基酸整合到蛋白質中,從而實現光調節蛋白質的活性,應用前景廣闊。
NMDA受體廣泛表達于中樞神經系統,負責快速興奮性突觸傳遞,以及與學習記憶相關的突觸可塑性,在神經科學研究中備受關注。有研究表明一類小分子可以特異性地調節NMDA受體活性,從而確立了NMDA受體在神經疾病治療中的重要意義。
研究人員利用了近兩年來所公布的NMDA GluN2B亞型全長受體的高分辨晶體結構,對受體中的一個N端的功能域進行了非天然氨基酸定點掃描,并在指定位點上逐一加入該氨基酸。結果發現了在紫外光照下通道活性增強的感光受體。同時,進一步利用這個受體的光感性能,對兩種已知特異性抑制劑Zn2+(腦內源抑制劑)和ifenprodil(人工合成抑制劑)的抑制機理進行分析。進而發現這兩種抑制劑采用截然不同的分子結構路徑抑制受體活性。
這項發現推翻了以往人們認為的兩種抑制劑具有相同作用機理的理解,對研發NMDA受體亞型特異性的藥物和藥學機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華東師范大學和法國巴黎高等師范學校合作,利用遺傳密碼子擴充技術手段,將光敏非天然氨基酸定點插入到神經受體(NMDA受體)中,首次揭示了NMDA受體兩種抑制劑的不同抑制機理,為神經膜受體相關研究和尋找受......
華東師范大學和法國巴黎高等師范學校合作,利用遺傳密碼子擴充技術手段,將光敏非天然氨基酸定點插入到神經受體(NMDA受體)中,首次揭示了NMDA受體兩種抑制劑的不同抑制機理,為神經膜受體相關研究和尋找受......
新藥研發中藥物的作用機制對研發者十分重要。著名的Sabry法則指出,未知機理的藥物臨床開發風險高于現在制藥工業的承受極限;Needleman的“新藥研發十誡”中也指出,藥理必須知道藥的機理。但是,在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