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1-10 16:33 原文鏈接: 華中科技大,香港浸會發文:神經細胞自噬調控因子

      華中科技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Phosphoproteome-based kinase activity profiling reveals the critical role of MAP2K2 and PLK1 in neuronal autophagy”的文章,利用從傳統中草藥鉤藤中分離獲取的小分子化合物柯諾辛堿和柯諾辛堿B,發現了神經細胞自噬的重要調控因子,這不僅揭示了柯諾辛堿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機理,也為揭示細胞過程中的關鍵調控因子提供了新的計算方法。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Autophagy雜志封面上,文章的通訊作者為華中科技大學薛宇教授與香港浸會大學李敏教授。第一作者為陳蕾蕾博士,王勇博博士和宋聚賢博士。

      細胞自噬是重要的生物學過程,2016年日本著名生物學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教授因發現細胞自噬機制而獲頒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近年來,研究表明細胞自噬失調在神經退行性病變中扮演重要角色,誘導自噬能清除神經細胞內累積的毒性蛋白,從而保護神經細胞。

      在這篇文章中,兩個團隊利用從傳統中草藥鉤藤(Uncaria rhynchophylla, Gouteng)中分離獲取的小分子化合物柯諾辛堿和柯諾辛堿B,誘導神經細胞自噬發生并開展定量磷酸化蛋白質組學分析。

      薛宇教授團隊在Autophagy上以封面論文發表合作研究工作。(A)中國傳統中草藥鉤藤;(B)《本草綱目》中對鉤藤的收錄和描述;(C)鉤藤中分離的兩種小分子化合物;(D)封面圖注:神經細胞通過在自噬相關蛋白質庫(背景中書架,即THANATOS數據庫)中找到的兩個蛋白激酶MAP2K2和PLK1,激活自噬通路從而清除累積的毒性蛋白以保護自身(封面圖像由王國燕、陳磊創作)。

      為了發現柯諾辛堿和柯諾辛堿B參與調控神經自噬的關鍵的因子,薛宇教授團隊開發了新計算方法iKAP,結合該團行自行設計開發的自噬調控相關蛋白質數據庫THANATOS(該數據庫亦被同一雜志接收并已在線發表, Autophagy, 2017, doi: 10.1080/15548627.2017.1402990),從磷酸化組學數據準確預測并發現兩個蛋白激酶MAP2K2和PLK1參與調控神經細胞自噬。進一步研究表明,抑制MAP2K2和PLK1活性將顯著削弱柯諾辛堿對于阿爾茲海默病及帕金森病的治療和緩解效果。該工作不僅揭示了柯諾辛堿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機理,也為揭示細胞過程中的關鍵調控因子提供了新的計算方法。

    相關文章

    發電的衣服、柔性屏幕…未來材料正在走向我們的生活

    穿在身上的衣服能發電,汽車不光底盤、而是全身都有電池,還有特別“抗揍”的柔性護具,這些你想不想擁有?從高校實驗室,到工廠生產線,擁有它們不是夢,在未來材料的賽道上,這些新鮮又奇特的材料正在走向我們的生......

    上海有機所在自噬受體蛋白TAX1BP1的結構和作用機制研究中獲進展

    細胞自噬是幾乎所有哺乳動物細胞正常運行所必需的分解代謝過程,在細胞內穩態的維持、胚胎發育、天然免疫、衰老等生理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同時,細胞自噬的功能異常與大量人類疾病相關,如癌癥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等......

    科學家揭示水稻花粉育性的新調控因子

    近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王臺團隊與合作者揭示了一個新的水稻花粉育性的主調控因子,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植物學期刊》。作物花粉不育種質材料是雜種優勢利用的基礎。花粉有結構復雜的細胞壁,花粉壁賦予了花粉......

    基于轉錄調控因子的2羥基戊二酸生物傳感器

    2-羥基戊二酸(2-Hydroxyglutarate,2-HG)是2-酮基戊二酸(2-Ketoglutarate,2-KG)的結構類似物,存在兩種手性異構體L-2-HG和D-2-HG。2-HG可抑制多......

    細胞自噬減弱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癥潛在原因

    目前盛行的理論認為,大腦中的斑塊會導致阿爾茨海默癥。近日,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一項新研究指出,細胞自我清潔的能力減慢可能是導致不健康的大腦堆積的原因。相關研究結果發表于《蛋白質組研究期刊》。除了失智......

    上科大蛋白質組學研究揭示抑郁行為的新調控因子

    大腦是生物體內結構和功能最復雜的組織。近年來蓬勃發展的腦蛋白組學研究是繪制大腦功能分子圖譜、全面理解大腦生理病理機制的必經途徑。跨膜蛋白家族在突觸信號傳遞和神經可塑性調節中扮演重要角色,許多跨膜蛋白與......

    新發現:植物生物鐘調控因子

    為了適應地球自轉引起的環境周期性變化,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真核生物都進化出了內源計時器——生物鐘,它可以維持細胞內近24小時的基因表達節律性以適應環境中光溫因子的晝夜動態變化。生物鐘參與調控植物體內幾乎所......

    自噬受體蛋白招募自噬起始相關ULK復合物分子機制

    NatComm細胞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細胞中一種高度受調控的、溶酶體依賴的細胞代謝過程,對于維持細胞內穩態以及促進細胞的生長、發育和存活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選擇性自噬通過自噬受體蛋白來特異......

    生物物理所揭示肌醇多磷酸激酶IPMK抑制轉錄因子

    2020年12月7日,DevelopmentalCell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宏課題組題為Inositolpolyphosphatemultikinaseinhibitsliquid-......

    細胞自噬相關蛋白參與腦細胞分子運輸的新機制

    此前研究表明,自噬作為一種細胞自我循環或廢物清除的過程,對于神經元的存活而言必不可少。在最近一項研究中,來自科隆大學CECAD衰老研究中心的NataliaKononenko實驗室的科學家們發現,自噬實......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