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7日上午,廣州旅游發展座談會在市政府禮堂召開。廣州市副市長王東、廣州市政府秘書長陳紹康、廣州市旅游局局長朱力等領導,以及廣州市委宣傳部、外宣辦,市發改委、經貿委、科信局、公安局等數十家單位參加。
會議由廣州市旅游局局長朱力主持。廣州市旅游局副局長陳永亮就廣州旅游跨越發展設想從思路的調整、發展方式的轉變、發展措施的強化方面做了匯報。
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園藝中心執行主任、廣州市景區協會副理事長蔣厚泉作了重要發言,他表示武廣高鐵運營幾年來,廣東地區大量游客遠赴華中地區旅游,而華南地區來粵的游客量沒有太大變化。所以為了吸引更多游客,必須加強旅游景區的內修功底和人性化管理,對外則要擴大宣傳力度,派出大使級人才到中部地區進行運營推廣;另一方面要將傳統的中轉站似的旅游改為三日游形式,充分開發玩、吃、購的快樂旅游;建議廣州市政府在交通要道和各類車站,特制4A以上景點的明顯引路牌,讓外地游客能準確找到自己喜愛的景點,同時改善全市旅游行業車輛的停車難問題。發言中,蔣厚泉引用了國內外先進城市旅游行業的經驗、實例和數據,他認為人性化管理是旅游行業的根本。
王東作總結發言。他肯定了過去一年來各行業為旅游發展所做的工作,接下來的一年要放開思路,拿出高水平的成績。他還就廣州市新型城市化進程中旅游產業的跨越式發展作了工作部署。
參會代表圍繞全省游發展目標、旅游產品建設、市場拓展、管理提升、隊伍建設等方面工作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會后,蔣厚泉與廣州市領導進行了交流,詳細介紹了華南植物園在旅游發展中遇到的現實困難和好的建議,包括園大門地鐵站的修建對植物園的不良影響,以及華南植物園在人性化旅游管理建設中的經驗感悟。
座談會現場
會后,蔣厚泉與廣州市領導親切交談
4月1日,第四屆氮素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學術論壇在北京大學舉行,論壇同期發布2021年度氮循環十大科學進展。記者獲悉,中科院華南植物園氮素生物地球化學創新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氮沉降促進熱帶森林捕獲大氣碳”......
繁殖是植物生活史中最重要的階段之一。在繁殖過程中雌雄配偶的交配組合受到植物本身生物學特征以及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共同影響。不同的交配組合影響植物產生后代的數量、植物傳遞給后代的遺傳多樣性,導致群體間......
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副研究員鄭棉海團隊聯合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駱亦其等科研人員,研究揭示長期氮沉降調控熱帶森林土壤碳排放的格局及機制。相關研究12月1日發表于《自然地球科學》(NatureGeoscienc......
近日,中科院華南植物園與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合作,揭示了驅動北半球針葉林春季物候變化的關鍵熱臨界點。相關研究發表于GlobalChangeBiology。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副研究員......
當期期刊封面。研究團隊供圖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邱聲祥團隊研究揭示植源抗真菌活性先導化合物發現和作用機制。相關研究近日以封面故事的形式在線發表于《農業與食品化學雜志》(JournalofAgricul......
近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聯合基金和廣東省特支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等項目的支持下,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侯興亮團隊聯合廣東海洋大學副教授朱宏波,在甘薯(IpomoeabatatasL.)抗蟲遺傳......
5月11日,廣東省科技廳組織了專家對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承擔的兩個廣東省科技計劃平臺與專項科學考察項目——“廣東省濕地水生植物資源科學考察”和“北江流域上游植物與植被多樣性科學考察與生態保護評估”進行......
由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曾宋君等科研人員完成的“一種舞花姜組織培養快速繁殖方法”,近日獲國家發明ZL授權。該發明以舞花姜優良株系的未開放的幼嫩花蕾為外植體,通過外植體的獲得和消毒、愈傷組織的誘導和......
固氮微生物在生態系統氮循環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我國亞熱帶地區氮沉降日益加劇,但有研究表明土壤固氮微生物依然十分活躍。然而,關于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在富氮缺磷的南亞熱帶森林中受哪些因素調控有待進一步探究。&......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博士后馮晨、馮超博士等與廣東海洋大學合作,通過全基因組測序揭示了番石榴維生素C合成和果實軟化遺傳基礎。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植物生物技術雜志》。番石榴(P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