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有媒體報道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華大基因)CEO王俊離職。深晚記者經過核實,王俊確實不再擔任華大基因CEO,但王俊本人并未離開華大基因,而是將主導組建以人工智能為核心、關注前瞻性業務發展的新業務機構。
繼續留任華大基因董事會
據華大基因7月17日官網發布消息:“為配合新形勢下戰略發展需要,經華大基因董事會決議支持由原華大基因CEO王俊主導組建以人工智能為核心,關注前瞻性業務發展的新業務機構”。同時,公告稱,“王俊繼續留任華大基因董事會,出任董事合伙人。本次調整,旨在推動華大基因對前瞻性業務的戰略布局,為引領中國乃至全球生物產業發展再創輝煌。”
公開資料顯示,畢業于北京大學的王俊,1999年加入華大基因,曾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水稻基因組計劃等重大項目,組建華大生物信息平臺。此外,他還帶領團隊完成系列標桿性項目,包括第一個亞洲人基因組、大熊貓基因組、千人基因組以及人體腸道元基因組。
除了科研能力,在資本運作方面,王俊2013年幫助實現了對美國基因測序公司Complete Genomics(簡稱CG)的收購。他在華大科技與華大醫學的融資和重組過程中,也發揮重要作用。
另有媒體披露,王俊卸任后,華大基因集團執行總裁職位將實行輪值制度,楊爽將出任華大基因集團首任輪值執行總裁,尹燁任華大股份執行總裁。華大基因內部知情人士向記者確認這一信息屬實。
王俊目前已是華大基因第二大股東。工商資料顯示,華大基因注冊資本1億元,王俊出資1050萬元,持股10.5%。另外兩名股東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華大基因新任CEO楊爽,分別持股85.3%、4.2%。2014年年底,華大基因資產總額21.60億元,營業收入15.27億元,凈利潤4.13億元。
轉攻基因測序和人工智能
現年39歲的王俊,加入華大基因近16年,從公司組建、發展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外界普遍視之為華大基因靈魂人物,此番辭去高管職務頗令外界驚詫,同時也引發諸多猜測。
去年7月,曾有媒體披露華大基因旗下華大科技、華大醫學計劃于2015年分別在香港和深圳上市。對此,有網傳王俊卸任CEO,與其曾想把華大醫學和華大科技兩個實體合并到一起上市,以致上市失敗有密切關系。華大基因方面不愿就此相關問題置評。
據艾瑞資深分析師王亞謙分析,雖然目前華大基因沒有公布具體的人工智能業務,但從行業的角度來看,華大的人工智能將與基因測序相結合,實現基因測序的智能化和自動化。華大基因的對手——美國Illumina公司,現已實現了基因測序的流程自動化,而華大通過CG也在實現基因測序的自動化。
王亞謙認為,通過人工智能和基因測序的結合,可以實現更高效的測序,從而幫助華大基因實現從上游業務(基因研究)到下游業務(臨床應用)的擴展,甚至不排除大眾市場的推廣,華大基因在國際上也有競爭力,因此看好華大基因在A股上市的計劃。
同時,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華大基因高管轉攻“人工智能”有一定必然性。由于目前基因測序流程耗時長,效率相對較低,限制了華大基因測序的規模。“基因測序和人工智能”相結合,可以提高基因測序的效率,而且降低服務的價格,進而提升華大基因的盈利規模,讓其未來有更大想象空間。
記者6月22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獲悉,該所聯合國內外多家單位,研究發現第一個工業大麻產量基因,標志著大麻分子育種領域的重大突破。據介紹,該研究為提高工業大麻花葉及籽粒產量奠定了理論基礎,也為培......
2024年第四屆基因與細胞治療青藜風云論壇(CGCT2024),由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醫工轉化與健康產業融合專業委員會、博騰生物、佰傲谷BioValley聯合主辦,將于2024年7月5-6日在上海召開。......
一種功能類似于谷歌搜索的計算工具已經證明了它的前景——可以廉價且容易地搜索生物序列數據。開發該工具的瑞士團隊表示,在一項原理驗證研究中,他們利用該工具成功索引了10%世界已知DNA、RNA和蛋白質序列......
記者18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獲悉,6月17日23時,《自然》刊登了該所(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深圳分中心)研究員程時鋒團隊聯合英國約翰·英納斯中心等國內外多家優勢單位完成......
中新網北京6月13日電(記者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考古學論文稱,一項研究通過對古代個體的DNA分析,發現了瑪雅古城奇琴伊察埋葬祭祀儀式的更多細節。研究結果還展示了瑪雅地區延續至今......
科技日報北京6月6日電 (記者張夢然)新一期《自然·醫學》發表的一項大規模遺傳學研究結果顯示,相比目前已知的其他任何非性別相關基因,RNU4-2基因的罕見突變,可能是更多臨床診斷智力障礙病例......
5月29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姜青山、高級工程師黃小羅、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戴俊彪研究員等聯合在SmallMethods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名為"......
線粒體與衰老息息相關,近年來,通過優化線粒體功能“延年益壽”的研究十分熱門。然而,浙江大學聯合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的科研團隊卻另辟蹊徑,他們在昆蟲核基因組中發現了與線粒體協同演化的基因,......
華大智造近日公布了其2023年的財務報告,2023年的營業收入達到了29.11億元,較2022年的42.31億元降低了31.19%。營業總成本33.31億元,其中研發投入9.1億元,占總收入的31.2......
華大智造近日公布了其2023年的財務報告,2023年的營業收入達到了29.11億元,較2022年的42.31億元降低了31.19%。營業總成本33.31億元,其中研發投入9.1億元,占總收入的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