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就像研究天文學需要望遠鏡,研究生物學需要顯微鏡,研究基因需要用到基因測序儀。”華大集團國際發展事務副總裁熊韜近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

      今年11月,以“鏈接世界共創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屆鏈博會在北京舉行。華大集團在鏈博會健康生活鏈展臺展示了基因測序儀等機器和科研成果。熊韜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所有生物,無論是人類還是動植物、微生物,都有基因。只要有基因,就可以進行測序。基因測序儀相當于生命密碼的“讀卡器”,是探索生命奧秘的儀器,應用領域是十分廣泛的。

      基因測序市場是一個相對高端的市場,全球很多國家還處于“缺醫少藥”的階段。目前,全球基因測序市場的總容量在300億美元~400億美元,這相較消費品市場規模并不大。不過,全球基因測序市場每年保持20%~25%的高速增長。

      熊韜指出,比起美國、歐洲以及中等發達國家,中國基因測序市場還有一定差距。當前,中國正在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銀發經濟潛能加速釋放,人們對于疾病預防、健康管理和生命質量愈加重視。疾病的篩查和預防是基因測序最直接的應用。通過應用基因測序方法,有效進行前置性篩查,實現疾病防控關口前移。伴隨人們觀念的轉變,未來對于基因測序儀的需求也會有所增加。

      華大集團1999年創立,彼時代表中國參加了人類基因組計劃。來自6個國家的2000多名科學家共同參與此計劃,首次測定一個人的全基因組。該計劃正式完成歷時13年,耗費38億美元。

      華大集團成立了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目前共有近千名專職研究人員,從事基礎科學研究,迄今在世界頂級期刊發表了5000多篇論文。此外,華大還研發和生產基因測序儀,將其作為研究基因組學的基礎工具,并依托基因測序技術和儀器開發了關于健康、疾病診療、動植物與生物多樣性研究的各類應用。

      基因科技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21世紀》:請談談你參加第二屆鏈博會的感受。

      熊韜:今年是華大集團第二年參加鏈博會。我們感受比較深的是鏈博會突出的“鏈”字,組織了健康生活鏈等六大鏈條,集中了鏈條上的企業共同參展。這在理念和形式上都比較新穎。

      我們在展臺展示了基因測序儀等機器和科研成果。基因測序儀是華大集團的核心科技產品。我們展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通量的基因測序儀DNBSEQ-T20×2。這臺機器每年可以交付5萬個人的全基因組,單人全基因組測序的試劑成本下降到100美元以下。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下降,意味著基因測序技術不再是實驗室里的專屬,距離走入千家萬戶更近一步。我們還展出了今年9月新發布的納米孔基因測序儀CycloneSEQ-WT02 (中文名“梧桐”)。基于體積小、易攜帶、穩定性好的特點,“梧桐”適用于野外等復雜環境。只要汲取一滴水,就可以測定湖泊里的魚蝦、浮游生物以及水質等情況。

      今年,我們還著重展出了益生菌、稻米等C端產品。在現場,我們通過與膚質、酒量等相關的基因檢測與觀眾互動,以期展現高科技公司不“高冷”,讓參展觀眾感受到基因科技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此外,華大集團CEO尹燁作為鏈博會官方邀請的唯一鏈博會特邀體驗官,進行了探館直播,4個小時走訪70個展臺,吸引28萬人次觀看,讓線上觀眾不出家門就可以感受鏈博會的精彩紛呈。

      《21世紀》:在你看來,基因測序儀帶來了哪些影響?

      熊韜:基因測序儀是研究基因組學或者說生命科學的核心工具。就像研究天文學需要望遠鏡,研究生物學需要顯微鏡,研究基因需要用到基因測序儀。基因測序,顧名思義即測定DNA(脫氧核糖核酸)的序列并進行研究,找出有含義的片段即基因。所有生物,無論是人類還是動植物、微生物,都有基因。只要有基因,就可以進行測序。基因測序儀相當于生命密碼的“讀卡器”,是探索生命奧秘的儀器,應用領域是十分廣泛的。

      基因測序技術已經帶來諸多革命性變化。比如,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的出現,通過采集孕婦血液進行測序,分析其中含有的胎兒游離DNA,探查胎兒患遺傳病的風險,以無創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此前羊水穿刺造成的痛苦和風險。另外,目前靶向治療已是治療多種腫瘤的有效方式。在開展靶向治療之前,需要通過基因測序技術鑒定癌細胞的靶點。靶向藥如同激光精準制導的“導彈”,基因測序正是打在癌細胞上的制導激光。

      整體來說,基因測序技術能夠給醫療技術、健康管理、疾病診療帶來很多不可思議的變化。人們患某些遺傳病的風險、藥物敏感性等,由基因組決定。通過測定基因組,也就知曉健康的基線。

      《21世紀》:在基因測序領域,中國處于怎樣的水平?

      熊韜:從基因測序技術研發來看,中國和世界上個別國家并駕齊驅,處于領先地位。當前,世界上只有中國和美國能夠生產高通量的臨床級別的基因測序儀。中國的華大集團是唯一能夠同時研發和生產“長讀長”和“短讀長”基因測序儀的企業。

      從市場規模來看,基因測序市場是一個相對高端的市場,全球很多國家還處于“缺醫少藥”的階段。目前,全球基因測序市場的總容量在300億美元~400億美元,這相較消費品市場規模并不大。不過,全球基因測序市場每年保持20%~25%的高速增長。考慮到廣闊的應用前景,基因測序市場發展潛力較大。

      比起美國、歐洲以及中等發達國家,中國基因測序市場還有一定差距。當前,中國正在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銀發經濟潛能加速釋放,人們對于疾病預防、健康管理和生命質量愈加重視。疾病的篩查和預防是基因測序最直接的應用。通過應用基因測序方法,有效進行前置性篩查,實現疾病防控關口前移。伴隨人們觀念的轉變,我認為未來對于基因測序儀的需求也會有所增加。

      著力研究細胞組學和時空組學

      《21世紀》:華大集團在農業領域有何探索與成效?

      熊韜:經過多年探索,華大集團已完成水稻、玉米、小麥、土豆、豬、雞、羊等200余種重要農業物種的基因組測序。其中,多年生稻是有代表性的例子。依托全基因組標記輔助育種技術,我們對水稻種子進行基因測序,無需等待水稻長出來即可知曉是否含有優良性狀基因,從而使得培育優良性狀作物的效率提升。云南大學胡鳳益教授團隊正是使用該技術,以來自非洲的長雄野生稻作為父本,亞洲栽培稻為母本,成功培育出了多年生稻。目前,華大集團也正在與胡鳳益教授團隊共同推動多年生稻的全球試種和推廣。

      多年生稻不同于傳統一年生水稻,它在收割后根系會重新長出莖,再次結出水稻。如果溫度和水分適宜,還可以越冬。由于種植1次,可連續收獲多年,多年生稻有效改善了農民面臨的“雙搶”(即搶收早稻、搶種晚稻)問題,可以減少勞動投入和生產成本約50%。

      作為目前全球唯一可商業化的多年生糧食作物,多年生稻目前已在全球11個國家130多個地區試種成功。在非洲,多年生稻技術在烏干達、馬達加斯加、馬拉維、莫桑比克、肯尼亞等國家得到實施和推廣。多年生稻已被納入非盟第五屆農業特別技術委員會部長會議農業技術推廣框架,列入到非盟種子和生物技術2024-2025計劃。此前,多年生稻入選2023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務實合作項目清單、2022年農業農村部推薦主糧品種、美國《科學》雜志 “2022年度十大科學突破”、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農業技術創新技術”、中國援非科技成果代表。

      此外,我們還與非洲國家研究機構共同發起創立非洲孤生作物聯盟,現已對伯爾硬胡桃等20多種非洲孤生作物進行基因測序。通過測序,這些作物就有了“基因身份證”,也就提供了研究的基線。對非洲孤生作物進行研究和種植,有助于保障農作物的多樣性和非洲糧食安全。

      《21世紀》:展望未來,華大集團業務布局預計有何重點與創新?

      熊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未來,我們會繼續把基因測序儀這一基本工具做好,提升精度和效率,降低成本。我們會繼續做好基因科技、生命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發,加大力度進行科研。

      近幾年,除測序技術之外,華大集團也在著力研究細胞組學和時空組學等技術。本質上,一個人體內所有細胞都是同一套DNA,即所有細胞都是從受精卵分裂而來。同樣的DNA和基因,為何有的細胞長成了眼睛,有的長成了耳朵?我們基于華大自主研發的基因組學、細胞組學和時空組學技術,正在與全球的合作伙伴一起,逐步解開謎題。

      比如,在胚胎期,全能干細胞可以分化成所有不同的細胞,但是進一步分化后,專能干細胞只能分化成特定的細胞。那么,界限在哪兒?如何把皮膚細胞逆向誘導成具有全能性的細胞,然后重新定向分化成所需的細胞?這一操作目前是世界性的難題。因此,我們希望通過多組學技術,研究基因在不同時空的表達,研究細胞的發育,未來或許能夠實現上述談及的構想。

      此外,我們將繼續探索DNA存儲技術。諸如紙、磁帶、光盤、芯片,實際上都是存儲載體。數碼系統里,存儲的信息最終轉化成了數字化的0和1。自然界中,DNA中也存有大量的遺傳信息。DNA的分子由4種堿基腺嘌呤(A)、胸腺嘧啶(T)、尿嘧啶(C)、鳥嘌呤(G)排列組成,人類DNA含有約30億個堿基對。我們可以把人的所有遺傳信息想象成是一本30億個字節長的書,由A、T、C、G這4個字母寫成。我們其實只需要簡單的編碼轉換,就可以把0和1的數據信息改寫成A、T、C、G的編碼,然后將編碼好的A、T、C、G的信息合成到DNA分子中,就相當于把想要記錄的信息刻進DNA的分子里,分子本身就是存儲載體。

      DNA存儲具有的明顯優勢在于:一是容量大。根據目前研究,理論上1千克的DNA分子可存儲人類有史以來產生的所有信息。二是安全性高。DNA存儲是“去中心化”的,將信息編碼合成到DNA分子中,合成一整個試管的DNA分子,就算試管碎了,每一個DNA分子都是一份保存完好的、單獨的拷貝。三是保存期限長。DNA分子的半衰期長達500年以上。

      在我看來,DNA存儲是非常有前景的行業。當然,DNA合成目前還比較貴,需要進一步降低成本,才能實現民用級別的大規模使用。

      除了科研、產品方面的投入,我們也一直在開展科普。我們希望更多人了解基因科技,對生命科學產生興趣。未來,華大集團將繼續依托已有的平臺優勢,培養大眾對生物科學的興趣和關注度。自創立以來,華大集團的最終目標都落在“基因科技造福人類”,這是我們更根本的精神追求。

    相關文章

    華大集團國際發展事務副總裁熊韜:應用前景廣闊,基因測序市場潛力巨大

    “就像研究天文學需要望遠鏡,研究生物學需要顯微鏡,研究基因需要用到基因測序儀。”華大集團國際發展事務副總裁熊韜近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11月,以“鏈接世界共創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屆鏈......

    華大集團國際發展事務副總裁熊韜:應用前景廣闊,基因測序市場潛力巨大

    “就像研究天文學需要望遠鏡,研究生物學需要顯微鏡,研究基因需要用到基因測序儀。”華大集團國際發展事務副總裁熊韜近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11月,以“鏈接世界共創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屆鏈......

    重磅!華大基因HALOSPMseq一體機升級發布

    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國醫療服務體系正朝著流程更高效、信息更準確、服務更便捷的方向發展。信息化工具則成為了當下各級醫療機構實現更高效優質服務的重要渠道之一。為承載醫院日益增長的信息分析需求,華......

    華大基因應用糞便DNA甲基化檢測技術,賦能腫瘤檢測

    在浙江寧波,一家庭父子三人接連查出腸癌,其接診醫生團隊通過分析他們的家族史和基因檢測結果,最終確認致病原因為林奇綜合征,即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醫生解釋稱,大多數林奇綜合征患者是從父母遺傳而來的,......

    超高通量基因測序儀首發!真邁生物在新區創新啟航

    10月15日,真邁生物南京公司啟用揭牌儀式暨新品發布會在新區生物醫藥谷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潤生,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書記陸衛東,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陳和平,南京市科學技術局局長趙成軍,江北......

    概念動態|華大基因新增“數據要素”概念

    2024年10月14日,華大基因(300676)新增“數據要素”概念。據同花順數據顯示,入選理由是:2023年年報:公司在科研和產業化過程中形成了龐大的數據積累,在生物樣本和表型數據的基礎上,采用測序......

    華大基因正式發布PTseq?分枝桿菌靶向高通量基因檢測產品

    近期,深圳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聯合舉辦了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2024年年會暨第十五屆結核病東方論壇。該論壇以“科技惠民,天下無癆”為主題,匯聚了眾多結核病防控領......

    美國最新修訂版《生物安全法案》出爐,藥明康德、華大基因仍在列

    據美國國會官網,當地時間9月23日,美《生物安全法》立法一事又有進展。在最新的修正案中,藥明生物已經被除名,但藥明康德、華大基因、華大智造及其子公司CompleteGenomics依舊在列。同時,該方......

    準確率91%!新方法專挑“星星的孩子”

    世界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愿對視、不愛交流、不作回應,仿佛遙遠夜空中的星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們是孤獨癥譜系障礙(以下簡稱孤獨癥)兒童,也被形象地稱作“星星的孩子”。近年來,孤獨癥進入大眾視野,但......

    1500米級深海基因測序儀海試成功

    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所研究員吳一輝團隊聯合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杜夢然團隊研制的深海生物基因測序儀海試成功。6月3日至9日,深海生物基因測序儀參加“探索二號”TS2-38-1航次......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