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6-20 14:56 原文鏈接: 南極洲自1992年以來已失去3萬億噸冰

      英國《自然》雜志日前同時發表數篇論文的合集,從多個角度探討了南極洲的過去、現在和可能的未來。其中一項氣候科學分析報告稱,南極冰蓋在1992年至2017年間損失了大約3萬億噸冰,相當于海平面平均上升約8毫米,而南極洲冰蓋正是氣候變化的一個關鍵指標。

      南極冰蓋被認為是全球氣候環境變化最好的記錄載體,也是海平面上升的一大驅動因素,其中所蘊含的水足以使全球海平面升高58米。南極冰蓋始于漸新世末,至少在距今500萬年前就達到了目前規模。冰蓋絕大部分分布在南極圈內,直徑約4500千米,面積約1398萬平方千米,約占南極大陸面積的98%。因此,了解目前的冰蓋質量平衡——質量損益的凈值——是估計未來冰蓋質量潛在變化的關鍵。自1989年以來,人們已對南極洲的冰塊損失進行了150多次計算。

      冰蓋質量平衡相互比對試驗(IMBIE)團隊此次分析了1992年到2017年期間確定的24項基于衛星觀測的獨立冰蓋質量平衡估算結果,并將其與表面質量平衡建模相結合。英國利茲大學研究人員安德魯·謝赫德及其同事研究得出,在此期間,海洋驅動的冰融化導致西南極洲的冰損率從每年530億噸增加兩倍達到1590億噸。由于冰架崩塌,南極半島的冰損率從每年約70億噸增加到330億噸。然而,東南極洲的質量平衡仍然高度不確定,接近于穩定。

      研究團隊指出,關于冰蓋質量平衡的評估仍有改進的可能,例如重新評估20世紀90年代獲得的衛星測量結果或許會有所幫助;與此同時,持續進行衛星觀測仍然至關重要。

      這項研究是《自然》雜志此次發布的論文合集的一部分。這一系列論文將人類目前對南極洲及周邊地區的自然科學方面的理解匯集在一起,揭示了人類對南極洲的影響。

    相關文章

    南極洲東部冰蓋下發現遠古河流侵蝕地貌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地球科學論文稱,研究人員在南極洲東部冰蓋下發現了遙遠古代河流侵蝕地貌。這是大陸尺度的冰消退已有至少1400萬年沒有觸及到新近發現的地貌,但研究人員認......

    南極洲變成粉紅色湯加火山成了“藝術家”

    近日,科學家們在南極洲觀看到了一種罕見的現象。本應在隆冬時節一片黑暗的南極洲上空,卻被耀眼的粉紅色霞光籠罩。造成這種現象的,居然與發生在今年一月份、距離南極洲7000公里的湯加火山噴發有關。為何與湯加......

    最新研究稱南極洲的人為污染或加速融雪

    中新網北京2月23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環境研究論文指出,南極洲的游客抵達點和科考設施附近的黑碳污染可能會增加這些地區的融雪。這項研究結果顯示,在受影響......

    南極洲“末日冰川”關鍵冰架或在5年內坍塌

    13日,美國地球物理聯盟的科學家警告說,南極洲西部最大的冰川之一——思韋茨冰川正在融化,支撐其的關鍵冰架可能會在三到五年內崩塌,這將導致2100年前海平面上升,構成世界上最大的威脅。思韋茨冰川是地球上......

    遠離南極洲!研究顯示人長期居住在南極洲后大腦縮小

    長期住在天寒地凍、杳無人煙的南極洲,會影響人大腦嗎?德國一項研究顯示,大腦會平均縮小7%,學習、記憶以及與人交往能力因此減弱。不過,這種影響可逆。柏林夏里特醫學院聯合其他多所大學研究人員,以德國南極諾......

    南極洲冰架斷裂形成一座冰山大小相當于兩個紐約

    據美國宇航局(NASA)網站消息,一座面積相當于兩個紐約大小、約1700平方公里的冰山,剝離出南極洲布蘭特冰架。據預測,這座冰山可能是最近一百年來最大的。據報道,此次布蘭特冰架的斷裂將導致冰山形成,冰......

    南極洲自1992年以來已失去3萬億噸冰

    英國《自然》雜志日前同時發表數篇論文的合集,從多個角度探討了南極洲的過去、現在和可能的未來。其中一項氣候科學分析報告稱,南極冰蓋在1992年至2017年間損失了大約3萬億噸冰,相當于海平面平均上升約8......

    環球科技參考

    新研究顛覆地殼板塊運移機理認知近日,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人員領銜的研究團隊在《自然》上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證實地殼板塊運移的關鍵并不在于地球深部巖石是否含水,從而顛覆了已有有關地殼板塊運移機理的......

    南極微生物可依靠微量氣體生存

    南極洲是地球上環境最嚴酷的地區之一,然而這里的微生物群落種類豐富,令科學家費解。圖片來源于網絡新一期英國《自然》雜志刊登研究報告說,南極洲的一些微生物可在極端條件下依靠空氣中微量的氫氣、一氧化碳等氣體......

    南極洲在變綠

    科研人員發現,隨著全球變暖,南極大陸的邊緣地帶正在迅速變綠。相關論文近日刊登于《當代生物學》期刊。2013年,該研究組調查了南極大陸南端的苔蘚和微生物生長情況,以分析過去50年間,由于氣候變暖導致的大......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