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材的基本要求
(1)取材要注意新鮮和保鮮
新鮮組織易于培養成功,取材時應盡量在4~6h內能制作成細胞,盡快入箱培養,若不能即時培養,應將組織浸泡于培養液內,于4℃存放。若組織塊較大,應在清除表面血塊、壞死組織、脂肪和結締組織后,切碎于培養液內4℃存放,但時間不能超過24h。對于已切碎的組織或血液、淋巴組織應加入含10%二甲基亞砜 (DMSO) 的培養基,按細胞凍存方式于液氮中冷凍保存。
(2)取材應嚴格無菌
所取標本材料應在無菌條件下進行,為了確保無菌,對所取材料若疑有污染的可能,應將所取組織在含高濃度抗菌素(400單位/mL)甚至加入適量的兩性霉素B或10%達克寧液的培養液內于4℃下存放2小時以上,再用PBS洗2~3次,以確保所取材料無菌。要用無菌包裝的器皿或事先消毒好的帶少許培養液(內含400單位/mL抗菌素)的小瓶等便于攜帶的物品來取材,所取材料應避免接觸有毒有害的化學物質,如碘、汞等。
(3)取材和原代細胞制作時,要用鋒利的器械,如手術刀或剃須刀片切碎組織,盡可能減少對細胞的機械損傷。
(4)要仔細去除所取材料上的血液(血塊)、脂肪、壞死組織及結締組織,切碎組織時應避免組織干燥,可在含少量培養液的器皿中進行。
(5)取材應注意組織類型、分化程度、年齡等,一般來講,胚胎組織較成熟個體組織容易培養,分化低的較分化高的組織容易生長,腫瘤組織較正常組織容易培養。取材時應盡量選用易培養的組織進行培養。
(6)原代細胞取材時要同時留好組織學標本和電鏡標本。對組織的來源、部位、包括供體的一般情況要做詳細的記錄,以備以后查詢。
二、原代細胞的分離和制作
人或動物體內(或胚胎組織)由于多種細胞結合緊密,不利于各個細胞在體外培養中生長繁殖,即使采用1mm3的組織塊,也只有少量處于周邊的細胞可能生存和生長,若需獲取大量細胞,必須將現有的組織塊充分散開,使細胞解離出來,常采用的方法如下:
1、懸浮細胞的分離方法
組織材料若來自血液、羊水、胸水或腹水的懸液材料,最簡單的方法是采用1000r/min的低速離心10分鐘,若懸液量大,可適當延長離心時間,但速度不能太高,延時也不能太長,以避免擠壓或機械損傷細胞,離心沉淀用無鈣、鎂PBS洗兩次,用培養基洗一次后,調整適當細胞濃度后再分瓶培養,若選用懸液中某些細胞,常采用離心后的細胞分層液,因為,經離心后由于各種細胞的比重不同可在分層液中形成不同層,這樣可根據需要收獲目的細胞 。
2、實體組織材料的分離方法
(1)機械分散法
所取材料若纖維成分很少,如腦組織,部分胚胎組織可采用剪刀剪切、用吸管吹打分散組織細胞或將已充分剪碎分散的組織放在注射器內(用九號針),使細胞通過針頭壓出,或在不銹鋼紗網內用鈍物壓擠(常用注射器鈍端)使細胞從網孔中壓擠出。此法分離細胞雖然簡便、快速,但對組織機械損傷大,而且細胞分散效果差。此法僅適用于處理纖維成分少的軟組織。
(2)消化分離法
a、酶消化分離法
酶消化分離法常采用胰蛋白酶和膠原酶,其分離方法如下:
(a)胰蛋白酶分散技術
胰蛋白酶(簡稱胰酶)是廣泛應用的消化劑。胰蛋白酶是一種胰臟制品,對蛋白質有水介作用,主要作用于賴氨酸或精氨酸相連接的肽鍵,使細胞間質中的蛋白質水介而使細胞分散開。胰蛋白酶對細胞的作用,取決于細胞類型、酶的活力、配制的濃度、消化的溫度、無機鹽離子、pH以及消化時間的長短等。
①細胞類型 胰蛋白酶適于消化細胞間質較少的軟組織,能有效地分離肝、腎、甲狀腺、羊膜、胚胎組織、上皮組織等。而對含結締組織較豐富的組織,如 乳腺、滑膜、子宮、纖維肉瘤、腫瘤組織等就無效。
②酶的濃度 胰蛋白酶一般采用的濃度為0.1%-0.25%(活力1:200或1:250)。
分離方法如下:
①過夜冷消化 將取得的組織用Hanks液洗三次,剪成碎塊大小為4毫米左右,用Hanks液洗2~3次以除去血球和脂肪組織,再加入0.25%的胰蛋白酶,搖勻后放 4℃過夜,次日再用Hanks液洗滌,棄去上清,共洗2~3次,然后,加入少量營養液吹打分散,細胞計數,按適當的濃度分瓶培養。
(b)膠原酶(Collagenase)消化法
適于消化纖維性組織、上皮組織以及癌組織,它對細胞間質有較好的消化作用。可用PBS和含血清的培養液配制,即操作簡便又可提高細胞成活率,最終濃度200u/mL或0.1~0.3mg/mL.
b、非酶消化法(EDTA消化法)
常用不含鈣、鎂離子的PBS配成0.02%的工作液,對一些組織,尤其是上皮組織分散效果好。
消化分離法的操作步驟:
(a)剪切 把組織塊剪碎,呈1~5mm3大小的組織塊。
(b)加液漂洗 將碎組織塊在平皿(或三角燒瓶)中用無鈣鎂PBS洗2-3次(采用傾斜,自然沉降法)。
(c)消化 加入消化液(胰蛋白酶或膠原酶或EDTA)于37℃水浴中作用適當時間(中間可輕搖1~2次),若組織塊膨松呈絮狀可終止,若變化不大可更換一次消化液,繼續消化直至膨松絮狀為止。胰蛋白酶消化時間不宜過長。
(d)棄去消化液 采用傾斜自然沉降或低速離心法盡量棄去消化液。
(e)漂洗 將含有鈣、鎂離子的培養基沿瓶壁緩緩加入,中止消化反應,采用漂洗法洗2-3次后,加入完全培養基。
(f)機械分散 采用吸管吹打或振蕩法,使細胞充分散開后用紗網或3~4層無菌紗布過濾后分瓶培養,若要求不高可采用傾斜自然沉降5~10分鐘,吸上層細胞懸液進行分瓶培養。
一、原代細胞計數 將血球計數板及蓋片用擦試干凈,并將蓋片蓋在計數板上。 將細胞懸液吸出少許,滴加在蓋片邊緣,使懸液充滿蓋片和計數板之間。 靜置3分鐘。 鏡下觀察......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科研人員研究創新了一種簡單、快速的鴨胚肝臟原代細胞分離和培養方法,并研究了鴨胚肝臟原代細胞膽堿缺乏模型中的基因可變剪切,為鴨膽堿與基因結構的相關性研究提出了新的見解。相關......
一、貼壁細胞的消化法傳代1、吸除或倒掉瓶內舊培養液。2、加入1ml左右消化液(胰蛋白酶或與EDTA混合液)輕輕搖動培養瓶,使瓶底細胞都浸入溶液中。3、消化2-5分鐘后把培養瓶放置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發......
取人或動物體內(或胚胎)的組織,將其剪碎至1mm3的組織塊,再采用的如下方法進行分離培養:一、懸浮細胞的分離方法1、將血液、羊水、胸水或腹水等懸液直接轉至離心管中,1000rpm/分鐘離心5分鐘。2、......